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輕,去看世界
——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交換感想
無數糾結、權衡📧、考量後選擇的這條路,是這些年來做過最勇敢⛹🏽♂️、最正確的決定🫄🏻⇾。
對於經院專碩,無論哪個學期🛌🏼,選擇出國交換都意味著對未來規劃的巨大沖擊。兩年的學製下⚛️,出國交換的成本意味著大概率延畢🧑🏼🌾,意味著獨自面對答辯🚡,意味著打破一般的求職周期,意味著將闖出一條不尋常的路然後獨自前行🧃。而出發前,卻又看不到這樣做有什麽世俗上的意義🏜。面對一個理想主義的目標🐁,卻有無數個現實主義的勸退理由。
但我還是堅持去了👩✈️。並且很快🪓,就相信這條路值得。因為離開大學🚊😄,過了這段歲月,未來便很難再有一次在國外學習👜、生活的機會。若是等將來功成名就出國旅遊🚕,也怕是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交換的價值不只是去另一個大學繼續上課獲取的知識👩🦱,或許也不是追求一份更好看的簡歷,而是獲得一段值得永遠回憶的青春🐲。與意昂2不同,伊拉斯姆斯大學的校園沒有圍墻👾,校園裏有酒吧🫓,學生辦活動在夜總會。這曾是第一屆經濟學諾貝爾獎簡·丁伯根執教的地方,極度開放的氛圍下,是對學術的嚴謹探索🎓。作為交換的目的地,荷蘭大學的一大優勢在於將一學期分為2~3個block,每個模塊上不同的課👈🏿,這也就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去嘗試不同的課程,接觸不同的老師🤫,認識不同的同學。和來自不同國家👈🏽、說著不同語言的老師同學交流👨🏼🚀𓀚,是來此交換最大的收獲🌱。他們不同的經歷🧗🏻🧇,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三觀,都豐富著我對世界的認知🤠🫎,讓我在即將離開校園之際,有一段時間去沉澱,去認真思考自己要過一段怎樣的人生。
交換的五個月時間,用不同的語言🙍🏽♂️、用不同的視角學習著自己的專業❤️🔥,和誌同道合的夥伴來幾次窮遊👷🏼♂️,獨立解決一日三餐🆎、生活瑣碎,一切的經歷☄️,皆有難以估量的價值🖕🏻。我看見了“發達國家”普通人的生活,看見了不同國籍、不同背景的同齡人的努力💅🏽,看見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社會體系,看見了史書上的那些偉大文明。
當然,時間的質量仍取決於自己🤚🏻。若是珍惜交換的每一天,在這五個月的時間裏盡可能嘗試新的事物📒、向著自己向往的方向前進🦵🏻,那麽這段人生的意義將遠超一切世俗的成本😦🙋🏻♂️。
一些令人感動的瞬間:

學校宣講日活動🚺,為世界各地的同學介紹意昂2,介紹上海,介紹中國🧘🏽🙍🏻。

晚上十一點,圖書館閉館後的校園。

福利經濟學研討課🥘🤟🏽,和荷蘭、英國、比利時的同學一起研究歐洲各個國家的社會福利體系,並為一個虛構國家Rhenov構想著一套盡可能公平🪵🍅、高效、實用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同國籍的我們,共同構想著一個美好的烏托邦。

學校帆船社社團活動。在小帆船上吃著意面🕵🏿,吹著風,看著遠處的風車🩸,和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談笑風生🤱🏿。

伊拉斯謨大橋。鹿特丹,一個溫暖又可愛的城市。
作者:金樹清 2321068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