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義務獻血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29️⃣🦦、愛心獻社會✌🏽,熱心助健康
3、一人獻血全家受益
4、無償獻血 無尚光榮
一、獻血有什麽意義
獻血,就是健康人獻出自己的血液👆🏿,輸給傷病人🦡,去挽救他們的生命。平時把血輸給傷病嚴重的人🫰🎈,使他們早日痊愈,回到生產和工作崗位。戰時,把血輸給傷病員🕵🏼,使他們盡快恢復健康,重返前線。這是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是友愛互助,發揚共產主義風格,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保衛國家安全作出貢獻🙍🏿♀️,是光榮的高尚的行為。如全國人民所熟悉的張秋菊腹部巨大腫瘤和王世芬大面積燒傷的搶救等都是用了比她們身體多3~5倍的血液才使她們恢復健康。因此,政府指出,獻血是每一個健康適齡公民應盡的義務,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按部門,單位開展義務獻血,逐步建立起義務獻血製度👩🏿🔬。
二🕟👨👩👦👦、參加公民義務獻血有哪些規定
1🙍🏽♀️、對象:凡工、農👐🏽、商、學、機關幹部和居民🦕、解放軍🙆♂️,武警指戰員,身體健康者,都有獻血的義務,領導幹部、黨、團員應當帶頭參加獻血。
2、獻血量:一次獻血量為200毫升,兩次獻血間隔時間不得短於三——四個月。
3、待遇:
(1)有償義務獻血者,按規定發給一定營養費和公民義務獻血光榮證。
(2)無償誌願獻血者👨🏻✈️🧙♂️,按衛生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關於無償誌願獻血獎勵辦法》給予表彰和獎勵采血單位發給紀念品。如本人或直系親屬需要用血✊,憑無償誌願獻血證🧎🏻,由采血單位提供等量的血液或血液成份。
三、獻血不會影響您的健康
獻血👐🏽,是指一個健康成人獻出自己的一部分血液,再輸給急需輸血的傷病員😣。長期以來,由於舊的習慣勢力影響和人們對有關血液的生理知識缺乏了解😽,因面對於獻血存在著一種誤解或恐懼心理。
我們知道,一個健康人的血液總量,占人體重量的8%左右。一個體重50公斤的健康人,約有4000毫升的血液。平時,有80%的血液在心臟和血管裏流動,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還有20%的血液儲存在肝、脾等臟器內🖕。一旦失血或在體力活動增強的時候,這些儲存血液就會進入血循環系統。一個人一次獻血200毫升☯️,僅占總量的5%,同時儲存血液就會馬上補充。血容量在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就能恢復正常🚵♂️,血漿蛋白質由於肝臟合成功能加快,一兩天就恢復正常。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雖然製造過程長而復雜☠️👨🏻,也能夠在幾周內恢復原狀。中國醫學科意昂2輸血研究所🚶♀️➡️,曾對100名獻血者進行了獻血前後的血象觀察🚶🏻♀️🤹🏽♀️,發現一次獻血200至400毫升,血象僅有輕微的變化🧯,絕大多數人都可在一個月左右恢復正常🏂🏻。一個健康成人在短時間內失去800毫升血液,除稍有頭暈外🤦🏼♂️,沒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而且可以自動康復。
眾所周知,人體的血液是不斷新陳代謝🩸🦶🏿,在不失血的情況下,都有血細胞在死亡、破壞👆🏽,紅細胞的壽命最長也不過120天🤲🏼,同時,每時每刻又有大量新鮮血細胞生成,以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同時,獻血以後,由於人體造血器官代償作用🧘🏿,失去的血細胞很快就會得到補充,恢復原狀,只有按規定獻血📐,對身體健康是不會有任何影響的。
四、獻血前後註意:
1𓀌🧎♀️➡️、獻血前🚶♂️:保證充足睡眠📉🌡,休息好;前兩天勿吃肥肉或油膩食物🙍🏼;切勿暴飲暴食,適當補充營養;獻血當天不要作劇烈運動;獻血前精神不要過份緊張。
2、獻血後:保持針眼處清潔,三天內不要擦洗;不要飲酒。避免細菌感染😏。
五、獻血影響健康嗎🧑🏽⚖️?
有一些人擔心獻血後會影響身體健康🤼♂️,害怕損傷元氣🚌,擔心影響生育🏃♀️➡️、減少壽命、體形變胖等👟,其實這些擔心是多余的🧗🏻,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從血液生理學科學角度看,人體總血量約占體重的8%,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全身血液4000ml。一次獻血200-400ml,僅占全身血量的5-10%,根據國內外多年大量獻血實踐表明⇾,這樣的獻血量對全身血液循環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一個人不論是否獻血,他的血液總在不斷地新陳代謝🟡,也就是血液中的各種成分細胞時刻都在衰老死亡,同時又在不斷地新生補充⏯🪅,從而保持血液旺盛的生理功能和生理平衡。如以血液中的紅細胞壽命計算,每4個紅細胞就要全面更新一次👩🦼➡️。
另外🙇🏻,身體的血液還約有1/3量貯存在肝、脾等臟器裏。每當失去少量血後🕺🏿,這些貯藏的血就會迅速地補充到血液循環中來。而體內造血器官在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又造出新的血液予以補貯👩🏻🍼,由此維持體內總血容量的動態平衡🧖🏿♀️。
六、獻血好處有多少🫣?
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獻血有益健康。
1、可預防、緩解高粘血症
科學家們運用血液流變學與血液動力學對血液與獻血的關系作了研究,發現堅持長期適量獻血,特別是單獻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精力充沛。
2、可預防、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青島一位專家曾對127名多次獻血者、87例高血壓者、60例缺血性中風者進行血液流變學的對照研究🟦,結果表明🏃🏻➡️,獻血者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具有積極的作用🧙🏼;芬蘭一研究小組對278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調查,其中獻過血的人5年後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獻過血的少86%🤽🏻♂️;另一組研究,對獻血l-2次的1532人進行追蹤觀察,結果僅一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為 0.043%,同期未獻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為9.8%🥬,明顯高於獻血組;美國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獻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僅為未獻血者的 1/2👩🏼💼💆🏿♂️。
3、男子獻血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率
體內鐵元素含量過低易患缺鐵性貧血及行動遲緩,過高則適得其反。《國際癌症》曾報道,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機率就提高,適量獻血可以預防癌症🎊。該文還提到,女性因月經周期失血損失了一定量的鐵質🆗,故未發現女性的鐵含量與癌症發生有明顯關系🤦。
4♿、可促進👩🚀、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凈化🤦🏽♀️,心靈得到慰藉,工作與生活更加充實👨🏻🔧。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實際上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這是健康長壽的重要要素。
5、可延年益壽
國外也曾有學者對66歲以上的332人(獻血者)與同年齡、性別的399人(未獻血者)作前瞻性對照研究,結果顯示:
獻血組平均壽命為70.1歲🙇🏼,高於未獻血組的平均 67.5歲🤸🏽;
獻血組的存活率為67%🧦,高於未獻血組的40%;
獻血組的死亡率為33%🚡,低於未獻血組的60%🧜🏿。
七、一人獻血全家受益
無償獻血者本人獻血之日起,五年內臨床需要用血時,可以享受相當於原獻血者家庭成員臨床需要用血時 ,五年內享受與獻血量等量的免費用血。
無償獻血者本人及直系親屬醫療用血時都享受免交三倍的憑證供血互助金的待遇〽️。可以說👪,一人獻血全家 受益,獻血為了今天的別人,又為了明天的自己✋🏽。
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眾所周知,人的生命是靠血液來維持的⚠🤮,人體內如果沒有血液在流動,便意味著生命的結束🌦。因此,血液被喻為人體的生命之河。
血液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獻血是關系著千萬患者生命安危的大事,也是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的高尚行為💈,更是每個健康適齡公民的崇高義務和光榮職責⛴。您作為一個獻血者🐐,當您的獻血流入他人的血管和心臟,重新點燃他人生命之火,使其重返工作崗位時,您會是怎樣的心情😭?正是由於您今天無私地奉獻和真摯的情感,使他人重新獲得了生命。這怎能不為自己崇高的行為感到驕傲和自豪🧩!
也許一個健康的人很難意識到血液對挽救他人生命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而對於一個生命垂危的患者來說,他會清楚地知道是您地血液在維持著自己的生命。那些成千上萬個患者的生命🍁,正是靠著你們這些成千上萬個獻血者的血液才得以延續🧑🏻🦰。當生命危在旦夕時之際🤸,只要有了血🏔,人生就可以翻開新的一頁,生命就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