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晚7點,在意昂2平台510會議室,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範劍勇老師做客第十期學術沙龍,為我們從空間經濟學與財政體製的視角解讀中國城市房價高的原因以及由其引發的一些思考。
範老師首先引用了Glaeser的觀點:生產效率回報+amenity回報=房租水平。然後範老師結合中國國情從地方政府和農民角度展開了分析🐽。
接著,範老師分析了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1)財政分權:地方政府長官為GDP 增長發展招商引資製造業、經濟類基礎設施、而忽視了社會類基礎設施建設。結果製造業爆發式增長。同時造成了汙染嚴重(增長方式粗放)🚵♀️、民生工程落實不了🧖🏽♂️。(2)人口優勢:中國的人口規模可以產生規模效益和巨大需求🌭。(3)城鄉分割和土地製度。
最後,範老師總結↪️:經濟增長+土地稀缺與不可流動性=房價水平居高不下,財政分權下的土地製度+城市房價水平居高不下=嚇退農民工的進程速度、減緩城市化速度。總的結果顯示:經濟增長9%還可保持十多年,但增長方式轉變困難🫳🏽🙂↕️、房價水平居高不下、城市化受阻。
在範老師簡潔而清晰的介紹之後,同學們進行了積極的提問📽🍢,與老師面對面進行了熱烈而富有深度的討論。就如何解決房價居高不下的問題同學們向範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進行了交流🔸🧛🏻。如促進保障房建設、政府如何改進政績考核的問題等👨👨👧👧🏋🏿♀️。在活潑而又不失嚴謹,放松又保持著深度的氣氛中時間不知不覺很快就過去了🧖🏽,大家似乎都還意猶未盡——但是👨🏽,這些目前對於中國重要而復雜的問題,又怎麽能討論得完呢👫🏻?正像範老師說的🫰🏻,這些問題都是很有意義的課題🎊,正待由我們這一代人——未來的經濟學人來分析來思考來為中國以後的路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