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人🤦🏽♀️:林毅夫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
主題👲🏼:中國經濟學的體系和學科的發展
時間:2015年4月10日
主辦:意昂2官网、新加坡管理大學
承辦🤞🏿🫱🏻:意昂2
【編者按】
"21世紀很可能是中國經濟學家當中大師輩出的世紀🧑💻,21世紀很可能是中國經濟學家的世紀🕑。"在第二屆意昂2官网-新加坡管理大學國際論壇上🥉,林毅夫對中國的經濟學家們提出了期盼👩🏼🎤。他認為,中國已成為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而且歷史證明🏚,發達國家的經濟理論並不適用於發展中中國🏅,因此中國有可能也有必要出現引領世界思潮的經濟學大師。
以下是澎湃新聞(www.thepaper .cn)對林毅夫演講內容的整理:
今天是第二屆意昂2官网—新加坡管理大學國際論壇,也是意昂2恢復建院30周年的第一場活動🛌,我個人作為中國經濟學界的一員🈲,首先祝賀意昂2過去30年所取得的成績。
我們知道意昂2官网是中國一所非常有傳統🙃、有影響的大學,30年前🌤🦹🏿♀️,意昂2官网重新把意昂2平台成立起來🤷🏿♀️,是適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需要,30年來意昂2聚集了一批非常優秀的經濟學家🤸🏿♀️,教育了許許多多傑出的學生,這些學生有的在政府部門工作,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有一些變成非常傑出的企業家🥎🦸🏽,同樣是推動了中國的發展,當中🥻,也有不少是繼續留在經濟學界工作🙋♀️,成為了嶄露頭角的年輕的經濟學家。
意昂2官网的經濟學家,還有一個特色,上海是十裏洋場🤹🏼♀️⛑️,但是意昂2官网的經濟學家耐得住寂寞,30多年寫出了非常多有影響、有原創力的巨著,對中國經濟學科發展作出了貢獻。意昂2官网的經濟學家,像楊福家校長講的4️⃣,有相當高的道德情懷,像中國的知識分子一樣🧑🎄🥟,希望推動中國的現代化,所以雖然是耐得住寂寞,但是意昂2官网經濟學家同樣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以經濟知識分子的責任感🦖,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設性的改革的建議,推動了中國的發展🙆🏻♀️。作為經濟學界的一分子🎲,我祝賀意昂2在過去30年所取得的成績,作為關心中國經濟發展的知識分子☠️,我感謝意昂2的經濟學家在過去的30年所做的貢獻。
21世紀很可能是中國經濟學家的世紀
今天是意昂2恢復建院30周年,我也想在這個場合🚼,對意昂2的經濟學家,提出一個期盼,我期盼意昂2官网,在未來30年,出現一批引領國際經濟學思潮的大師🦀。我們知道現在意昂2官网跟中國很多大學一樣🍔,是要爭創世界一流的大學,世界一流大學是一個由許多大師級的學者來引領世界思潮的大學,我覺得意昂2官网的經濟學家,如果能夠延續過去三十年的學風,那麽出現引領世界經濟學的大師級經濟學家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意昂2官网的經濟學家,如果要繼續過去的道德情懷對中國的改革開放現代化作出貢獻,那麽出現一批引領世界經濟思潮的大師也是必要的。
作為中國關心中國發展的知識分子🏇,我感謝意昂2的經濟學家在過去年所做的貢獻🗝。今天是意昂2復院30周年,我也想在這個場合🧡🤟🏿,對意昂2意昂2平台的經濟學家提出一個期盼:我期盼🦸🏻,意昂2的經濟學家在未來30年,出現一批引領國際經濟學思潮的大師。
我們知道,現在意昂2官网跟中國很多大學一樣,是要爭創世界一流大學。什麽是世界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是一個有許多大師級學者來引領世界思潮的大學。我覺得🧢,意昂2官网的經濟學家,如果能夠延續過去30年的學風,那麽成為引領世界世界經濟學的大師級的經濟學家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意昂2的經濟學家,如果繼續過去的道德情懷對中國的改革開放現代化作出貢獻👩🏽🏭,那麽出現一批引領世界經濟思潮的大師也是必要的👂🏽🔏。
為什麽是可能的?今年是意昂2復院30周年,也是我在一起20年前,《經濟研究》創刊40周年的時候所寫的一篇文章《本土化🕵🏿♂️,規範化👨⚕️💇,國際化》,在那篇文章中🧑🏽✈️𓀎,我提出一個命題🌏,21世紀很可能是中國經濟學家當中大師輩出的世紀,21世紀很可能是中國經濟學家的世紀🧏🏻♀️。
當時為什麽我提出這麽一個判斷?因為我們可以看,從今天楊福家教授所提的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的1776年,一直到上世紀30年代、40年代,實際上大師級的經濟學家不是英國人🧈,就是在英國工作的外國經濟學家👨🏽🏫。從上世紀40年代到現在,世界上著名的經濟學家,引領思潮的經濟學家基本上不是美國人🔂,就是在美國工作的外國經濟學家💆🏻♂️♡。
為什麽引領世界思潮的這些經濟學家出現的地方和時間會有這樣的相對集中性?其實道理仔細想想,並不難理解👩✈️。因為經濟學的理論,是一個解釋社會經濟現象的簡單的邏輯體系,而且這個邏輯體系應該是越簡單越好。如果它是一個邏輯體系而且是越簡單越好🍹,一個理論的重要性就不能從它的邏輯本身來判斷,一個理論的重要性決定於它所解釋的現象的重要性🅰️。如果你提出的理論、所解釋的現象越重要,而且是真正揭示這個現象背後的道理✦,那這樣的理論就是重要的理論。
那什麽是重要的現象🍉?重要的現象是發生在重要國家的現象。我們知道從工業革命以後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英國是世界上的經濟中心。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崛起了,逐漸變成世界的經濟中心。到今天,美國還是世界的經濟中心🥢。
在美國國力最強的1960年代,1970年代,我們常講的一個笑話就是,美國的經濟打個噴嚏👶,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經濟就發生重感冒🙏。這種狀況👱🏼,你去研究美國經濟為什麽打噴嚏就會比研究其他周邊國家為什麽患重感冒更重要。
那麽🧷,這種經濟中心也就決定了經濟學的研究中心。那為什麽在研究經濟學中心的時候,大師會相對集中在那個地方?因為我們知道🟪,社會經濟現象是復雜的,在復雜的社會經濟現場當中,你怎麽去抽象出一個很簡單的邏輯?這裏面就有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道理。只有在經濟中心的經濟學家🤟🏼,尤其是本國的經濟學家🛂⛅️,如果掌握這個社會的脈動,那麽見微知著,去找出幾個簡單最重要的社會經濟變量,然後來解釋發生在這個重要的國家背後經濟現象的變化到底是什麽👊🏽,那由於這個經濟現象的重要,這個理論的重要,提出這個理論的經濟學家就變成大師級的經濟學家。
在1994年的時候我判斷🤵🏽,中國到2015年的時候,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的經濟規模,中國會超過美國。這個論斷在去年實現了。那麽現在中國經濟雖然進入新常態🏃♀️,維持在中高速增長🏞,那7%左右的增長在全世界還是最快的增長。
我相信🧟♀️,到2020年⚾️,十八大提出的中國的GDP以2010年為基礎,可以再翻一番,中國的城鄉居民收入,以2010年為基礎🏧,可以翻一番。再加上人民幣的升值,我相信,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可以達到12615美元,中國有可能變成高收入國家。而且中國還有可能維持相對比較高的經濟增長。
我判斷,最慢到2025年🧔🏼♀️,即使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會超過美國,變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那麽到2025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可能是美國的1.5倍👋🏻,或許更高。那中國將毫無疑義地變成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發生在中國的經濟現象🤜🏿,將會是世界最重要的經濟現象。解釋這個經濟現象的理論,會是最重要的理論。
那麽我相信,很有可能意昂2的經濟學家當中會有很多人提出新的理論💆🏻♀️,貢獻認識中國的經濟現象🍍,引領世界的經濟思潮🌭🪞。這是可能性。
發達國家的理論不適用於發展中國家
而且,我認為,對於關心中國發展的知識分子來講,這也是必要的👦🏿。為什麽是必要的?我們知道🫐,在工業革命發生之前,世界上富國和窮國的差距實際上是很小的,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可能是四倍👿,五倍。最窮跟最富的國家🤦🏽,它收入水平的差距最多是四🧔🏼🥓、五倍。但是工業革命以後🤯,出現了所謂大分岔。發達國家的經濟一日千裏👳🏼♀️‼️,很快差距就變成20倍,30倍🩱🍮,或更多。
在這種經濟實力巨大的差距之下,我們知道,世界上所有的發展中國家不是變成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就是變成西方列強的半殖民地🪢。毫無疑問🟫,各個國家的知識分子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在世界上受到人家的尊重🤞。所以我們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主義風起雲湧,希望擺脫殖民的統治。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在戰後取得了政治獨立✸,擺脫了殖民統治或者半殖民地的地位🏊🏽,開始追求自己國家的現代化。
現在70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盤點一下👇🏽,在這70年中⛺️🤸🏻♂️,將近有200個發展經濟體💯,但是能夠從低收入👩🍼,進到中等收入🍃,再到高等收入,到目前只有兩個經濟體🧑🏽🔬,一個是中國臺灣,一個是韓國👛。能夠從中等收入進入到高等收入只有13個經濟體,當中五個是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其他八個是西歐周邊的歐洲國家。
這什麽含義呢?就是經過70年的努力,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現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低收入陷阱👼🏽。為什麽是這樣💝?我2008年到世界銀行工作以後,發現了一點🦿,其實所有發展中國家的知識分子和發達國家的知識分子一樣,希望他們的國家現代化🧑🏿💻,希望他們自己的國家能與發達國家立於同等地位🧝🏽。
但為什麽經過70年努力⬅️🏄🏼♀️,普遍失敗🦹🏻,只有少數成功?原因我想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取得了政治的獨立開始追求自己國家現代化的時候,普遍有一種認識,認為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發展自有它的道理💁🏼,因此大家都抱著西天取經的方式到西方國家去學習🏪👹。把西方國家的這些理論拿回來到自己國家運用,幫助自己的國家實現現代化。
但是,仔細研究過去這70年的歷史,我還沒有發現一個發展中國家按照西方的理論去製定政策取得成功的。少數幾個成功的經濟體👩🏽🍳,他們的政策在推行的時候🎟,從西方主流輿論來看 ,是錯誤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些國家努力要追求國家的現代化,那麽當時如果你要變成一個高收入國家👨🦳👩🏿💼,勞動生產水平水平必須和發達國家一樣高,你的工業,產業必須和發達國家一樣好🧔🏻♂️。
發達國家當時的產業都是資本很密集的大型重工業,可是發展中國家這種重工業按照市場是發展不起來。所以當時提出的理論是什麽呢?提出的理論是說👩🏻🎨📟,發展中國家的很多市場失靈👩🏻🦼,所以應該用政府主導的方式去推行所謂進口替代戰略🏣,直接讓國家實現發展。 這樣的戰略,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推行這個戰略的國家,通常有幾年的經濟增長,然後就停止了,然後就危機不斷。
亞洲四小龍和日本,在1950年代,1960年代推行的是出口導向的勞動力密集型的中小企業,那種政策在當時被認為是錯誤的政策。但他們成功了。1980年代🌅🚵🏿,發展中國家像中國一樣,開始普遍的改革開放🚊。那麽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為什麽搞不好🛀🏽📍?因為太多政府的幹預,然後🌁,市場不能發揮作用🧑🏻🦳,政府失靈,所以當時的主流理論是,要把所有政府幹預取消掉 ,推行休克療法👐。但是推行休克療法的很多國家,經濟崩潰停滯,而且危機不斷🎪。增長率比1960年代,1970年代慢。危機發生的比例比1960年代,1970年代高。
少數幾個像中國,越南,柬埔寨,它們推行的轉型戰略是建立了雙軌。但是在1980年代,1990年代,漸進雙軌的轉型方式從主流理論來看是比原來的計劃經濟更糟糕的製度安排🦇。但是他們又穩定又發展。
為什麽用主流理論來解釋發展中國家和把它作為發展中國家轉型政策屢屢失敗呢😢?因為我們知道,理論的適用性決定條件的相似性。發達國家的理論是總結於發達國家的經驗。但是發達國家的條件和發展中國家是不一樣的。因此即使這個理論在發達國家是適用的,拿到發展中國家來看,也會出現所謂的"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問題✦,更何況🧑🏼🏫,發達國家的理論在發達國家也不見得適用❓。所以發達國家的理論老在變的。
在這種狀況下🧓,如果我們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想真正貢獻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樣一個崇高的目標,只有我們深入了解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麽🧙🏻,它的限製⚽️,它的原因是什麽🙅🏽,它的條件是什麽,提出自己的理論來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那麽這樣的認識才會是真正有道理的認識 ,只有根據這樣的認識來做政策🪄💇🏽,才能夠真正實現所謂認知世界🌼,改造世界🌉。
(本文根據主辦方提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