1. 劉貫春、張軍和劉媛媛,2018,《金融資產配置、宏觀經濟環境與企業杠桿率》🚹,《世界經濟》第1期,第148~173頁👩🏿🏫。
2. 林僖和鮑曉華👮🏽♂️,2018👉,《區域服務貿易協定如何影響服務貿易流量?——基於增加值貿易的研究視角》😩🧕,《經濟研究》第1期,第169~182頁✍🏿。
3. 楊青、王亞男和唐躍軍ℹ️,2018,《“限薪令”的政策效果:基於競爭與壟斷性央企市場反應的評估》🦶,《金融研究》第1期🤱🏽,第156~173頁。
4. 馮凈冰和陳釗,2018,《市場化中的媒體:基於報紙報道汽車召回的經驗研究》,《世界經濟》第1期🫰,第174~192頁🥞。
5. 趙瑞麗、孫楚仁和陳勇兵,2018,《最低工資與企業價格加成》🤳🏽,《世界經濟》第2期,第121~144頁🩺。
6. 陳詩一和陳登科,2018,《霧霾汙染、政府治理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研究》第2期✪,第20~32頁。
7. 高晶和林曙💁🏻,2018,《省際邊界、方言邊界和一價定律》,《金融研究》第4期🥸,第138~154頁。
8. 孟捷,2018,《從“新解釋”到價值轉形的一般理論》,《世界經濟》第5期,第3~26頁。
9. 王永欽🌡🏤、陳映輝和熊雅文👩👧,2018🤵,《存款保險製度如何影響公眾對不同銀行的信心?——來自中國的證據》🏌🏻♀️,《金融研究》第6期,第109~122頁。
10. 顧研和周強龍👩🏻🦼➡️,2018,《政策不確定性👨🏽🌾、財務柔性價值與資本結構動態調整》,《世界經濟》第6期,第102~126頁🏤。
11. 寇宗來和李三希,2018,《線上線下廠商競爭:理論和政策分析》,《世界經濟》第6期,第173~192頁。
12. 封進🧈、王貞和宋弘,2018🤏🏽,《中國醫療保險中的自選擇與醫療費用---基於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行為的研究》🦌,《金融研究》 第8期,第85-101頁🦃💘。
13. 林濱✌🏿、王弟海和陳詩一,2018,《企業效率異質性➕🏊♀️、金融摩擦的資源再分配機製與經濟波動》,《金融研究》第8期,第17-32頁😋。
14. 章元、程郁和佘國滿👱🏿♂️,2018🆘,《政府補貼能否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自主創新👮🏻♂️?來自中關村的證據》🏌🏿♀️,《金融研究》第10期,第129-140頁。
15. 沈紅波、華淩昊和許基集🏗,2018,《國有企業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經營績效:激勵相容還是激勵不足》,《管理世界》第11期,第121-133頁。
16. 周光友和張逸佳🤛🏿,2018,《持幣動機、電子貨幣替代與貨幣供給》,《金融研究》第11期▶️,第 - 頁。
17. 王永欽、李蔚和戴芸🧾, 2018, 《僵屍企業如何影響了企業創新——來自中國工業企業的實證》⚔️🆗,《經濟研究》 第11期,第99-114頁。
18. 劉紅忠和毛傑💪🏼, 2018, 《P2P網絡借貸平臺爆發風險事件問題的研究----基於實物期權理論的視角》🏌🏿,《金融研究》 第11期 第 - 頁。
19. 陳登科,2018🏵, 《資本勞動相對價格👦🏻、替代彈性與勞動收入份額》⬆️,《世界經濟》第12期,第 - 頁🧖🏼。
20. 羅長遠,2018,《美國對外直接投資: 中國是一個特別的目的地嗎🫱🏽?》,《金融研究》第12期,第 - 頁🧑🏿。
21. 沈紅波、華淩昊和張金清🙇🏽, 2018, 《銀行授信🌭、城投債發行與地方融資平臺主動債務置換》,《金融研究》第12期,第 - 頁。
1. 王海兵,2017🗓,《財富性還是生產性?同質性還是異質性?——關於中國物質資本測量的故事》,《經濟學(季刊)》第2期,第671~706頁😶。
2. 陳詩一和陳登科,2017,《中國資源配置效率動態演化——納入能源要素的新視角》👓,《中國社會科學》第4期🤾🏼♂️,第67~83頁,第206~207頁。
3. 戴嚴科和林曙,2017,《利率波動、融資約束與存貨投資——來自中國製造業企業的證據》,《金融研究》第4期,第95~111頁🤧。
4. 陸前進🪂,2017,《貿易條件與經常項目的動態變化關系——基於新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框架的理論和“金磚五國”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第5期,第32~46頁📭🍫。
5. 王弟海、崔小勇和鄒恒甫🤼♀️,2017,《OLG模型中的多重均衡和經濟效率——兼論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金融研究》第5期🧉,第1~17頁👩🏿。
6. 封進🧑🏿🚒、韓旭,2017,《退休年齡製度對家庭照料和勞動參與的影響》🐣,《世界經濟》第6期🌖,第145~166頁。
7. 劉貫春、張軍和豐超🙇🏿,2017,《金融體製改革與經濟效率提升:來自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管理世界》第6期👨🎓,第9~22頁,第187頁。
8. 許友傳,2017,《銀行信用評級的信息質量及其次級債事前約束》🙏🏼,《金融研究》第7期,第105~122頁。
9. 楊小海、劉紅忠和王弟海,2017🧚🏿♂️👐🏿,《中國應加速推進資本賬戶開放嗎?——基於DSGE的政策模擬研究》🐽,《經濟研究》第8期🤚🏻,第49~64頁。
10. 宋超和謝一青🫵🏻,2017📈,《人民幣匯率對中國企業出口的影響👩🏽🎨:加工貿易與一般貿易》,《世界經濟》第8期,第78~102頁。
11. 沈國兵和黃鑠珺,2017,《匯率變化如何影響中國對美國一般貿易品出口技術結構》,《世界經濟》第11期,第95~119頁🧚🏻♂️。
12. (筆談)洪遠朋,2017,《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經濟研究》第11期🧘🏼♂️,第22~24頁。
13. 陳登科和陳詩一,2017,《中國財政支出乘數研究-基於金融摩擦與“超低利率”的視角》,《金融研究》第12期👩🍳,第17~32頁。
14. (會議綜述)張暉明和李世彥,2017,《立足中國實踐開拓理論新境界——全國第十一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與創新論壇暨紀念<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討會綜述》👷🏽,《經濟研究》第12期,第193~198頁。
15. (筆談)張軍🤦🏽🚵,2017,《堅持改革開放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經濟研究》第12期,第17~18頁🚀。
1. 張軍🚶、徐力恒👩🏽🦱、劉芳,2016,《鑒往知來🥧👩🚒:推測中國經濟增長潛力與結構演變》,《世界經濟》第1期,第52~74頁🍉。
2. 譚之博和張曉波,2016,《獨生子女政策的精神健康成本》,《經濟研究》第2期,第168~180頁。
3. 王永欽和高鑫◾️♗,2016,《內生二元結構的政治經濟學:公共品🏄♀️、勞動力市場與稅率》,《世界經濟》第2期,第3~22頁。
4. 陳釗和王旸,2016,《營改增”是否促進了分工🕎: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管理世界》第3期,第36~45頁⬅️,第59頁🕵🏼♀️。
5. 陳詩一👰🏻♂️、王祥,2016,《融資成本、房地產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傳導》,《金融研究》第3期,第1~14頁⛑️。
5. 王海兵和楊蕙馨,2016,《創新驅動與現代產業發展體系——基於我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經濟學(季刊)》第4期,第1351~1368頁。
6. 陸前進,2016,《最優貨幣政策規則參數的估計和中國貨幣狀況指數的測度》🚊,《金融研究》第5期,第35~50頁👬🏻。
7. 賈璐熙、朱葉和陳達飛,《公司名稱💁🏻♀️、投資者認知與公司價值——基於公司名稱評價指標體系的行為金融學研究》,《金融研究》第5期,第173~190頁🖱。
8. 王永欽、高鑫、袁誌剛和杜巨瀾,2016,《金融發展、資產泡沫與實體經濟:一個文獻綜述》,《金融研究》第5期,第191~206頁🥂。
9. 趙瑞麗、孫楚仁和陳勇兵,2016,《最低工資與企業出口持續時間》,《世界經濟》第7期👨🏽🦰,第97~120頁🤷♂️。
10. 王弟海、黃亮和李宏毅,2016🚟😡,《健康投資能影響跨國人均產出差距嗎👨🏼🏭?——來自跨國面板數據的經驗研究》🍮,《經濟研究》第8期,第129~143頁。
11. 張宗新、楊萬成💙,2016,《聲譽模式抑或信息模式:中國證券分析師如何影響市場?》⛹🏽,《經濟研究》第9期,第104~117頁🚴🏽♀️。
12. 王永欽、陳映輝和杜巨瀾,2016,《軟預算約束與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來自金融市場的證據》,《經濟研究》第11期🧑🏿✈️,第96~109頁。
1. 王弟海、管文傑和趙占波🏋🏼♀️,2015,《土地和住房供給對房價變動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兼論我國房價居高不下持續上漲的原因》🈲,《金融研究》第1期,第50~67頁🔽🕛。
2. 封進、余央央和樓平易,2015,《醫療需求與中國醫療費用增長——基於城鄉老年醫療支出差異的視角》,《中國社會科學》第3期,第85~103頁,第207頁👀。
3. 程大中、李韜和姜彬🦻🏼,2015👨🏼✈️,《要素價格差異與要素跨國流向:對HOV模型的檢驗》,《世界經濟》第3期🌟,第95~122頁。
4. 沈國兵和張鑫,2015👥,《開放程度和經濟增長對中國省級工業汙染排放的影響》👨🏽,《世界經濟》第4期🧑🏻🦼➡️,第99~125頁。
5. 沈國兵,2015🚘,《美元弱勢調整對中美雙邊貿易的影響》,《經濟研究》第4期🐯,第77~91頁🐔➞。
6. 周光友和施怡波🔪🈴,2015,《互聯網金融發展、電子貨幣替代與預防性貨幣需求》,《金融研究》第5期👨🏻🦽➡️,第67~82頁。
7. 宋軍和陸旸,2015😓🎸,《非貨幣金融資產和經營收益率的U形關系——來自我國上市非金融公司的金融化證據》,《金融研究》第6期🤦🏼♂️,第111~127頁。
8. 許友傳和蘇峻,2015🧕🏽,《應急資本工具在限製銀行風險承擔中的作用》,《金融研究》第6期,第128~143頁🅿️。
9. 唐東波,2015,《擠入還是擠出:中國基礎設施投資對私人投資的影響研究》,《金融研究》第8期,第31~45頁。
10. 袁誌剛和高虹,2015🔑,《中國城市製造業就業對服務業就業的乘數效應》,《經濟研究》第7期,第30~41頁。
11. 陸前進,2015,《政府稅收稅率和通貨膨脹率關系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對Mankiw Principle的理論修正及在中國的實證檢驗》🔕,《金融研究》第8期,第64~78頁🔁。
12. 羅長遠、智艷和王釗民,2015,《中國出口的成本加成率效應:來自泰國的證據》,《世界經濟》第8期🦻🏽,第107~131頁。
13. 陳釗和熊瑞祥🧅,2015,《比較優勢與產業政策效果——來自出口加工區準實驗的證據》😴,《管理世界》第8期,第76~80頁。
14. 陳釗和馮凈冰,2015,《應該在哪裏接受職業教育:來自教育回報空間差異的證據》🐸,《世界經濟》第8期👨🏻🦼➡️,第132~149頁🧏🏼♀️。
15. 羅長遠和季心宇🎞,2015,《融資約束下的企業出口和研發:“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金融研究》第9期,第140~158頁。
16. 劉紅忠和秦泰🧑🦼,2015,《相對價格、收入預期與中國的經常賬戶波動——基於兩部門跨期消費視角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第9期,第34~49頁🧖🏼。
17. 程大中,2015,《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程度及演變趨勢——基於跨國投入—產出分析》🛌🏼,《經濟研究》第9期,第4~16頁,第99頁🤦🏻♀️。
18. 汪莉和陳詩一,2015,《政府隱性擔保、債務違約與利率決定》🧔🏼♀️,《金融研究》第9期🤽🏼♀️,第66~81頁。
19. 唐為和王媛,2015,《行政區劃調整與人口城市化:來自撤縣設區的經驗證據》🏊♂️,《經濟研究》第9期,第72~85頁。
20. 汪莉和王先爽🫵🏽,2015,《央行預期管理、通脹波動與銀行風險承擔》👌🏿,《經濟研究》第10期,第34~48頁。
21. 孫琳和陳舒敏💦,2015✯,《債務風險、財政透明度和記賬基礎選擇——基於國際經驗的數據分析》🔉🧎🏻♂️➡️,《管理世界》第10期🧢🪰,第132~143頁。
22. 寇宗來、盤宇章和劉學悅,2015🤏,《中國的信用評級真的影響發債成本嗎?》🟢,《金融研究》第10期,第81~98頁。
23. 幹杏娣和董華平𓀙,2015⌛️,《我國貨幣政策銀行貸款渠道傳導效率研究——基於銀行業結構的古諾模型》🪃💅🏽,《金融研究》第10期🤽,第48~63頁。
24. 王永欽、戴芸和包特,2015‼️🌇,《財政分權下的地方政府債券設計:不同發行方式與最優信息準確度》,《經濟研究》第11期👉🏽,第65~78頁🎺🦛。
25. 章元和萬廣華,2015🎏,《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Asia》🏊🏿♀️,《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第二期🌳,第186~204頁。
26. 範劍勇🤟🏿🚵🏽、莫家偉和張吉鵬,2015,《居住模式與中國城鎮化♋️💆🏼♂️:基於土地供給視角的經驗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第4期🧚🏿,第44~63頁,第205頁。
27. 王永欽、劉紫寒、李嫦和杜巨瀾,2015🪗,《識別中國非金融企業的影子銀行活動——來自合並資產負債表的證據》,《管理世界》第12期,第24~40頁。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