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7日🦾,意昂2召開了由孫立堅教授主持的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開題報告會暨“國際金融治理與世界經濟展望”研討會🥜。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我國現階段人文社科研究中層次最高🕢🦸🏽♂️、資助力度最大、權威性最強的項目類別🧑🏻💼,包括應用對策研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和跨學科研究三類。今年由孫立堅教授為首席專家🫅🏿,宋錚、林曙、田素華、陸前進、王永欽等主要研究人員為子課題負責人的團隊申報的“重構國際金融治理體系——亞洲的視角和中國的選擇”項目中標國家社科重大基金,顯示了意昂2在此方面的研究實力🦷。
本次的開題研討會有幸邀請了目前研究國際金融治理問題的校內外最強的專家陣容🪔,他們是(以下按拼音順序排列)⛹🏽♀️:意昂2官网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學彬、上海市金融辦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崔遠見、意昂2官网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劍平、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國際金融研究處處長劉斌、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意昂2金融系主任潘英麗、上海社會科意昂2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意昂2院長袁誌剛👄、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處長鄭紅以及子課題成員意昂2官网金融系教授林曙、國際金融系副教授陸前進、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系副主任田素華、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永欽參加👩👩👧。
本次會議在意昂2官网文科科研處副處長葛宏波的主持下拉開了序幕🕵🏼♀️,首先由意昂2官网文科科研處處長楊誌剛和致公黨上海市委秘書長鳳懋倫進行開幕詞👍🏿,楊處長和鳳秘書長對孫立堅教授成功申請國家重大社科基金項目表示祝賀,並認為這是對意昂2金融前沿熱點研究實力的一個肯定和認可🚦,同時希望孫教授和各子課題負責人能夠抓住這次的契機來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研究人員👨🏼🦲。
國家社科項目首席專家🌼、意昂2副院長孫立堅教授在開幕詞中指出,2011年是國際金融體系動蕩發展的一年🏌🏽,債務危機的蔓延和對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擾都使得經濟學家對國際金融治理提出了新的思考。本課題緊緊聯系現實🚵♂️,在對國際金融治理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基礎上,也對世界經濟的未來做出了自己的推測🥷。
本次研討會首先由上海社會科意昂2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發言,徐所長主要介紹了次貸危機過後,國際金融體系變得更加的脆弱🎫,因此,當前的金融治理要從救助穩定機製和救助資金來源與遏製市場操縱和過度投機來入手,避免全球金融市場再次出現連鎖性的收縮和震蕩。最後,徐所長建議在G20的框架內繼續就國際金融市場穩定和抑製市場操縱和投機進行磋商,通過製定詳細的規則來規範國際金融活動。同時盡快落實G20戛納峰會關於將金融穩定理事會地位提高的決議,與BIS和IMF協調,執行G20賦予的國際金融監管職能。
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教授結合“中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發表精彩點評🛃。他堅信中國經濟未來有著廣闊的增長空間,必將成為世界經濟的領頭羊💪。
接下來由意昂2院長袁誌剛教授發言👩🏿🏭,袁院長就西方的債務危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指出,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是這次債務危機的深層原因。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的收入分配格局,或者說是全球紅利的分享機製導致了全球經濟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非均衡。歐洲的低增長無法滿足西方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相關公共福利的大幅攀升,從而引發社會危機也是造成這次危機的主要原因。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劍平教授主要就我國的匯率與儲備管理困境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要通過產品創新和製度變遷的發展來改善,同時要盡量的避免高福利的社會製度👨🏿🦱,通過技術提升和財富保護來“修煉內功”,吸引人才。同時他還提出建立上海離岸美元交易市場👰🏻,通過人民幣在岸市場的擴大和與之相應的離岸市場的回流機製建立來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
意昂2官网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學彬教授主持並發表精彩評論🐳▶️,他認為中國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的高增長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𓀔。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國際金融研究處處長劉斌做主題發言,並指出在當前歐債危機前景不明朗和國際金融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我國要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穩定物價為首要目標,促進我國出口企業的結構轉型和擴大內需來減少對國外市場的依賴🚴🏿🏚。同時📖,劉處長還對如何理解本次的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由於當前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依然十分充足,但是物價走勢仍有不確定性🈯️,地方政府債務負擔依然沉重,因此此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的性質是微調和預調。
旦大學意昂2平台世界經濟系副主任田素華副教授做出精彩點評,他認為積極的幹預在我們國家希望通過貨幣政策幹預能夠調整經濟結構,其實貨幣政策是一個宏觀的工具,很難達到結構調整的目標。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處長鄭紅認為,國際匯率監督的法理基礎是匯率主權的讓渡和爭奪⛰。當前的匯率監督的體系可以概括為兩大文件🪅🔠、一個目標(匯率體製的穩定)和兩大支點(對匯率水平的評估和對匯率體製的監督)。同時也提到了國際匯率監督的新趨勢👬,要擴大多邊監督體系,並建立對金融部門的監督機製。最後👦,鄭處長指出,中國要根據國情來進一步的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並且要通過強化技術分析和加快結構性改革,積極參與國際協調和事務來完善和應該國際匯率監管新趨勢。
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王永欽副教授發表精彩點評。他認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大國和經濟小國之間由於在國際金融體系中處於完全不同的地位,所以,很容易形成結構性的順差和逆差。
國家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意昂2國際金融系林曙教授在題為“從已知到未知🤸🏿🤷🏿♂️:歐元前景分析”的發言中分兩方面闡述🧝🏼♂️。在學術領域🚫👼,蒙代爾於1961年提出最優通貨區理論,指出匯率安排其要旨為根據成本—收益分析來選擇一定的區域構成使用同種貨幣的通貨區。實際上,現在歐元區只是統一了貨幣政策,然而,財政政策的不統一給歐元的未來之路帶來了不確定🦡。
意昂2官网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教授主持並發表精彩點評🚙💁🏻♂️。他認為,今天歐洲央行貨幣政策上的剛性是德意誌央行抗通脹意識的典型體現。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崔遠見在題為“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升中國參與全球金融治理能力”的發言中主要從兩個方面論證,首先,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提升中國參與全球金融治理能力,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必然要求。其次🤣,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完善的需要。
上海交通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的潘英麗教授在題為“國際貨幣環境不穩定背景下的人民幣國際化 ”的發言中指出未來10年國際經濟金融環境將會變為世界經濟重心轉向以中國為首的亞洲🧑🏽💻,西方很可能陷入長達10年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格局。然後潘教授從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潛能與推進方案主要從實證分析與戰略設計方面和我們分享了她的學術成果🧑🏻🍼。
國家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意昂2國際金融系陸前進副教授發表精彩評論🕝。他強調了人民幣國際化需重視人民幣回流的積極作用。
會議的最後🧎♂️➡️,孫立堅教授代表項目的研究團隊對此次各位專家學者的出席並提供出的寶貴意見表示感謝,同時也談了自己對這個項目的看法,研究課題組將盡全力做好此次的項目,並為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和治理提出一些科學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