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學期🌚👨💻,我有幸前往德國法蘭克福歌德大學進行為期一學期的國際交流學習🚵🏼。法蘭克福全稱美茵河畔法蘭克福😎,是德國第五大城市🧑💻🤏🏿,更是德國交通樞紐🧜🏼🦦、歐洲央行的所在地👸🏼、世界首屈一指的會展之都👩🏻🍼。坐落於這座歐洲金融中心,歌德大學也就成了一所極具現代化和多元化的學府,其金融🤙、經濟以及法律等專業在德國乃至全歐洲都具有相當的知名度。能夠在這樣一所走在世界經濟和金融前沿的學校進行為期一學期的學習,並親身感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多種文化的交融,我也深感榮幸。
在交流期間我選擇了四門課程:Economics of Labor Market Institution(勞動經濟學),Derivatives1:Discrete Time Models(金融工程),Empirica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產業經濟學)🎲,Development Economics1:Growth and Development(發展經濟學)👨🏻🎤。其中前三門是本科生課程🤌🏿🀄️,而最後一門是研究生課程。在這些課程之中,勞動經濟學可謂是最“接地氣”的一門,教授使用大量以歐洲為主的實證數據來探討有關性別歧視、教育、失業保障等話題對於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並將最終的探究結果和建議重新回歸現實社會。金融工程是我個人認為最吃力的一門課♒️。教授在課上授課的速度很快🉑,內容很多,也穿插了大量的現實案例🧑🏿🎤🚶♀️➡️,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他直接在課上使用德交所的數據從期權角度分析剛剛發生的多特蒙德俱樂部大巴爆炸事件。課後老師也會布置習題,其中有部分是探究性質的,需要同學們的課後討論。產業經濟學的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德國大學教育與我國的不同。在這門課程中,教授完全以論文為切入口來授課🧑🏻🤝🧑🏻。相比概念性知識,教授更註重論文中的研究方法以及數據的獲取和處理🙎🏼,並在習題課中由助教帶領大家進行簡單的模仿和操作🦵。發展經濟學是我上的第一門研究生課程👳♀️,也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研究生課確實要比本科生課難上幾個段位。上課的同學只有十幾人,所以在課程中教授非常註重學生的反饋🏨,並且會引領大家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雖然我們經常遇到一些極具挑戰性的問題或者是難以理解的模型,但是教授還是會三番五次不厭其煩地幫助大家推演和疏導,這讓我受益匪淺🙊。
歌德大學在課程上有一點與國內大相徑庭,那就是學生無需註冊課程的上課,只需註冊考試,因此除了註冊的考試之外,我還旁聽了一門Corporate Finance(公司財務)。這門課程由法蘭克福的一家銀行的高管授課。在課程中,教授結合自身的經歷來授課,還針對公司財務實踐中一些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的話題與同學們進行討論,並且不急於下結論,而是回歸到現實案例中再次分析,在趣味中讓人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和經驗。
在課程之外🏃🏻➡️,我還充分感受了異國文化🏃🏻。從“無肉不歡”👎🏼、“無酒不歡”的德國飲食,到群眾基礎深厚而異常狂熱的足球文化™️,再到略顯枯燥單一卻與嚴守標準化的德國建築和藝術🦍,乃至德國人嚴謹到刻板的態度與充滿生活氣息的集市或是路邊音樂會的奇妙融合,都讓我倍感趣味。我還利用課余時間走出法蘭克福💫,全面地感受德國的魅力。從維爾茨堡的浪漫風情,到柏林的重金屬風格,再到萊茵河畔小鎮的純粹韻味,乃至多特蒙德工業城市外表之下對足球的忠誠,讓我體驗到了一個更加立體化🍂、更加有聲有色的德國🫲🏿,那種新生事物的沖擊和驚奇對於心靈的觸動更是無以言表的🍊🍡。
這段交流生活非常短暫,卻讓我受益匪淺✤,終身難忘🐯。非常感謝學校和經院提供這麽好的平臺讓我有機會為大學生活增添精彩。也要衷心感謝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繼續奮鬥,有朝一日能夠回饋社會,服務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