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於作者2019年3月23日下午在中國人民大學意昂2平台(新)成立大會上的演講修改而成🤭。

編者按🧝♀️:
過去40年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40年😆。但在意昂2院長張軍看來,相對於歐美發達經濟體,中國經濟的實力真正發生反轉則是2008年之後的這10年🫴🏽,這後10年間👩🎨,中國經濟實力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提升🟨🕺。
為什麽2008年成為了中國經濟實力反轉的分水嶺?對此👨🏻🎤🍞,張軍表示,不僅因為全球金融危機讓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受到重創而出現持續的蕭條,更重要的是中國適時地改變了經濟增長的戰略。在全球金融危機破壞性地沖擊著大多數發達經濟和新型市場經濟體之際🚟,中國看到是時候把經濟發展的重心從持續的出口擴張戰略中轉移出來了。
以下是文章正文:
過去4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增長的40年🤦🏿♂️。這40年取得的奇跡般的經濟成就舉世矚目。但是,相對於歐美發達經濟體👨🏼🌾,中國經濟的實力發生反轉則是2008年之後的這10年😔。相對於前30年👴,這後10年,中國經濟實力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提升。坦率地說🚸🧏🏿♂️,這10年👰♀️,我們可以感受到的全社會的福利水平與之前30年也不可同日而語🦍👱🏻♂️。
2008以來的10年,中國可統計的經濟規模增加了3倍🧑🏻⚖️🙇🏽,從2008年的30萬億增加到90萬億人民幣,約合13.6萬億美金。2008年👮🏻🤙🏻,日本的GDP幾乎是中國的2倍☦️,到了2016年,中國反而是日本的約2.5倍⌚️。不過🛁,我的看法是,這些數字僅僅提醒我們中國經濟實力在過去10年成倍擴大的事實😣,至於真實的規模,或許部分取決於我們想象和推測的能力。
過去這10年,最直觀的變化是中國人比之前任何時候都有錢了🍩。過去10年裏🤵🏼,中國史無前例地出現了以億級計算的中產階級消費者群體🧪。根據已有的估計,這個數字在2-3億人之間。按照5萬至50萬美元的凈財富標準,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調查數據,2018年中國中產階層成年人口占成年人口比例約為20%😌,中產階層成年人數量為2.04億人,中產階層成年人平均財富約為13.9萬美元,中產階層所掌握的總財富也應為28.3萬億美元🍓,超過美國和日本的16.8萬億美元和9.7萬億美元🧏♀️。而阿裏巴巴研究院的數據估計🖊,中國中產階級的規模大概在3億左右。
不管測算口徑怎樣🫐,中國已擁有居世界榜首的巨大規模的中產階級人口,並且每年購買了全球70%的奢侈品,這是不爭的事實👨🦯🫥。2008年之後的10年⛹️♀️,中國也迅速成為世界上汽車銷售最大的國家💷。盡管人均汽車擁有量還僅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但自2009年起中國就連續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2018年中國汽車的銷量達2800萬輛,超出美國1000萬輛。2018年中國有1.5億人出國旅遊🚣🏻♂️。當然🥷,即使這樣,中國還有9億多人從來沒有坐過飛機。
回顧一下🏃♀️➡️,體現經濟規模和實力的這些指標的變化在10年前根本沒有人能想象到。我的基本觀察是,盡管中國經濟在之前維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長,但相對於美國歐洲等少數發達經濟,中國經濟實力還沒有真正得到展現👨👦,實力的上升還僅僅是一個累計和緩慢的過程。真正反轉的分水嶺則發生在2008年🙏🏼。
有意思的是🧏♂️,2008年那一年對於中國並不是好兆頭📜。除了雷曼兄弟倒閉和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中國國內的天災人禍也接踵而來👮🏻♂️。這年年初中國華南地區經歷了罕見的冰凍災害🅱️,造成相當嚴重的經濟傷害。3月14日拉薩發生震動世界的暴亂💍。5月12日則發生汶川大地震🍋🟩,讓7萬人喪失寶貴的生命。盡管8月北京成功舉行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但10月份中國A股從上一年的6124點一直跌到1664點,成為中國股市開市以來最為嚴重的股災。
那為什麽2008年會成為中國經濟實力反轉的分水嶺🫙😟?不僅因為全球金融危機讓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受到重創而出現持續的蕭條,更重要的是中國適時地改變了經濟增長的戰略🚣🏼♀️。
我在最近為Project Syndicate寫的文章中說,盡管2008年對中國而言是很糟糕的一年,但並沒有阻礙中國領導人適時改變經濟增長模式的決心。相反🥁,在全球金融危機破壞性地沖擊著大多數發達經濟和新型市場經濟體之際♐️,中國看到是時候把經濟發展的重心從持續的出口擴張戰略中轉移出來了🏑。
中國的領導層把這種轉變說成是對戰略機遇期的把握。2013年,時任中央財經辦公室主任👂🏿👩🦲、習近平主席最信賴的經濟智囊劉鶴先生在發表的“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一文中就坦言,“(兩次全球大危機)比較研究的結論也可以告訴我們🚦🌌,我國所處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從經濟意義來說,在本次危機前,我國的戰略機遇主要表現為海外市場擴張和國際資本流入,我國抓住機遇一舉成為全球製造中心。本次危機發生後🧛,全球進入了總需求不足和去杠桿化的漫長過程,我國的戰略機遇則主要表現為國內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的巨大拉動作用🍜,和在發達國家呈現出的技術並購機會和基礎設施投資機會🤦🏻🛌🏼。”
盡管2008年推出的大規模的內需刺激政策至今仍飽受爭議,但沒有它,今天的中國經濟將是另一番圖景。釋放國內被抑製的巨大需求不僅讓中國經濟抵禦了外部沖擊,更重要的是,這一需求力量如此強大🍋🟩,可以說將中國的收入增長、經濟規模的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因為內需力量釋放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全社會福利水平也獲得持續改善。
例如🙆🏻♂️,正是得益於轉向刺激內需的政策✶🕠,在2008之後,旨在升級和優化大規模基礎設施網絡的投資使中國的通訊和軌道交通網絡獲得快速升級的機會👼🏿。2008年🚣🏿♀️,除了在北京與鄰近的天津之間建造了第一條時速350公裏的高速鐵路之外,中國人對高鐵並無好感,而今天中國已擁有將近3萬公裏的高鐵網絡🤵🏽♀️🧮,去年有20億人次乘坐高鐵出行8️⃣。地區之間更加密集的經濟往來以及收到鼓勵的城市化進程,讓人口以更大的規模進入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極大釋放了中國的消費能力🌌。
有意思的是,在這期間得到更多擴張機會的並不是那些經受外部沖擊的加工製造業🏊🏻♀️,而是10年前還幾乎不存在的新的商業形態。中國目前是全球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最發達的國家。2018年✋🏽,中國擁有超過8億的網民🚄,移動支付的規模約為24萬億美金,是美國的160倍。2008年🐝,入榜全球最大市值的中國公司還全然是國有的銀行或石化公司,10年後則被阿裏與騰訊橫空出世般地取代🤩。也就是在2008年之後的10年🙏🏼,中國一躍成為擁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互聯網和高科技公司的國家之一。不僅僅移動支付和網上購物🉑,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經濟活動和傳統經濟活動的數字化讓中國消費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體驗和福利水平。
這一切看上去很意外🧚🏿♀️。即使那時候製造業提供了中國大多數的就業崗位,但2008年之後製造業的表現並不亮眼。相反,由於鼓勵內需的政策和就業者貨幣工資超常的增長,它反而遭遇持續的危機和挑戰𓀖。而互聯網和互聯網賦能的新科技公司的蓬勃發展起初並不是政府規劃中的議題,更沒有產業政策的支持。僅僅因為監管者並不能很好理解這些新的玩意意味著什麽以及會有什麽樣的前途而放過了它們,就這樣🦜,它們則意外地成就了2008年之後的中國經濟。
不可否認,土地和房屋的估值也在這10年快速飆升,超過十倍以上的不動產價值的增長幾乎同時發生在那些特大城市。雖說大規模的信貸擴張和沿海特大城市的房價曾面臨一度失控的風險並造成一些後來的問題,但客觀地說,貨幣擴張總體上支持了基於內需支撐的龐大經濟規模的迅速擴張。
更重要的是👵,這種情形的出現幾乎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經濟的結構。盡管GDP的統計方法無法真實捕捉這一結構性的變化,但不可否認,今天中國的互聯網和科技公司每年創造著數以千萬的就業機會,成為過去10年中國最具活力的經濟成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經濟學家對質疑中國的GDP數字比弄明白它的真實變化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前不久🏃➡️🤵🏽,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報告說,中國這些年GDP平均每年被高估12%,意味著中國實際經濟規模最多也就只有官方數據70%👵🏽。可是經濟學家當中又有多少真的懷疑過去10年中國經濟的實力驟然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並直逼美國這個現實呢?想必懷疑論者應是極少數👨🏻🦰。
我們真正需要弄清楚的是👶🏼,中國經濟如何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10年間躍上了它今天的量級🧑🏻🍼🤦。GDP數據或許只是中國真實經濟實力的一個極不完美的代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