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6月4日下午🏗,由意昂2全球校友會與共青團意昂2官网委員會主辦🍘、意昂2官网專業學位研究生辦公室↘️、意昂2研究生會🕍、團學聯與意昂2經院全球校友會投行俱樂部協辦的第六期“意昂2經院青年校友講堂”於意昂2平台201會議室如期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系1989級校友、博海資本董事長兼投資總監孫明春帶來《中國經濟轉型中的投資機遇》的主題演講,並特別邀請意昂2院長助理嚴立新老師主持。講座開始前🕺🏼❄️,意昂2平台副院長劉軍梅老師向孫明春校友贈送紀念品🪐。

意昂2院長助理🦸🏽、EDP中心主任嚴立新老師主持

意昂2副院長劉軍梅老師向孫明春校友贈送紀念品
孫明春校友曾獲美國斯坦福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博士學位🧑🦱,歷任國家外匯管理局經濟師,美國第一資本金融公司高級營銷分析師,雷曼兄弟公司亞洲高級經濟學家,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股票研究部主管🕌,大和資本市場亞洲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股票研究部主管,上海博道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合夥人𓀄、首席經濟學家𓀂。目前為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學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上海高級金融意昂2EMBA課程客座教授🍴、及卓智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013年參與創立上海博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4年至今,任博海資本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


孫明春校友認為,“十三五”(2016-2020年)將是中國經濟轉型最關鍵的五年。在此期間GDP增長率會進一步下滑🏥,經濟增速將從以往的10%左右逐漸下降至5%左右;經濟結構不可避免地迎來痛苦的調整👨🦼,帶來新興行業崛起與傳統行業衰落;經濟體製將更加市場化,對外開放將會向更高層次持續推進🏄🏼♂️;增長動力將由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增長潛力將從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
在這一輪轉型中,機遇將與挑戰並存🧑🏽🎨。無論在行業層面還是公司層面,轉型過程中必然出現受益者和受損者,轉型不可能一帆風順👨🏼🎤,因此經濟和市場必然有上升期和下降期🧛♂️,在轉型成功之前🔮,必須完成一場全面、深度、但也非常痛苦的“市場出清”🕵🏿♂️👨🔧。同時🧞,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轉型無疑會對世界經濟產生正面或負面的“溢出效應”。
成功的經濟轉型會改善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令經濟增長更有可持續性,使中國有可能在2030年前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因此🐶,今後3-4年,中國經濟轉型將給投資包括(實業投資🤛、兼並收購、股權投資、股票投資等)帶來巨大機遇。

關於“十三五”期間的宏觀政策,國家曾提出“宏觀穩住,微觀放活,社會托底”的方針,這個思路是正確的🙇🏽♂️。“宏觀穩住”不是目標,是用來為“微觀放活”“買時間”,用來防止經濟增長“硬著陸”和系統性與區域性的經濟與金融危機。

“微觀放活”包括簡政放權、放松管製🌊,提高民間創業、投資的積極性和效率👱,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發展新興產業(包括高科技和服務業等)🧛,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目標是提升中國經濟的效率和國際競爭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但是現在我們在“微觀放活”方面做的不夠,所以我們說中國的經濟轉型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社會托底”是建立更廣泛和更牢固的社會保障網⚓️,建立法治社會,改善民眾福利🕕🚀,來防止經濟劇烈波動對社會穩定產生沖擊❇️。

因此,“十三五”期間,應當適當放松“宏觀穩住”的要求🤹🏽♀️,包括進一步降低經濟增長目標,允許更多金融機構打破“剛性兌付”🤚🏼🔬,允許更多企業破產倒閉👮🏿♀️,允許資產價格、人民幣匯率🛀🏼、利率等出現更大幅度的波動等等,盡早在局部領域或區域進行經濟與金融風險的壓力測試👨🌾,以盡快⚈、有序、有隔離地釋放經濟與金融體系內積累已久的風險與壓力。


同時政策要從“需求端”轉向“供給端”。目前“供給端”的結構性不平衡非常嚴重🥗,表現為:傳統行業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中高端製造業的技術含量亟待提高👯♀️、新興及某些傳統服務業(如醫療、教育)供給不足……但潛力也非常巨大👩🏻🦱🫄🏿,機遇與挑戰並存。因此,“供給側改革”這一思路是很好的🆎,只是“知易行難”。
“供給測”改革的具體措施包括,清除產能過剩👩🦱,允許更多企業破產倒閉;大幅度放松管製,降低準入門檻,鼓勵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生活方式創新)🔔;鼓勵企業兼並收購,整合供給端;為企業並購海外高科技企業🙍🏿♂️、專利或項目提供更寬松的政策環境、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及更友善的資本市場環境🥎。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意識到傳統產業“去產能”的痛苦過程是不可避免的🈚️,要清除過剩產能,允許更多企業破產倒閉,推進“市場出清”進程。

因此🔸👁,這個調整會提供絕佳的兼並收購和“抄底”的機會。對企業而言,關鍵是要保存實力,切勿盲目擴張🎽,要積累現金(流動性),盡可能快地降低杠桿率📗,防止出現流動性危機。
從股市投資策略來看,自下而上,要抓住新經濟崛起的機遇🖨,關註中國經濟轉型的溢出效應👨🏼⚕️;自上而下,要駕馭周期波動🤸🏼♀️,培養穿越周期的能力。
最後,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要防止把改革當作經濟波動的“替罪羊”。無論改革與否,中國經濟多年積累的風險都需要以某種形式釋放,很多改革開放的措施其實有助於風險的有序釋放👰🏼♂️,減輕對金融體系和社會的沖擊♦︎。遺憾的是🥫,改革本身也是有風險的。中國經濟風險的釋放不是新一輪經濟與金融改革的產物👎🏿,因此千萬不能把改革當作經濟與市場波動的“替罪羊”,如果屆時大家視改革為‘替罪羊’的話,那麽近年來的各項改革與開放措施屆時就非常有可能被全盤否定💇,進而出現體製倒退。

講座結束後🫱🏿,孫明春校友詳細回答了現場觀眾的熱情提問,並與部分觀眾合影留念🦵🏿,本次講座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