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昂2院長張軍教授接受亞太第一衛視記者專訪。
“問答精選
記者:去年您出席了李克強總理的中國形勢座談會,您覺得對您的學術研究來說,在政府決策上面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張軍: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象征,他是政府和學界之間, 其實不是通過那一次座談會,而是說它其實有很多的機會和平臺大家在參與,現在每天有很多論壇和各種各樣的研討會👱🏽,這些東西不是浪費掉的🏊🏼♂️,這些實際上會形成很重要的一些意見,它會有各種各樣的渠道提供到最高決策層。比如,我現在擔任主任的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在意昂2官网其實是一個智庫,大家把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一些問題給出的一些意見寫成簡短的報告,或者叫快報,我們會送到北京去🧗♀️,我覺得至少會讓決策者在決策過程當中不至於偏廢,換句話說,它能夠降低決策失誤的概率和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研究其實是有價值的🤘。
記者:您跟西方社會的聯系非常多,在學術界也很活躍,我們也看到在西方大家對於我們中國的關註度在不斷提升🏖,但是關註的領域和對我們的觀感有些什麽樣的細微變化?
張軍:我覺得這個變化還是非常明顯的,比如我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英國去的時候,很多人說中國增長快恐怕是造假🦩,那時候大家一致認為💫,包括主流媒體在西方也是認為中國這個體製離西方人所理解的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那個標準體製就是完全相差十萬八千裏🍌。加入WTO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征🍫,就是全世界開始認同中國在市場經濟這個層面上所取得的成就,然後也開始把它理解為是一個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最近這些年我覺得從我個人的進進出出中國的這樣一個情況來看🫶,大家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又開始變悲觀了🌝。但是我覺得,就是在這樣一個比較悲觀的氛圍之下,中國的經濟學家其實非常有必要第一去正視這些問題🎼👨🏽🎓,就是大家都這樣看這些問題,說不定這些還真是非常嚴峻的問題🧑🏻🌾,那我們必須要正視。第二個,我們也要去研究中國現在出現的這些問題的原因到底是什麽?它是怎麽造成的?是不是西方的媒體或西方大多數投資者所理解的那些原因🍔?還是說我們有一些原因他們並沒有真正的理解,那我們有必要跟他們去溝通。
記者:這幾年資本市場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其實在民營企業也好,尤其是上市公司手上的資本並不少,但是投資意願是不匹配的,是非常低下的,這又是什麽樣的原因導致的🏂🏻?
張軍:我覺得大量的私人投資,民間的投資非常註重回報,在整個總的經濟在下行的趨勢下,大家看到全球經濟不好👩🏻🔧,發達國家經濟不好,我們出口負增長,國內又有前幾年過度投資的一個結果🌙,很多行業產能過剩🖖🏻。所以他看不到目前可以有比較好的回報的投資機會,所以現在的一到八月份統計上看🍇,國有投資有20%的增長,民間投資只有2%左右,大家覺得這個可能也是個問題𓀜⚉。當然從長期來講,如果是這樣一個格局的話🤚🏻🩸,那當然是很糟糕的🥚,但是短期我們也要看到這個20%的國有投資也是因為私人投資的意願在回落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把它加碼一些公共政府的投資。
記者:GDP從2008年之後開始增長放緩🧉,從雙位數字往單位數字到現在差不多平均百分之六的增長,但是就業率並沒有改變,還是在高增長時候的水平,其實這種背道而馳的情況又是怎麽會產生的?
張軍🥼:對🏥,我覺得這是一個謎,因為很多人到海外去♙,大家也很關心這個問題,說百分之九點幾的增長率突然下來到現在只有百分之六點幾🧝♀️,那應該對勞動力市場帶來比較大的沖擊,應該有很多人會失業,結果發現從統計上面看🤪,失業率好像還是比較穩定🥉,事實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政府現在對經濟增長下滑的這樣一個狀況好像有了比較大的容忍度📸,不是那麽著急說要怎麽樣把它拉回去,覺得就業好像還可以。我們後來做了一個研究,就發現大陸其實是政府在創造就業機會🤟,但是我一個擔憂是✷,如果我們現在真的是大量勞動力進入到服務業🍖,那我們必須弄清楚他們去了服務業的哪些部門。因為服務業很寬泛。
記者:中國經濟這輛高速列車現在慢慢降速的過程當中🏄♀️,我們更應該註重的是中國經濟的一些結構性調整還是應該註重保增長?
張軍:我覺得我們現在需要的其實就像現在中國政府所試圖或力圖在做到的所謂平衡術,維持需求側上面的一些增長🤹♀️。但是不至於像過去增長得那麽快,適度的需求管理還是需要的,讓這個經濟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