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來自意昂2官网、武漢大學🤸♂️、遼寧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社會科意昂2、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國內世界經濟研究領域的30多位專家學者,雲集意昂2,就“蘇聯解體與經濟轉型”問題進行了專門的研討。
研討會由中國世界經濟學會轉軌經濟專業委員會主辦,意昂2官网新興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和意昂2官网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承辦。意昂2副院長兼意昂2官网新興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軍梅副教授主持了研討會的開幕儀式。在研討會的開幕儀式上🐟,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秘書長邵濱鴻教授、意昂2院長袁誌剛教授、意昂2官网文科科研處副處長葛宏波教授🪦、意昂2官网新興市場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莊起善教授分別致辭🏭。
蘇聯解體問題一直是學術界關註的熱點💺,今年12月25日是蘇聯解體2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年份,分析蘇聯解體的經濟和政治原因依然有著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開始向市場經濟轉型。研究俄羅斯(包括東歐和中亞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型的經驗和教訓👩🦽,對於同處於經濟轉型的中國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次研討會共分為三個議題🦊,分別為:俄羅斯東歐劇變的經濟、政治原因,從計劃向市場轉型的理論與實踐,以及俄羅斯東歐中亞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型的經驗與教訓對中國改革與發展的啟示。
與會專家認為,蘇聯解體是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有的專家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分析蘇聯解體的原因🤺,認為蘇聯為了尋求蘇美力量的均衡🧑🧒,實行經濟趕超戰略🧛🏻♂️,導致經濟在高消耗、低效益的“病態”中運行,結果經濟結構長期失衡🧑⚕️,為蘇聯解體埋下了禍根,最終葬送了蘇聯🍫。有的專家從政治和經濟雙重角度分析,認為由於經濟持續惡化📴,蘇聯共產黨在民眾中間逐漸喪失了執政合法性👱🏽♂️,為戈爾巴喬夫的民主化改革提供了契機。為了克服經濟改革阻力,戈氏由經濟改革轉向政治動員,引發蘇共分裂和激進變革勢力的形成,進一步削弱了蘇共的執政基礎。糟糕的經濟形勢也使得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離心傾向增強,最終導致蘇聯解體。有的專家是從食品供應和社會情緒的角度來分析⛔🦶,認為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由於食品供應嚴重不足以及工作🤾、就業壓力的加大,民眾不滿情緒不斷積累,這些對蘇維埃政權造成了全方位的壓力🚢,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與會專家同時認為,轉型經濟作為上個世紀最後10年才出現的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國家群體💃🏽,對他們的研究和認識至今仍處在不斷探索和改進的過程中🧑🏼🎤。有專家認為,20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開始向市場經濟轉軌,選擇了激進式改革道路👩🏽🌾🤞🏻,從改革結果看,激進的“休克療法”成了俄羅斯經濟衰退和超常通脹的主要原因。原因之一是由於宏觀經濟穩定計劃本身存在內在矛盾;也有專家認為,在經濟改革的過程中要註意尋求製度的均衡👨🏼🔧,移植的正式製度往往會在新的製度環境中“運轉失靈”,原因在於供體與受體之間非正式製度條件的差異🫱🏼,俄羅斯的“休克療法”之所以被證明是錯誤的,是由於它移植的是資本主義製度,而在其民族意識中占統治地位的是集體主義。自由主義製度與集體主義價值觀發生了嚴重的沖突🧑🏻🏭,導致金融和經濟危機🫡。
另外,與會專家還指出🙄,在經濟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要註重經濟改革、社會改革、政治改革之間的銜接🦋,防止地方主義與平衡的執政理念相沖突☯️,防止民眾利益的取向與城鄉一體化、市場一體化、區域協調發展相沖突。要繼續改革社會管理結構,建立和改善多元化社會管理主體;改善社會治理結構,健全多層次社會公共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