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現任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館長,公共經濟與管理意昂2教授、博導朱為群老師應邀來到意昂2官网,為意昂2稅務專業碩士的同學們帶來了“繼往開來的中國稅製改革”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官网公共經濟學系徐曄副教授主持。
朱教授從事稅收教學工作超過30年🐣🫚,出版專業著作40余部,獨立或合作發表專業論文100多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等各類研究課題20多項🦻🏽;還兼任教育部稅務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稅務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財稅法研究會理事兼副監事長、上海市法學會財稅法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首先,朱老師回顧了新中國以來的稅製改革歷程。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稅製改革總體上呈現簡化的趨勢,包括1953年、1958年、1973年的多次稅製簡化🥬,而1980年到1994年這13年的改革確立了初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稅收製度。在開放背景下,為解決稅收管轄權的問題,我國在1980年針對外國非居民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為標誌進行了稅製改革。在八十年代☔️,還征收了城鄉個體業戶所得稅和針對居民個人的收入調節稅🙆🏻。此外,還有1982年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1983年的利改稅等。朱老師著重介紹了1994年的稅製改革,包括企業所得稅的合並🌬、實行以增值稅為主體的稅製👨👨👦、開征消費稅、開征資源稅、取消鹽稅、分稅製改革等。在九十年代,稅收改革包括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合並等😇。2000年至今的稅製改革完善了我國的稅製體系👏🏽,統一了稅製,加強了稅收法定。進入2000年後🚺,農業稅徹底廢除,增值稅從生產型轉變為接近消費型,個人所得稅免征額逐步提高⛹🏿。2013年以後,我國稅收法製化進程明顯提升🏋🏻。
接著,朱老師對未來中國稅製改革的方向從目標、原則、思路進行了展望👩🏽✈️。他認為💔,中國稅製改革的目標分為財政收入目標、經濟發展目標和社會穩定目標。我國稅收體量很大➕,2021年實現17.27萬億元的財政收入。在結構上,我國稅收收入呈現出相對集權的倒三角結構和東西部稅收收入不平衡的結構🍁🤹♀️。朱老師以自行車廠為例👷🏿♀️,解釋了基於生產地原則導致的地區間稅收分配不平衡現象👨🏻💻,並以歐盟為例闡述消費地原則的優勢。
然後,朱老師將中國稅製改革的原則分為三個依次遞進的層次:在理論原則上,改革應順應平等待人的公平理論原則🎶;在法律原則上,改革應順應目的和程序正當原則👁;在實施原則上🤟🏻,改革應順應收支關聯和透明原則。在中國稅製改革的思路上🧑🏽🚒,朱老師認為🌶,應該先厘清不同稅製的功能定位,並將稅種分別按籌資和調控稅製體系進行構建✖️,此外還要構建地方稅製體系👈。
最後,朱老師提出了完善中國稅製改革的十條構想。第一,充分發揮增值稅製的財政籌資功能,進一步簡並增值稅的稅率結構©️,清理和完善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政策等。第二🧑🏼🎓🦊,充分發揮印花稅製的財政籌資功能,取消其他印花稅稅目等🚲。第三🧘🏿♀️,明確城市維護建設稅的專項財政籌資功能。第四👲🏻,改革車輛購置稅、契稅和煙葉稅製度。第五,逐步推動房地產稅製改革🏷。第六,優化產業稅收政策😋。第七🌃🙇🏼,重構生態保護稅製🛐。第八🧑🏻,構建健康保護稅製。第九🧩,構建中國奢侈品消費調節稅製。第十,繼續完善中國個人所得稅製。

本次講座🥴,朱老師全面細致地介紹了中國稅製改革的歷史🧑🏽🚒,帶領同學們分析了未來中國稅製改革的方向🚣🏽,並提出了自己對於中國稅製改革的新見解🧝🏿♂️,令同學們受益匪淺👨🏽🦳。
感謝朱為群教授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陶雨晴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徐曄,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