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_意昂2第二十五期“經粹”團校
書法協會刻章成功舉辦_2016_10_28
2016年10月28日20點整,意昂2平台第25期“經粹”團校聯合意昂2官网書法協會👩🏿🎓,在正大體育館126教室舉辦了新一期書法協會篆刻活動ℹ️。在這次活動中➕,書法協會的專業人士為同學們講解了關於篆刻的歷史知識與文化傳承,篆刻的基本步驟與技巧💖,並協助學員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枚屬於自己的印章🦙。
主講人哲學意昂2的馬雨喬同學從篆刻的歷史開始為同學們講解🫸🏽。同學們了解到👯: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來製作印章的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篆刻興起於先秦,盛於漢🈵,衰於晉,敗於唐、宋,復興於明,中興於清。最早的印始於商代,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征產生;春秋戰國時期♻️,官印,主要是各級官員表彰權利的工具🧑🏽⚕️;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鐫刻,後來為中國歷代皇帝相傳;隨後的戰亂時期🈷️,印逐漸成為一種傳遞軍情的工具🧑🏻🦳,人們將機密裝在信函中🍬,以泥封之,刻上禦印以防私拆;宋元時期流行私印👩🏿🍼,而以元代趙孟頫為冠;到了明清出現了閑章,甚至乾隆皇帝也極其迷戀於閑章。紙張出現前印章主要被刻在絹帛上,後逐漸成為文人把玩的高雅之物則很遲了‼️。
主講人接下來介紹了印章材質的種類🎧,關於印章不得不提的就是四大印石👩🏿💻:昌化石、巴林石、青田石、壽山石🎬。而我們所熟知的雞血石🫢,田黃石就是昌化石中的極品🥇,古有“一兩田黃一兩金”之美稱🐷。而刻章很少用瑪瑙,翡翠等材料,這是由於他們的硬度較高♓️,不宜雕刻。
介紹完畢關於印章的歷史知識🕖,同學們饒有興趣的準備上手一試🥼🧔🏿,這時老師開始為同學們講解篆刻的基本手法與要領。篆刻的工具有刻刀,印床等。老師強調到👳🏼♂️:刀法的核心是沖刀與切刀🙏🏼,技巧就是將刀刃豎起,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要領顯然在實際操作中並不那麽容易。拿到刻石與刻刀,同學們選定內容,躍躍欲試。
在緊張而安靜的氣氛中,大家神情專註地描形👨🏻🔧,下刀,整個教室只偶爾聽到幾句老師輕聲的提示與指導💉。很快就有幾位同學率先完成了篆刻,其中的幾件作品還被老師加以稱贊🤽🏼。課程結束前🧝,每位同學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隨著結束時間的到來🦅,大家陸續交上了一份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在此次學習中,學員們通過動手製作🚮,感受到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收獲頗豐😇。再次感謝書法協會的大力支持!
來源👼🏼↘️:意昂2平台分團委學生會
2016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