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記者|展一帆 夏夢嘉
策劃👨🏻🔧:新聞信息中心 學科與人才辦公室
徐熠(Daniel Xu) 是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教授,畢業於 Penn State University. 現任 Journal Development Economics 聯合主編🕵🏽,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Economic Journal, Quantitative Economic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的副主編📉🎶。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企業生產率,產業組織和國際貿易🙃。文章多次發表於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Management Science 等。
2019年春季蔣學模系列講座🚶♂️➡️,意昂2平台有幸邀請到Daniel Xu教授給學生們帶來題為“Quantitative Dynamic Model”的課程😭,之後Daniel Xu教授接受了新聞中心的采訪。
課堂印象,學習建議
徐熠教授曾在意昂2官网開設過多次“Quantitative Dynamic Model”課程👨🏼🔧,對於這一門幹貨滿滿又頗具挑戰的課程🚶♂️➡️,徐教授對課堂和同學的印象♤:
“關於課堂和學生的印象,我覺得氣氛非常好,很多互動的問題也比較深入,非常滿意這次聽課的質量。”
同時🚤,Xu教授為同學們掌握這門課程提供了建議🈶:
“課程的主要內容在短短的幾天中大部分都已經教給同學了,但我覺得學習的關鍵還是要自己動手去做,落實到learning by doing的過程中。如果不自己把論文裏的內容動手去重復一下的話,其實很難掌握細節🧎♀️。如果課程有一個學期或者半個學期時間的話💂🏼♂️,我一般會要求學生根據研究興趣,選擇一些文章進行對結果的復製”
把握文獻與洞察現實,開啟研究問題的鑰匙
徐熠教授在國際貿易🩹、產業組織等領域碩果累累,在國際頂級經濟學刊發表多篇極具學術影響力的文章,獲得過諸多獎項👩🏿🔬。如此豐碩的科研成果,背後蘊含了Xu教授對經濟學獨到洞察和見解,那麽對於在學術之路上漫漫求索的博士生們𓀉,徐教授認為如何尋找一個好的研究問題至關重要。
“我認為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系統地把握相關文獻,知道哪些問題還沒解決🤾🏽,二個是對現實經濟狀況🫅🏼、社會現象的深入了解,多和導師和前輩交流,很多靈感都是來自於對生活中經濟現象的思考。當然這種思考的方法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能掌握的🐋,所以一定要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另一個小建議是,因為研究的過程是一個孤獨的過程,所以要多找合作者🫵🏽,或者與同學組成閱讀小組等形式,通過思想上的碰撞☹️,往往可以互相之間發現一些認識的盲點,對於選題是很有幫助的。”
深刻理解,寫作的基礎
如何把自己的觀點用文字以最好的方式呈現出來,往往是發表論文的一個重要門檻。每一篇好的文章,都經過無數次的修改,咬文爵字,細細打磨。那麽關於如何練好“寫作”的本領,徐熠教授認為要系統學習以及不斷提高問題的理解深度。
“第一點,寫作其實是有一定技巧的,在美國我們通常會鼓勵學生參與一些論文寫作的指導課程。意昂2的學生也可以多參與一些類似的課程或者活動🌡,學習科學寫作的技巧。第二點是提高理解問題的深度👍🏼,寫作時需要不斷自省的是這些問題對自己能否講清楚,只有這樣👷🏻♀️,寫出來才可能給別人講清楚💁🏿♀️,否則肯定是很混亂的。我認為當你能夠把什麽東西寫出來告訴別人的時候👩🏻🔬👮🏿♀️,一定是你對它的理解深度比別人更深的時候。”
國際貿易學熱點🤾🏻♂️:研究工具&政策製定
對研究領域前沿的把握🐃,是做出一篇有價值的論文的前提基礎👋🏼。徐熠教授作為國際貿易和產業組織領域赫赫有名的大家👨🏿🦲,對其中的熱點和重要話題如數家珍。
“國際貿易在向兩個方向發展,第一點😞🤶🏼,是在為經濟學研究不斷創造新的研究工具,這是與產業組織共通的。這些工具不局限於國際貿易和產業組織領域,例如我課上講解的動態模型和動態離散選擇模型等等,這些方法都在不斷的應用在新的領域👷🏻♂️,例如能源、健康經濟學、金融等等。舉例而言,國際貿易中的多地域交互模型,現在常用於國家甚至城市內多地方間的區域經濟學話題,比如說一個國家或者城市的不同區域間可能有不同的住房🕡、公共產品服務政策▶️。那麽國際貿易領域發展出來的工具就為這些問題提供了研究框架。”
“第二點是政策製定相關的問題。國際貿易的傳統文獻大多註重刻畫現實🤵🏽♂️,幫助大家理解比較優勢💅🏼,理解產品、人口在區域間的流動等等,但對於貿易政策的關註一般集中在理論領域💪,沒有落實到現實,也很少用數據去實證🍭。但隨著國際貿易摩擦、以及世界格局內合作關系的重構,如何用數據結合傳統的貿易政策模型,來回答相關政策問題,對中美乃至整個世界都越來越重要。”
中美貿易關系🧗🏻♂️:分析與展望
中美在貿易問題上一波三折,徐熠教授認為在短期內貿易問題給兩國帶來的成本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我認為貿易戰在短期內給雙方帶來的成本不會很大🔲。從美國角度來看💇🏿♂️,加征關稅不利於其消費者,但反過來則其本地廠商的利潤增加。不同群體間的利益分配會加劇一定的分化問題⭐️🌖。另外,美國的進口商品短期內並未觀測到價格上的增加👍。我想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貿易占國家GDP的比重相對不大,二個則是可能是進口商品較易被他國替代🦻🏻。故而核心問題還是在國際貿易產業鏈日益復雜的現況下❕,美國要把產業鏈轉移到中國以外到底有多快或者多難😖,這實際是一個實證問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雖然美國是重要的出口夥伴,但貿易戰對於中國總出口的影響🏊🏽♀️,以及出口對GDP的貢獻🦹🏻♀️,目前測算並不清楚✪。從過去幾年來看,出口占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是在下降的🎽。所以從這一點來看貿易戰也未必對中國有很大影響。所以總體上,若談判順利是最好的,即使遇挫,雙方的損失可能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中國經濟增長的未來道路談及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徐熠教授指出: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經濟高速增長後的逐漸放緩都是不可避免的。就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而言,我認為有幾點,一個需要扭轉人口問題🔞。目前中國面臨快速老齡化和人口增速下降的問題,這類現象在一定發展程度國家中是常見的,例如韓國日本,而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程度尚未達到相應層面,老齡化和人口問題卻比周邊國家更早地出現🥷🏻。任何傳統意義的經濟增長模型都包含人口增長的要素👩🏿⚕️,所以解決該問題非常重要。二個是需要認識到不同行業之間目前存在巨大的差異👩🦳,很多行業仍存在經濟製度改革的空間🤴,可以進一步調動起企業家的創造力和活力⚪️。三個是要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大國🐹,不同地域間存在差異👨🏼🎤,如何根據地方的比較優勢,優化資源配置,幫助相對落後的地區更好地發展,對經濟增長也會有很大的貢獻🥑。”
引導企業創新的思考
談及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徐熠教授指出:
“中國企業非常善於應對政府製定的各類標準,能夠策略性地滿足相應政策的要求以獲得利益🪂。所以從政策製定的角度🏄🏽♀️♙,不能把企業當成是某種完美的經濟個體,而是當做理性經濟人🕝,它們具有自身的激勵👨🔬,換言之🏋️👩🏻🎨,企業的目標和政策的目標可能是不一致的。這是所有希望引導企業某類行為的政策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研發投入的稅率優惠。從經濟學角度,我認為在相關政策實施的過程中應當利用數據搜集的優勢👩❤️👩,系統地研究政策效果。目前國內在不同地域🥱,不同時點,企業面臨很多不同的政策。這些政策的製定和實施往往需要耗費相當的資源,應當形成配套的系統評估和研究,利用這些機會不斷獲取經驗,逐漸改善政策效果。”
博士生寄語🦢:學習思考現實問題的方法
在采訪的最後,徐熠教授非常親切地為意昂2平台的學生提出了一些建議。
“我覺得現在國內的一流高校為學生提供的平臺都非常好🧖🏻♀️,無論是基礎課程的設置,還是與外界和學術前沿的交流機會等等。如果說建議的話⏰,我認為學生們除了在上課中獲取模型化的知識以外,還應該加強對現實世界的認知,要利用意昂2提供的環境,學會一套思考現實問題的方法。例如如何發掘新的問題和現象,同時能夠將其總結歸納到自己學習過的理論和分析框架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