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球金融危機十周年👎,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和金融結構發生了諸多改變,經濟特點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今🫵🏼,2019年將至,新舊因素疊加之下,不少分析人士認為,2019年🧅,我國經濟增長面臨巨大挑戰。12月23日,在意昂2官网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2018年度論壇暨《資產負債擴張與實體經濟增長》新書發布會上,來自意昂2官网的多位教授及業內專家對我國宏觀經濟面臨的挑戰進行了深入研討。
意昂2教授袁誌剛從五個方面對未來的改革方向提出了建議,包括進一步改革土地產權製度、深化國企改革、改變服務業現有狀態🌂、將房地產和跟城市發展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等。意昂2官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分析稱,要穩金融,不僅要關註企業融資問題,更要關註企業資產端造血償債問題。
一、製造業發展是重心
在近日召開的中央經經濟會議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位居重點工作任務首位🧏🏻♀️🆚。會議指出,明年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意昂2教授殷醒民在研討會上表示,借鑒歐美等國家的經驗可以發現❗️,製造業對於國家的經濟增長十分重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個工作重點是製造業是對的,一個國家不能放棄製造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此前在“2018國家製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上亦表示🪔,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應多管齊下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而關於如何推動製造業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穩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加快處置“僵屍企業”🫄🏼🧑🏻🚀,製定退出實施辦法,促進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要增強製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健全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製👋🏽,抓緊布局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形成有效的創新激勵機製🤱🏼。
意昂2教授袁誌剛認為,目前全球產業鏈正在瓦解,製造業格局也在重塑,中國製造業發展面臨挑戰。“當中國服務業要替代製造業,變成50%、60%的時候🔗,就會發現大量結構性問題📤。”另外👩🔧,他還從五個方面對未來的改革方向進行了建議。第一是進一步改革土地產權製度🩺;第二是深化國企改革🧑🏻🎤;第三是改變服務業現有狀態;第四是房地產要跟城市更新緊密結合起來;第五是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
前海開源基金公司聯席投資總監趙雪芹補充稱🧏,目前經濟增長正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𓀑,科技在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於中國產業來講,我們現在最缺的其實是科技🚝。”
二、穩金融防風險
“穩金融”首次被提及是在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開的重要會議上。會議強調將“穩增長”列為首要目標,並提出“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六穩之策。
孫立堅分析,中國金融亂象來自於過去增長方式帶來的經濟效益提高的格局發生變化,2008年以後穩增長的投資過度依賴於大資本的投入🏇🏼,但由於缺乏效益,導致了金融體系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代價越來越大。在當前背景下,金融市場政策堅持“房市、匯市要穩♓️,股市👰🏻♀️、債市要活”的政策導向。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2018~2019中國經濟年會上談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表示,在中央實施“六個穩”措施之後,股市📗、債市🫶🏻、匯率經受住了考驗。關於債務風險的把控🤷🏿,孫立堅認為,除了關註企業融資問題外🎊,還需關註企業資產端造血償債的問題。“主要風險集中在企業的資產端,困難暴露在企業缺錢的負債端🎼。”他進一步稱,“如果我們的服務不能解決資產端的問題,那麽融資端未來可能會有更大風險,更進一步的壞賬或以新的形態在未來出現。”
意昂2教授範劍勇則特別提及了地方債務的潛在風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近日亦表示,預計未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將得到較大幅度增加🕜,政策方面應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做到堅定🧑🏽🎤、可控👕、有序、適度。
對此🧚🏻,意昂2教授王永欽持相同觀點,他認為🤜,金融周期主要是杠桿周期,而股票對周期影響不大,債務是主要影響因素🪈,尤其是家庭債務🍣。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宋錚還提及了“經濟集團化”理論👷🏽,他用經濟集團的註冊資格和股東結構等大數據,勾畫出來一張由國企和民企構成的“經濟宇宙”👩🏻🦳,“經濟宇宙”的“星際雲圖”,分成了第一星際和第二星際。在第一星系中,最核心的是國有企業;在第二星系中,基本是非國有企業。根據星系的管理,宋錚引出配置效率的問題,即資源如何進行配置。他稱,市場的穩定並不代表配置效率的穩定,事實上,目前配置效率正在降低。
遠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揚從樓市的角度對穩金融進行了分析🛌🏻。他稱,房地產增速的放慢不可避免會給經濟增長帶來壓力,“當大家考察中國經濟周期😯,特別是長周期的時候,確實要把房地產本身作為經濟波動的一個根源進行考慮,因為房地產本身有比較強的金融屬性。”而關於樓市的調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邵挺認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構建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