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鏈接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開放經濟與世界經濟系列講座 / 正文

    “開放經濟與世界經濟學術報告”第121期:The Signaling Effect of Foreign Bank Entering Domestic Market

      發布日期🧝🏽‍♀️:2019-11-20  瀏覽次數:

    2019年11日19日13:00-14:15,由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研究所、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系主辦的“開放經濟與世界經濟學術報告”第121期在意昂2平台泛海樓714會議室順利舉行👫🏻🧝🏻。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意昂2系主任🌻、亞洲開發銀行研究顧問羅知教授應邀作了題為“The Signaling Effect of Foreign Bank Entering Domestic Market”的學術報告🌖。報告由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研究所羅長遠教授主持。

    本文的研究動機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浪潮下陸續向外資銀行開放了金融市場,1995-2009年間新興市場的外資銀行數量增加了74%,市場份額上翻了一倍👨🏿‍⚕️。外資銀行大規模且快速的進入引起了東道國政府的密切關註,政府擔心外資銀行進入會破壞現有的銀行業競爭結構🖖🏻🏬,對國內銀行造成較大的負面沖擊。根據以往文獻👨‍🔧,外資銀行進入有競爭和外溢兩種效應。本文考慮除了以上兩種機製之外的第三種機製🏢,即信號機製。外資銀行進入本地市場很可能意味著當地有較大的市場、較好的盈利機會以及更好的製度環境等🚱,這一信號將會吸引與外資銀行類似的國內銀行進入該市場🧻🙁。

    本文的基準回歸發現✡︎🤴🏽:(1)外資銀行進入並沒有對國內銀行業的發展產生負向沖擊,相反,外資銀行進入後國內銀行分支機構數量顯著增加。(2)外資銀行對國內銀行數量的影響具有異質性🕵️‍♂️:外資銀行進入導致本地城市商業銀行的數量顯著下降,股份製商業銀行的數量顯著增加🔍,國有五大行則不受影響。使用工具變量後研究結果依然顯著🧑🏻‍🦳1️⃣。對此🖖,吳建峰老師認為各地金融業開放時間可能與當地銀行業的發展狀況或殖民地時期的歷史有關,比如德國銀行業會選擇在青島投資🧑‍🦯‍➡️,日本則會在東北投資。羅知老師回應道🤞:金融業開放時間是入世後國家政策外生規定的,至於殖民地時期的銀行業歷史,會進一步考慮。

    羅知老師進一步驗證了🏃🏻,股份製商業銀行為了利用外資銀行的信號,會更加密集地分布在外資銀行周圍🪁。另一方面,本地商業銀行過多的地區則會擠出外資銀行🖕🏻,這也從側面證實了信號機製的存在。研究還指出,外資銀行發出的“信號”之一是關於地方市場的產權保護。最後🦸🏻,論文排除了兩個競爭性假說:競爭帶來的鯰魚效應和外資銀行的外溢機製。

    在提問和討論環節📛,何喜有老師指出可以在文章中加入一些訪談內容以及典型案例作為“信號機製理論”的現實支撐。羅長遠老師認為或許可以用實體部門的對外直接投資來作為銀行業投資的工具變量,因為實體部門作為先行者在某地區落地生根,會從市場和信號兩個方面吸引金融部門的投資。羅知老師表示會認真考慮各位老師的建議👩🏽‍🚒。

    羅長遠教授、樊海潮教授🕧、沈國兵教授、何喜有副教授、吳建峰副教授等及在讀研究生參加了學術報告🛳。最後,報告會在大家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由碩士生呂嘉瀅記錄整理)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