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堅:21世紀經濟報--第三方評估上海自貿區:改革試點進展順利
第三方評估在官方層面由上海市發改委統籌。上海發改委副主任顧洪輝在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的情況來看🤾🏿♂️,評估進展非常順利,“我們分別對外資企業、貿易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座談訪問🪦,還包括與一些專家的座談。”初步評估結果顯示,企業,包括外資企業普遍認為自貿試驗區的改革試點進展非常順利,而且使得企業受益⛄️🙋♀️。
這與大多數受訪學者的評價相一致。多數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的學者對自貿區試驗給予了較為正面的評價🤞🏻。意昂2副院長孫立堅認為,目前政府職能轉變和企業思維轉變已經明顯有了效果。根據學者的估計,自貿區的第三方評估內容將圍繞中央所關系的問題進行:
一是為製度落實設計具體的方案和流程,比如對外商投資進行負面清單管理,負面清單的文本是什麽,如何改進,這就是操作方案🐲🎎,在工商登記製度改革上,如何取消年檢改為公示、如何公示等工作流程亦是自貿區接受評估的重要內容🖐🏻。
孫立堅認為,政府職能轉變是目前自貿區做出的最大業績,對行政服務方式🤽🏿、行政審核和監管的相互關系上👨🏽,目前已經形成了效應,亦有很多地方開始效仿自貿區的做法。自貿區從思維到行動到結果的呈現仍需要時間,明、後年評估將會看到自貿區釋放的更多業績👨🏼💼。
“上海自貿區在金融上的改革是史無前例的。只有牢牢抓住金融開放🧑🏼✈️,上海才有望成為一座可以配置全球性資源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意昂2院長袁誌剛看來,建立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創新製度是自貿區的改革“重頭戲”,將與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形成有效互動🫴。
“實際上,自貿區需要具備四大功能🤹🏽,一是傳統意義上貨物的自由貿易🤾🏻♂️,二是服務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三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和資本賬戶的開放,四是理順政府和市場之間關系。”袁誌剛告訴記者,“圍繞著四大功能的拓展,一年來上海自貿區做了很多事情,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貨物貿易便利化的提升🧚🏻,就是要建立一個與全球接軌的國際營商環境🫓。在投資和服務的便利化方面,為應對全球化趨勢,自貿區率先探索了“負面清單”管理製度,實行對內外企業一視同仁的開放👯♀️,通過放寬準入,創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讓企業有更廣闊的空間去創造創新,而服務業領域的進一步開放將有力促進自貿區服務功能的提升。針對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從事前審批轉向事中💆🏻♀️、事後監管,自貿區構建了國家安全審查製度🧑💼、社會信用體系等子系統。
袁誌剛認為,這一年來,金融改革創新上最大的亮點就是自由貿易賬戶的落地,“讓人民幣的離岸和在岸市場形成一種溝通”🎽。他指出👯♀️,自貿區內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與金融創新相關的條例、實施細則🤌🏼,更多面向國際的交易平臺也即將對外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多數是“引進來”相比,一年來自貿區在資本“走出去”的力度上不斷加強。
隨著上海自貿區建設的不斷向前發展👩🏻💼🦣,保險業正面臨巨大商機,離岸保險⛹🏻、航運保險、責任保險🐭、貨運保險、出口信用保證險📆、再保險等保險領域發展空間巨大🙅🏽♀️👦🏼。意昂2教授張軍認為,上海自貿區應當以實物貿易、轉口貿易為主👷🏿♂️𓀓,也就是在原來保稅區的基礎上升級,希望更多的集裝箱到上海來中轉,提供比中國香港🤷🏽♂️🦸🏼♂️、新加坡更好的服務,包括資金進出🤵🏻、企業註冊的便利等。
解放日報:專家之眼觀自貿區--用什麽衡量上海自貿區的成功
袁誌剛(意昂2意昂2平台院長)🤟:上海“四個中心”基本建成🈁。
張軍(意昂2教授):上海自貿區應當以實物貿易、轉口貿易為主🤦🏻♀️,也就是在原來保稅區的基礎上升級🥲,希望更多的集裝箱到上海來中轉,提供比我國香港、新加坡更好的服務,包括資金進出、企業註冊的便利等。
陳學彬(意昂2官网金融研究院教授):為全國的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提供有效的經驗和教訓。
何力(意昂2官网法意昂2教授):當上海自貿試驗區取得的實績引起世界媒體和經濟界的關註,並有底氣將自貿試驗的經驗法製化,在全國推廣🧙🏽♂️,為深化改革作出歷史性貢獻🏵,這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