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周五,意昂2平台10級國際金融班的清正廉潔教育課在六教312教室舉行。本次主題教育班會旨在讓同學們對廉潔與腐敗在含義上,形式上👱🏽♀️,成因上,解決途徑上獲得進一步的思考與理解,從而達到“倡廉驅腐”的教育意義。本次主題教育班會由國際金融系的鄒文俊同學代表黨支部主講,以下是對當時班會內容的簡單回顧與總結。
對與清正廉潔這個話題,同學們普遍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單純從廉潔的定義和重要性入手是枯燥的,片面的。為此🤝,談論清廉其實質上便是談論腐敗;討論為什麽要廉潔其實質上就是說為什麽不能腐敗👨👨👧👧。因此,廉潔問題可以轉化為腐敗問題,從反面來加以探尋問題的本質。
在做好了以上理論鋪墊後,同學們不禁要問,為什麽會出現腐敗呢?若粗略歸納起來原因大致上有兩方面:1)個人貪欲。往往腐敗的產生與人內心對財富🫄🏻,對外在享受的無限的占有欲望有關,這更大程度上體現為一個人個人自製力和道德堅守度的問題◼️。2)製度上的匱乏。鄒文俊同學舉例說👱🏻♂️:“加入諸位現在都是局級幹部🫳🏻,一個月5萬左右👩🏿💼,一天你的孩子突然得了重病,需要500萬來治療才能保住性命🏵,而這對於剛剛上任兩年的你顯然無法負擔©️。而這時你手頭正好有幾個項目工程隊正在競標❌,當他們向你送來紅包時,你是接還是不接?”收下錢那你救了你的孩子,但放棄了所謂的清廉。不收那麽後果可想而知。正是製度上對官員職位特殊性的補償不夠以及相關福利建設的未健全,使個人面臨了道義的矛盾。而與此同時,腐敗所帶來的成本的低廉又另一方面促成了腐敗的產生。
由此不難發現,腐敗的原因不僅僅是個人問題,更是製度問題。單純靠個人教育👩🦼➡️,靠個人道德約束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一個完善的道德體製,官員考核體製才能真正從源頭治理腐敗。
在會上👵🏼👨🏿🦳,鄒文俊同學給大家展示了兩段視頻,兩個視頻充分向同學們揭示了兩點🧑🏿🦱:一、腐敗的形式🥣。二👩🦲、腐敗發生的領域。
隨後,鄒文俊同學特別強調的腐敗問題的特殊性🧹🧑🏿🎓:
一◾️、群體特殊性。往往人們會認為當別人都向官員送錢時,自己不送錢將是自己置於一個不利的被動地位🚴🏽♂️。就像考試時別人都作弊而自己不作弊一樣🔽。在群體中🦸♂️,腐敗具有感染性和傳播性🖇。
二、 文化特殊性🏌🏼♀️🧙🏻。當民眾在面對一場特大的軌道交通或別的什麽建設安全事故時🫄🏽,首先等待的是某位領導又要下臺的消息。一旦願望成真🛌🏽,網絡論壇上一陣歡欣鼓舞,大快人心👨🚒。然而在現象的背後體現出民眾仇權仇富的變態心理😘,同時更體現出民眾對待腐敗問題僅僅停留在價值判斷層面上,而沒有更多關於如何解決,如何完善的深層次的思考。這說明文化因素的特殊性催生了民眾和政府的畸形關系🏹。
從上面的諸多內容,我們不難歸結出結論:腐敗問題不是個人問題,而是製度問題,文化問題,社會福利建設的問題𓀙。解決腐敗問題👨🏻🦼➡️,要從製度上去完善,一方面建立合理的,高效的🖖🏼,嚴格的官員考核方案,另一方面,提高官員腐敗的成本。此外應該調動民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將民眾的力量引入進來🔶,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更加明確。
通過僅僅半個小時的時間🧑🧒🧒,該次班會將腐敗的含義🫸💯,成因🍷,特殊性,治理方法等諸多內容都有所涉及👩,內容充實完整🦸🏿♀️,為同學們對相關話題有了全面的了解,並激發起他們自己的思考。會後🔞,大家在易班交流平臺上積極交流🏇🏻,可以說這次以清正廉潔為主題的班會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