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由意昂2官网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袁誌剛工作室主辦的全球化與就業研究政策沙龍第7期——TAX POLICY AND HETEROGENEOUS INVESTMENT BEHAVIOR的研討沙龍在意昂2805會議室舉行。唐玨博士就Eric Zwick和James Mahon合作的論文“TAX POLICY AND HETEROGENEOUS INVESTMENT BEHAVIOR”進行解讀與匯報,在場的師生對此進行了積極的討論。
由Eric Zwick和James Mahon合作的論文“TAX POLICY AND HETEROGENEOUS INVESTMENT BEHAVIOR”於2017年發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這篇文章以超過12萬家美國企業為樣本,采用加速折舊來估計暫時性的稅收激勵(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率的變動)對企業設備投資的影響。得到的基本結論是:如果稅收抵扣的政策在當期就能給企業帶來現金流,或者說企業在當期就可以獲益的情況下,能促使企業投資的增加,尤其是對中小企業的彈性更大。
折舊方法屬於一種間接稅,而稅收本身又是屬於一種較為常見的財政政策🪂,而財政政策通常會用於反經濟周期的調節中🧑🏼💼,如果我們對這些政策進行合理地評估有助於提升下一次政策實施的效果💂🏼。由此凸顯了該問題的重要性。從學術貢獻的角度來說,前人關於稅收對企業投資的影響研究大都是總量上的評估👳🏿♀️🔎,且樣本主要集中於大中型企業,而對於小企業的分析極為少見,因此本文以中小企業為主要研究對象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對中小企業研究的空白。
文章發現🧫,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率的提升對投資有重大的影響👩🏼。在2001年至2004年間,折舊率的提升使得企業平均投資提高10.4%,在2008-2010年間,這一比例為16.9%。作者的估計與House and Shapiro在2008年的估計是一致的。為了驗證折舊方式的變動的確對企業的投資本身產生了影響,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的穩健性檢驗。作者用基礎設施投資🤜🏻,企業資本存量的變動作為因變量分別進行回歸,從而較好地排除了遺漏變量的可能🧑🏼⚖️,也佐證了企業真實的投資行為。另外𓀎,作者通過對租金、支付薪酬🤸🏿♂️、負債👴🏿、支付股利和外在投資額等的回歸排除了企業跨期替代,資本和勞動力替代,以及內部資本和外部資本替代的可能性,從而證明了刺激政策真實地使得企業的投資增加🚴🏽♂️,進而增加了整個社會的資本存量🧑🏼🦳。另外👨🏼🚒,作者通過異質性分析發現對小企業而言,刺激政策的效果會更大;而且對於受到融資約束的企業,減稅政策的效果更為明顯。
在論文匯報之後,唐玨博士還給在座的師弟師妹們分享了一些他的感想👁🗨。從研究視角來看👩🎨,當一個重要問題已經被許多學者所研究之後,我們可以朝異質性的角度多進行思考🍐;另外,如何將一個具體的經濟現象上升到一個比較高的理論高度也是我們所需要學習一個重點。從研究方法來看🫴🏼,我們要學會跳出經典的教科書式框架。在座的學弟學妹們收獲頗豐👩🍳𓀎。
樊瀟彥老師認為穩健性檢驗在研究中至關重要,能夠排除一些觀察不到的機製在起作用的可能性👳🏽♀️,進而凸顯文章自身的結果👰。最後,封進老師進行了總結🦜:我們在進行研究時,不一定要采用非常復雜的計量方法,但一定要對問題對機製有深刻地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