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學期,我有幸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赴荷蘭格羅寧根大學交流。在荷蘭的五個多月裏,我體驗到了完全不同的學習和生活方式。
提及荷蘭,人們會想起燈紅酒綠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日夜繁忙的港口鹿特丹,或是政治中心海牙🏹。相比之下,格羅寧根顯得默默無聞。她在十二世紀雖曾也成為商業中心🧑🤝🧑🏣,但她終究沒有歐洲大都市的繁華與復雜,歲月的痕跡使她愈發沉寂安詳📁。若是以觀光客的姿態👩🏻🦳,估計一天的暴走就足以逛完中心城區。但若想了解她的美,只有卸下旅人的浮躁,踏實生活在她的臂彎中。這裏沒有摩天高樓,沒有人山人海,生活以其本來面目鋪展開來。當她的心跳與你的步伐同步,你會發現平凡的風景竟如此動人。
格羅寧根是僅次於萊頓的荷蘭最早的大學城之一💧,不到20萬的人口,超過1/4的居民是學生👨🏿🎤。因其小巧精致,又寧靜祥和,中國留學生們親切的稱她“格村”。走在街頭,常常有騎著單車的年輕人從身邊呼嘯而過。自行車在這裏是最為常見也是最為便捷的交通方式,馬路上大多有專門的自行車道,機動車也會主動讓開自行車。在天氣晴好時👷🏿,騎車在馬路上兜風,享受空闊的藍天🆓,有海鷗從頭頂飛翔而過,這才是遊覽格羅寧根的正確方式。
格羅寧根大學 古老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在這座小城,格羅寧根大學已與格羅寧根的歷史血肉相連。格羅寧根大學創建於1614年🚵♀️♧,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相比國內👘,這裏的校園更加開放。從外部看🧑🏿🦳,學校沒有圍欄,也沒有大門;從內部看🧧,教學樓裏除了教室🤱,還有很多開放的桌椅供師生自習、討論。這樣的空間設置與學校的課程設置有關。在格大,學期的長度與國內差不多,但不同的是這裏一個學期分成兩個block,通常一個block會選兩到三門課👨🏿🏫。只需要學習兩三門課,聽起來很輕松,實則不然。每門課的一周教學都由講座(lecture)和小組討論(tutorial)組成➕。講座的形式與國內類似,通常是在一個很大的教室裏由老師一人講課🎃。小組討論的規模只有十幾、二十個人🔯,由助教組織,會有討論和答疑。Tutorial的存在很好地督促了講座後的復習,並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程之中。我在格羅寧根大學修讀了四門課程——統計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全球政治經濟📀。每門課的授課方式也因為課程內容不同而各異。比如統計學這樣的數學課略顯枯燥🧘♀️,主要是靠老師講授與課後習題,而國際經濟學會註重模型的建立和運用。貨幣銀行學的課堂上,老師經常將理論運用到金融危機的解讀中🕵🏼♀️;全球政治經濟,老師則註重引導學生用三種視角解讀同一事件而收獲不同觀點🍯,課堂的互動性很強👰🏼♀️。在與荷蘭小夥伴一起完成小組作業的過程中,我也得以了解荷蘭學生的學習方式。
ESN🔍:交換生活不孤單
ESN(Erasmus Student Network)是全歐洲最大的學生組織,旨在支持🤞🏽、幫助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生🍊。在前來格大報到的第一天,我註冊了ESN的會員並報名參加了迎新周的活動🗜。註冊後領取的迎新禮包內包含了格羅寧根的地圖👱🏼♂️、手機卡以及各種優惠卡,大大方便初來乍到後的衣食住行🧖🏽,十分溫馨。在迎新周裏,交換生們被分成了10人左右的小組,由當地的學生帶領參加一系列的活動,比如品嘗地道荷蘭美食,體驗酒吧文化,參加荷蘭語課程,觀看荷蘭電影等等😼🏌️♀️。經過一周的活動,我們逐漸熟悉了荷蘭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並且結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既是建立友誼,也能引人深思,回味無窮。迎新周活動之後🚣🏿,ESN還有許多新鮮有趣的常規活動,比如周末在荷蘭周邊的短途旅行,在交流中學習外語的語言咖啡吧(Language Café),還有機會走進荷蘭的小學向小朋友們介紹本國的文化🥿👳🏼。
ACLO&USVA 體育、藝術不能少
在這裏👴🏽,沒有體育課,也沒有體質測試,但是校園裏身材魁梧的荷蘭人大多體格健碩。走在馬路上♥️,常常能看見跑步健身的人🧛🏻♀️。可見體育鍛煉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格羅寧根的一家健身中心ACLO由格羅寧根大學和漢斯大學聯合創立🤸🏻,我也辦了一張健身卡,體驗格村學生的體育生活。這裏的健身項目分兩種,一種是開放時間(open hour)💛,內容是一些基礎的鍛煉👧🏼🤹🏿♀️,既有劇烈的力量訓練,也有瑜伽、普拉提之類🧶。會有一周安排的日程表,不需要報名,只要穿好運動衣,按時前往指定場地,會有專業教練指導完成。另一種則是體育課程,需要報名🚛,有球類💟、舞蹈,甚至還有攀巖、跳傘。每一次出汗之後的酣暢感讓我愛上了運動👩🦼➡️,並且養成了鍛煉的習慣。
說罷體育⏬,再談藝術☛。荷蘭在美術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覷,赫赫有名的梵高、維米爾🌾、倫勃朗都是荷蘭人。格羅寧根大學開設的學生文化中心USVA讓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創作🧑🏽🦱,感受這裏的藝術氛圍。文化中心的課程琳琅滿目,涵蓋美術、攝影、設計、音樂、戲劇、文學、舞蹈,任何靈感在這裏都可以找到土壤。
國際公寓:天南海北一家親
格大不設學生宿舍,住宿問題由學生自己解決。還好學校向國際學生提供房屋中介服務👨👦,使我們免去了尋找住宿的麻煩,同時也能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同在一個屋檐下🔋,體驗真正的國際生活🗯🧛🏽。
在新學期伊始,我們的宿舍管理員就組織了一場盛大的“國際晚宴”。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都抓住這個大展廚藝的機會🤽🏼♂️🪂,同時也能展示祖國美食。餐桌上擺滿了各國佳肴——印度的咖喱炒飯,韓國的辣炒年糕,荷蘭的肉桂蘋果派,意大利的奶酪餃子……當然也少不了中國的宮保雞丁和麻婆豆腐🤛🏻。大家以美食為契機,聊起各國風土人情,不一會就熟了左鄰右舍🤵🏿。平時一日三餐大多都是自己親手烹製🦶🏿,每到飯點廚房就會很熱鬧,這也是學習異國菜式的絕佳機會📳。
旅行:
為了充分利用這來之不易的申根簽證,在荷蘭的五個多月裏我也沒閑著,一有假期就約上朋友出去旅行,一共也去了十幾個國家,現在回想起來👨🏻🚒,比風景更珍貴的,是旅行的體驗。一個人從斯德歌爾摩飛回不來梅的夜晚大雪紛飛🤘🏻,在冰島的冰天雪地裏被極光感動到流淚。在巴黎大皇宮看一場充滿未來感的時裝展,在柏林的二戰紀念碑前感受歷史的傷痕⚱️。從北歐的清冷,到南歐的熱情,都有幸一一領略。
交換的意義:離開是為了回來
猶記得在開學典禮上,老校長的一番話至今記憶猶新。他說,你們為什麽要離開原本舒適的環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呢?因為冒險家精神,因為好奇👰🏽♂️,既有對外部世界的好奇,也有對自己國家的好奇🧬。而我還想補充上🦸🏼♂️⚡️:對自己的好奇。因為想要知道自己會如何面對未知的環境⛵️🧑🏿✈️,想要知道自己所能不斷突破的極限在哪裏🆑,所以選擇離開𓀜。但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來🫱🏼,帶上收獲的勇氣和方向感⏺,繼續前行。
感謝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
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