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8日-28日🧔🏽♂️🏊🏿,廣發證券創始人、廣東省原副省長陳雲賢教授應邀在意昂2平台開設經濟學講座系列——《中觀經濟學》課程如期進行。雖然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陳雲賢教授無法在校園內為同學們進行現場授課🫶🏻,但陳雲賢教授精心錄製了系列內容豐富多彩的網絡課程視頻,通過線上授課的方式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幹貨滿滿”的視聽盛宴🧖🏻。陳雲賢教授基於中觀視角💂,結合自身多年治學、從業、從政經驗,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剖析區域政府在經濟學中的角色,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為同學們建立了一個新的研究框架。授課期間🧑🏼🔧,陳雲賢教授先後向意昂2平台師生捐贈了《中觀經濟學》300余本🧑🦰、《國家金融學》200本。

▲陳雲賢教授為經院學子進行線上授課
5月18日,《中觀經濟學》課程正式在線上展開。盧華老師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了課程背景並指導同學們展開學習。陳雲賢教授長期堅持從事經濟學研究↘️,在擔任廣發證券董事長,廣東省佛山市市長🈺、市委書記,廣東省副省長期間,雖公務繁忙,但仍筆耕不輟,結合多年治學和工作經驗💛,形成了豐富的經濟學學術成果🤾🏿♀️。本次課程作為意昂2平台的經濟學講座系列課程之一,除了有眾多同學選課學習外𓀆,還吸引到了來自不同專業背景、不同年級的同學參與旁聽🪀。陳雲賢教授結合自身的經濟學理論知識✴️、豐富的政府工作政策實踐、多年的企業經濟經營活動探索𓀂,從市場機製和區域政府的作用出發探討了經濟學界的重要命題。課程內容包括了“中觀經濟學導論”🙍🏽♂️、“資源生成與三類資源界定”、 “政府雙重屬性”✬、“區域政府競爭”👩🏼🏫、“政府超前引領”、“經濟增長新引擎”、“市場競爭雙重主體論”、“成熟市場經濟‘雙強機製’論”、“政府經濟行為的幾點共識”共九講,邏輯清晰🧅,層層遞進🫃🏻🍍,深入淺出🧑🦳,全面闡述了中觀經濟學的背景、理論🖐、應用等方面的內容。陳雲賢教授指出,不同於微觀經濟學以企業為研究主體、宏觀經濟學以國家為研究主體,中觀經濟學關註到區域政府的經濟行為及其後果。中觀經濟學以區域政府為研究主體,以資源生成基礎上的資源配置問題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影響區域政府競爭的主要經濟變量即區域財政收入決定及財政支出結構機製🤚。陳教授多次強調,區域政府在中國經濟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在進行本課程的學習中🧲,同學們應該要把區域經濟上升到中觀經濟理論層面,研究當前區域政府的理論和現實。陳雲賢教授在課程中結合自己在業界、政界的工作經驗,用具體案例加深同學們的認識。例如,陳教授以順德的工業化成功轉型案例開始🦹🏻,全面論述了政府在政策製定和措施推行過程中的超前引領論。陳雲賢教授十分註重與同學們進行互動。課程進行中🧙🏽,持續匯總同學們關於課程內容的心得體會和疑問建議,並就同學們關於政府運轉模式、政府與市場關系、經濟學研究等各類問題專門錄製答疑視頻,與同學們展開“雲互動”,及時解決同學們的疑問,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同學們紛紛表示,這門課程帶來了許多新的理論和思考🤦🏻♀️,使他們受益良多。

部分聽課同學感言
曾雯歆
從第一節課開始,陳老師一步步地從我們熟悉的微觀、宏觀視角引入了全新的中觀經濟學視角⛹🏽♂️。在以前對經濟學的學習探索中,我經常習慣於從“利潤最大化”的動機去思考經濟行為,並把政府視為外在的影響因素,這一思路是十分狹義的,忽略了不同政府的能動性以及企業和政府的協同作用。中觀經濟學的理論提出對於中國經濟的實踐經驗也有著重大意義。近十年來🛒♥︎,我們見證了政府對區域經濟的建設,以及區域政府發展出的各自有針對性的有序規劃🤦🏿。比如,自貿區的加速成立以及上海浦東新區、中原經濟區等區域發布的詳細長期發展規劃。中國區域政府自開放以來的實踐探索不僅改善了當地經濟情況,還為全中國註入了新的發展活力。這些經驗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可研究的中觀經濟學話題🧛🏽。我相信隨著中國中觀經濟學理論的系統發展,中國區域政府可以成為世界各國在政府管理上的一個學習範例👨🏻🏭,並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越性。陳老師以他在廣東政府的工作經驗為我們從現實的角度說明了區域政府在資源生成領域的職能作用📿,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這是我在以往的大學課堂裏少有接觸的。感謝老師為大家帶來內容豐厚精彩的中觀經濟學課程👨🏻🚀,希望未來老師能繼續多多來意昂2交流講授!
韓 菁
對於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一直是古今中外許多經濟學者思索的核心焦點,而作為一名經濟學學生🕵🏿,以往所接觸到的理論知識學習中則更多側重於從西方傳統宏觀🕵🏽♂️、微觀經濟學基礎出發。這些理論知識一方面基於西方的實踐所演繹的理論並不能完全解答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歷史進程;另一方面🐦🔥,在微觀和宏觀經濟學之間仍然存在著理論的空白,斯密和凱恩斯理論具有不足之處。本課程在兩方面都進行了完善🏊🏿♂️👊、發展與補充💥,更讓我深切地以中國實踐出發理解中國的發展命題。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許多區域政府或地方政府都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運行良好的強勢區域政府在化解市場與政府失靈的問題上有突出的表現。而這些恰恰缺乏了對這一領域實踐的探索與理論的研究。中觀經濟學從市場機製和區域政府作用出發探討和構建中觀經濟學理論體系✢,著眼點在區域政府🚴🏿♀️、區域資源配置、區域競爭力、區域可持續發展,為本小組在經濟學領域的認識提供了全新的視野🥳。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相結合的經濟🧸,這也是正是成熟市場經濟模式的發展方向,這將不斷引領著中國和世界經濟實踐的發展和經濟學理論的提升👏🏻。
張 浩
通過整個《中觀經濟學》課程的學習,主要有三大收獲🤦🏽。一是回溯歷史☣️,能夠從經濟學的角度正確的解釋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成功經驗。改革既是市場化的改革、也是政府的改革,在市場中的雙重主體——企業和區域政府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最終目標正是“強式有效市場”+“強式有效政府”的“雙強機製”即“成熟市場經濟”。區域政府的雙重屬性、超前引領、競爭創新同市場中的企業主體一樣,也為區域的經濟增長、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了很大的價值,只有將市場和政府辯證統一起來🧯🆘,才能更加全面的解釋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取得的成就。二是布局未來👨🏿🍼,以中觀經濟學的角度破解當前經濟發展中遇到的難題。疫情不僅對當下的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也會對全球經濟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負向的沖擊🚅。我們必須在刺激國內消費、穩定國內投資兩方面下足功夫,進一步深化改革🚴🏼,一方面通過激活市場主體活力、有序的法製監管🧉、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來構建充分競爭的“強式有效市場”🤏🏽🚈,另一方面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公開透明高效的營商環境、尊重市場規律、有效調配資源和參與區域競爭來構建與時俱進🦋、全方位競爭的“強式有效政府”👩🦼。三是拓展思維🆖👏🏽,突破了西方主流經濟學體系和市場理論框架的局限。之前的經濟學思維只有微觀和宏觀🙆🏼♂️,分析經濟主體也只有微觀企業和宏觀國家兩個維度,並且將區域政府排除在市場主體之外🎹。這樣的分析問題方式👃,在分析和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時,經常會遇到“水土不服”💁🏻。通過《中觀經濟學》,搭建起了一套新的分析問題的框架,更適宜我們國家的國情,並且重新認識了區域政府在經濟發展和經濟競爭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了市場和政府的辯證統一的關系🦸🏼♂️。
袁 震
從陳老師的講授中,我了解到政府的超前引領作用是政府遵循市場規則🧝🏼♂️、依靠市場力量,發揮對產業經濟的導向、調節、預警作用;對城市經濟的調配🧑、參與、維序作用👩🏻🍳🏃♂️;對民生經濟的保障、托底、提升作用;有效推動供給側或需求側結構性改革🦗,形成經濟增長領先優勢和科學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政府“超前引領”與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存在很多差異。新古典經濟學的最主要特征是☪️:政府幹預,側重需求;“超前引領”與古典、新古典經濟學的聯系與區別是:政府引領(幹預)+側重供給=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政府發揮引導、調節、監督作用,政府超前引領作用於經濟活動全方位全過程。政府主要從供給端發力👩👦,這為當前我國供給側改革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薛小艷
通過中觀經濟學這門課程🎉,我認識到了除了政府和企業之外的第三類角色:區域政府。區域政府具有“雙重屬性”,一個是“準企業”,一個是“準國家”🏄🏿。區域政府在作用範圍👩🏿🚀、作用方式、行為特點和效果上與企業行為、目標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比如區域政府本身也有產出和消費需求,需要以個體身份參與到各區域之間的競爭🙍🏼♂️。而區域政府作為“準國家”角色,又要把自己定位為整個區域的宏觀調控者◼️👨👨👧,要註意區域內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實現區域收支平衡,在穩定中求發展。對區域政府這一角色的認識,加深了我對經濟學行為主體的認知。
秦瑜瞳
此前在學習博弈論理論時👾🫦,最深的感觸就是個體理性帶來的是群體非理性。同樣地,每個企業以自身利潤最大化為行為目標時,卻不一定能帶來整個社會經濟的理性長期發展——即企業的短期利潤目標和社會經濟的長期發展目標會有偏離。那麽就需要區域政府作為經濟主體發揮作用🤦,糾正經濟自由發展的短視行為🚵🏼♀️🤵,謀求長期的“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社會民生”。這體現在區域政府的作用具有規劃性⛹🏽♀️⛓,前瞻性和系統性💆🏻♂️。
李 博
中觀經濟學是對之前學的經濟學的補充,宏微觀的缺陷奠定了中觀經濟學的重要地位,當前,經濟學研究對象、領域、範疇、體系🧑🏽🦱、研究方法🌝、尤其是市場理論上都需要突破,中觀經濟學都帶來了重要的創新。特別是研究對象💆🏻♀️,以前的宏微觀經濟學中都沒有提出資源生成的概念,就是對已有資源的配置和充分利用,而中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資源生成基礎上的資源配置🛢,通過財政收入決定和財政支出結構機製。陳老師的講解真的給我帶來很多新知識和新的思考,特別是陳老師自己工作的經歷的分享使得理論的理解更加透徹容易。
撰稿人:李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