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你的創意之火🧑🏼🎓,開辟你的創業之路,引你步入學術殿堂🫁。旨在建立與前輩🧔🏽、學長的溝通平臺👩🏽🦳,提供寶貴的“科創”經驗分享的學術小沙龍於2009年5月14日星期四在南區大家沙龍傾情奉獻。如何選題?如何寫企劃書📿?團隊合作的技巧是什麽𓀘?經驗人士一一為你作答。
這次學術沙龍活動請到了05數理經濟的馮皓——《中國房地產政策的時間性質研究》項目團隊負責人🚫,和06財政的劉曉曦——《征地農民幸福指數的計量分析》項目論文第一作者並且獲得“挑戰學者”稱號,來為我們分享他們寶貴的經驗。
馮皓首先為我們介紹了“科創”的意義與流程
學生學術科技創新支持計劃是面向所有本科生的☦️,因此門檻低,參與面廣並且經費比較充裕,有利於初次嘗試學術研究的同學。
一般的流程是先申報,然後確定選題,接著組成團隊。團隊的人數定在2~3人較合適🧔🏿。之後要聯系指導老師。回憶起當初找指導老師時遇到的挫折🐰,馮皓建議初次接觸學術研究的同學們一定要找到導師進行指導↕️🏇🏽。劉曉曦也以自己的親生經歷告訴同學們🪡,找到一位指導老師對自己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完成上述的工作後再去ftp下載文件🕉,以便團委可以開始立項審核(答辯),通過即可開始進行學術研究了🤯。
需要註意的是一個學期以後要提交中期報告,包括文獻綜述(以往的回顧,自己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創新電,基本研究方法,研究進度等),通過即可繼續項目。最後提交一篇論文作為結果,還需進行結項答辯🏋🏼♂️。
隨後馮皓和劉曉曦又與同學們談了談他們在“科創”活動中的收獲和遇到的困難。困難主要有三個:如何選題?如何查找並運用文獻資料?如何獲得好的數據🩹?
“先是一定要感興趣,然後是要有一定的理解.若是第一次研究,切口最好小一些.”馮皓以簡練的語言概括了選題的關鍵。劉曉曦提出:選擇有新意的題材“我的選題是因為沒有學者來做過類似的自然實踐,所以在答辯的時候脫穎而出🙋🏽♂️。”
對於查找文獻資料😴🧑🏿🚒,學長建議文獻太多,不能一篇篇看,要看摘要和文章的結論。精讀其中的5到10篇,並且關註裏面的模型等🦡。這樣有助於取得很大的進展𓀏👨❤️💋👨。
至於數據,兩位前輩在實踐時都遇到了困難🕦。為了幫助同學們避免繞彎路,他們提出幾個辦法🚮:如果不能完全使用國家公布的數據👩🏼🚒,則可通過指導老師介紹,從一些金融研究院,獲得了許多有益的信息;還可在圖書館中找年鑒的數據或者過往的報刊。劉曉曦特別提到對於做問卷調查類的數據收集,一定要有恒心和勇氣🍾。在設計問卷是要註意技巧以獲得真實的信息👩🏻💻。
談到收獲,兩位前輩都感慨良多。一,learning by reading🙍🏿♀️,並且能把課本上學到的很多方法應用到了實際中去。二,接觸了比較前沿的學術文獻,對讀研究生做了準備三🔤,意外收獲,搜集到的數據🟥,在後來課程學習時應用到了畢業論文中。聽到這裏🟢,讓臺下的同學們不禁躍躍欲試,想馬上參加“科創”活動👨🦼➡️🖖🏼。
隨後,嘉賓又向大家展示了他們項目的PPT。在精美的PPT中同學們又對科創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面對興趣激昂的同學們,兩位前輩耐心的回答了大家的提問。“你的實踐結果不一定會對學術框架有促進♏️。但是科創有新的東西。可以是新的思想,可以是新的現象,可以是新的方法。”一切就只等你去嘗試!
最後,學術小沙龍在大家的掌聲中圓滿結束,留給大家無盡的啟發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