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友服務 / 校友動態 / 正文

校友之聲|楊明秋: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穩增長穩就業政策建議

  發布日期:2020-02-20  瀏覽次數👷🏻‍♀️:

楊明秋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高級研究員

意昂2經院全球校友會副會長

意昂22000級博士校友

楊明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高級研究員

目前🤸🏿‍♀️,內外部多因素導致中國經濟面臨較多困難👨🏿‍🦰,企業經營也面臨難以保持短期現金流不斷🧛🏻‍♂️、中長期經營成本高、盈利難👾🧝🏻、預期差🛩、信心不足等問題。雖然各地已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和支持民企發展的一些辦法和措施,近期又根據疫情的影響快速出臺了紓困政策,但大部分政策的效用值得商榷。本文認為👂,為了達到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和紓困的良好意圖,政策製定應以問題為導向👼🏿、以結果為目標,從短、中、長期入手,通過如平衡防疫與復工👩🏿‍🦱、擴大擔保基金規模𓀅、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減稅降費等方式,實現企業-個人-政府之間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的蓬勃發展。目前已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政策優劣分析

為了響應2019年末和2020年初國家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22號,2019年10月8日國務院第66次常務會議通過)☝️👷🏻‍♀️、《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2019年12月22日🪠,黨中央🦾、國務院發文)等文件精神🤲🏻,年末年初各地陸續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和支持民企發展的一些辦法和措施🕒;近期,又根據疫情的影響,快速出臺了一些紓困的政策👩🏻‍🍼。本人研究了各省(直轄市)市(甚至很多地級市和區縣)已經出臺的大部分優化營商環境的辦法和最近紓困的措施(見附件統計表),也和很多企業界朋友有深入的交流,雖說各有千秋,但企業界普遍反映不貼肉、獲得感不強,之所以如此1️⃣,主要是因為這些出臺的文件和政策👨🏼‍🦱📲,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文件套文件。下級文件套上級文件,內容雷同,過於原則和宏觀𓀉🫘;

2.出臺倉促👉🏿,缺乏可行性。沒有根據中央文件精神結合地方特點細化深化👈🏻,微觀入手不足;

3.針對性不強🦬💓。政策對於企業實際困難的解決缺乏針對性🕣,企業用不上🚨;

4. 操作性不強🗿。部分有針對性的措施↗️,由於缺乏操作細則,企業實際難以獲得。

比如,上海最近出臺的紓困28條措施中,有8條(第1-8條)是專門針對涉及到支持抗疫產品產銷企業👃;在我看來,除了給抗疫產品產銷企業必要的便利和支持(如高效通關、關稅減免和支持特定研發🧘🏼,即6😯、7、8條)有必要外🏣,其他均不必要,反而會占據政府用於解決其他突出問題的資源。道理很簡單,因為本次抗疫直接涉及到的企業(主要是醫療物資和防護用品🥏,如口罩🏃🏻‍♀️、藥物、醫療器械、防護用品)都是疫情的“獲利者”(經濟角度而言,當然是有益於社會的)🎑,比如很多口罩的生產銷售企業估計把5-10年的錢都能掙了🛸,就沒必要在用其他更多的經濟優惠手段去支持(如稅收減免🤟🏻👱🏿、專項資金等),並且金融資源(包括信貸和直接融資)都會在市場的信號下向它們聚集,也無需特別提供金融的支持。其他很多地方的紓困措施也有類似的問題。

又比如🚣🏼😌,很多地方改善營商環境的措施中都提到了要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紓困措施中也提到了要為困難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從意圖而言當然是對的🕵🏻,但問題是,銀行也是企業🧁,它們也需要有風險和收益的平衡,一個困難的企業是不適合貸款的,否則壞賬了怎麽辦(銀行的錢主要也是居民和企業的)。因此這樣的政策就基本上是白寫了🙎🏿‍♂️,大部分企業無法獲得,反而國有企業和其他大企業可以趁這些政策獲得更多的優惠利率資金,進一步擠占中小企業的金融資源。

再比如🙇🏼‍♀️,大部分地方的紓困措施中都提到了緩交疫情期間的社保和免交疫情期間的失業保險金🤸‍♀️,然而問題是,緩交不是不交,還是要交;實際的情形是只要企業的社保專戶上有資金,系統會自動扣🤜🏻、很多企業反映已經扣了♎️,也就是政策和實際操作脫節;免交的失業保障金占應交社保的比重為3%不到,實在沒有意義🎇🎫;甚至有的地方文件👩🏼‍✈️,連緩幾個月都沒說清楚。這樣的措施👇👩🏻‍🦽,企業怎麽會有獲得感?

由於以上的這些問題,大部分最近出臺的紓困政策舉措必將是無效的❇️,有些甚至進一步扭曲市場信號和市場關系,導致增強“強者”(國企⟹、大企業)、削弱“弱者”(中小微企業),使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弱化。

政策製定的原則

那麽,為了達到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和紓困的良好意圖,政策製定(設計)該怎麽做呢?本人結合長期的經濟金融理論學習以及長期的企業經營管理和創業創投的經驗,也結合由於擔任工商聯執委🕵🏻、政協委員、政府顧問等社會職務與政府決策部門經常溝通的經驗🤔🌔,提出如下政策設計應盡量遵循的原則:

1.短、中❄️、長結合。事情都有輕重緩急,急事急辦的同時不能忘了要事也辦,因此政策製定既要治標、也要治本🪝,也就是短中長結合🤷🏼‍♀️,短期治標,中長期治本;

2.針對性強👨‍👩‍👦‍👦,企業視角🎣,目標導向。每個措施,解決企業什麽問題,解決誰的問題,應很清晰🕵🏻,不能泛泛而論;

3.操作性強👩‍🦽‍➡️,容易獲得。政策宜簡單明了❣️,獲取政策的流程和與之相應的文件應步驟化、表格化,使企業很容易申請,甚至不用申請即可獲得;

4. 普惠性。除了個別特殊政策,政策應具有普惠性,即對全部或大部分企業或某一類的全部企業(比如某個行業)普惠,而不是只對少數或事實上特定有資源獲取的企業有用;

5.避免形成新的不公平競爭和權力尋租🍀🤾🏿。政策應避免可能造成促進市場集中(壟斷、寡頭)👇🏽、僵屍企業或皮包公司獲利,以及由於人為判斷因素太多而導致的權力尋租;

6.眼於補短板📗、緩瓶頸🧖🏽、抓痛點。多做雪中送炭,少為錦上添花;

7.向中小微企業大力傾斜。國有企業和大企業由於其本身具有的國家信用🦸🏼‍♂️、品牌、市場規模等優勢👩🏼‍🍳👩🏼‍🎤,比較容易從市場獲取所需要的各種資源;中小微企業往往是不具有前述優勢的,卻承擔了全國大部分稅收🫰🏻、GDP、創新🐮、就業等社會責任(即大家常說的“5678”)♔,因而理所當然是需要政府政策適當照顧的;

8. 盡量市場化導向,利用市場機製發揮作用🏂🏻。政策最好通過市場機製發揮作用➗,既更有效率,也不至於扭曲市場的價格信息和市場關系。如果本次疫情中對於口罩等醫療物資的調配采用市場化方式,比如保證一線醫務人員🧸、執法人員和市民基本供給需要的口罩采用政府大宗物資優先優惠采購、此外的需要由市場供給並且不進行限價,則既能優先保證一線的需要🤦🏽,也能調動市場主體的作用、積極發掘生產和全球采購效率👨🏻‍🦰,同時也能通過價格調節不必要的囤積、促進節約,比之各地簡單地采取行政管製和限價方式,應該效果會好些🏃🏻‍♂️。

政策建議

由於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及其症結,導致企業經營面臨三大主要問題🥩:保持短期現金流不斷;中長期經營成本高🧑🏽‍🎨、盈利難;中長期預期差、信心不足🤾🏼。

解決微觀企業的問題🎯,就是解決宏觀經濟的問題🤿,所謂著眼宏觀、著手微觀。這需要政府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問題為導向、以結果為目標,根據上述政策製定應遵循的原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短期政策👧:指1-6個月內可以實施並取得成效的政策,包括:

1.平衡防疫與復工🧙🏿✊🏿。從目前疫情形勢來看,除湖北地區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疫情是可控的👖,因此有必要立即創造條件復工復產。具體措施和操作包括:

(1)除湖北地區外或其他個別疫情嚴重地區外,應立即恢復各類道路和各類交通,恢復物流🟡,恢復人員的自由流動,交通、物流和人員流動是所有經濟活動的基礎♒️;

(2)製定發布復工防疫簡易手冊,企業具備基本防疫條件,企業提交承諾書後👼🏿,無需申請審批,可以立即復工;

(3)電影院、劇院、圖書館、學校等人群高度聚集於密閉空間的行業暫緩復工或復課☆;

(4)重點監督和做好機場🧜🏻‍♂️、火車站、地鐵⚔️、公交、公路、樓宇👨🏼‍🔬、園區、商場、小區等入口處的防疫措施,最大程度保證“發熱”人員不進入人群聚集地並有效隔離;

(5)繼續大力度做好個人防護的宣傳工作。

2.減免中小微企業2-3個月社保和公積金(包括企業和個人繳納的部分🙋🏽,其實都是企業出的)(湖北3個月、其他省市2個月)📱。理由如下:

(1)中小微企業以服務業和加工製造業等勞動資源密集企業較多,人力成本占比一般在50%以上🚞,服務業一般在60%以上,人力成本中社保和公積金的占比在30-40%;疫情期間🧴,這些企業大部分沒有收入,如果希望這些企業不裁員、少裁員、不停薪,就必須給它們降成本;

(2)現在很多地方推出的緩交政策,沒有意義🈂️;

(3)部分地方推出的免交疫情期間的失業保障金政策沒有意義🧝🏽,因為失業保障金只占社保的3%不到,占整個人力成本的1%還不到;

(4)如果不采取這樣的措施,企業必定裁員,勢必造成更多失業,失業人員去領失業保險金(每月1500-2000元不等)的支出也不少✊🏽、甚至和減免的“五險一金”差不多,但失業有很多其他的負面效應🔩,不只是錢的問題;

(5)企業一旦倒下,再要起來就很難了,因此,一定要設法多救活企業;企業活了⭕️🐧,社保和公積金後續也就有來源了;

(6)面向中小微企業減免,大企業不減免,不至於給社保資金增添太大壓力,公積金本來就是福利性質、政府無需硬性支出。

操作辦法

(1)按照國家工信部製定的中小微企業認定標準,無需申請,直接減免😷;

(2)如果系統已經扣繳,企業提出申請🎨,社保機構復核無誤後直接返還企業賬戶🫶🏼。

政策優點:有效減壓,獲得感強;操作簡單,獲得性強🍕;政府可負擔;普惠;公平;向中小企業傾斜。

3.為低收入群體發放消費券。各地可以根據實際財政能力,為低收入群體(如登記失業者、低保戶、低於某一收入的群體等,具體根據各地財力製定)發放限期當地使用的電子消費券(比如衣食住行方面的,具體也可以結合當地的產業情況確定)。理由👩🏽:

(1)有助於社會的穩定;

(2)低收入群體消費彈性大,有利於促進消費🧝,帶動投資,刺激經濟。

政策優點👨🏻‍🦰:簡單直接🦉,操作性強;直達終端,獲得感強🤎;見效快;市場導向。

4.從快從簡執行最高院《善意文明執行意見》🖖🏿👍🏻,釋放和恢復經營者資源👭🏻,恢復企業界名譽和信心。最高人民法院於2020年1月2日通過新聞發布的《關於在執行工作中進一步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的意見》(法發〔2019〕35號)是對以往法院執行工作的一次系統糾偏🛢,通過解除不合理的法定代表人“限高”、區分經營者個人財產和企業財產🍦、合理凍結財產、保障經營者合法的人身自由等,真正釋放經營者資源👨🏻‍🌾,塑造社會寬容失敗☢️、勇於創新的氛圍,企業家精神和經營者資源是社會最寶貴的資源,這些年來的不合理法定代表人“限高”使大量的企業家資源閑置甚至成為社會的戾氣(或成為沉默的羔羊),實在是比金錢更大的損失。理由如下:

(1)中國每天新註冊企業約2萬家🎦,根據有關研究按平均2.5年的生命周期計算,每年有300萬家企業失敗,意味著每年至少有300萬個創業者(法定代表人、實際控製人等)將被“限高”“失信”,這些人極有可能因此退出市場🍑;從最高法院網站實際統計來看,自2015年以來,截至2019年8月17日,已經有3094萬人次被限製乘坐飛機👧🏼,粗略按50%為因企業失敗而“限高”的法定代表人(創新創業者)計算,短短5年已有1500多萬創新創業者被“失信”“限高”👩🏻‍🔬,難以再次進入市場🧬,實在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對於我國經濟發展🍊、就業🧑🏽‍🍳、社會穩定都是極其不利的。如果按一個創業者能夠帶動5人就業估算,那麽這1500萬創業者就能帶動高達7500萬人的就業🤞🏼,而這樣的帶動作用卻僅僅因為被“失信”“限高”這種看似小的“懲罰”而喪失,這樣看,實在是一個浪費社會資源➾🥗、戕害社會效益的有害做法,因此🛀🏼,2015年高院修訂的“限高”規定🧑‍🚀,實在有必要立即優化調整。

(2)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如馬雲🈂️、劉強東🦹、史玉柱等🪕,都經歷過初次甚至多次的創業失敗,然後不斷總結經驗,後來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如果按照2015年高院修訂的“限高”規定4️⃣,馬雲會被“限高”“失信”,他連自由出行的權利都沒有了,也就不會有阿裏巴巴的故事了;事實上↗️,這樣的情形已經在上演,共享單車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已因企業失敗而於2018年12月4日被“限高”,而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優秀的人力資源👨🏼‍🚀,此時他還不到30歲👨🏻‍🦰!

政策優點:最高院規定,權威性強;存量政策,無需新創🦖;執行簡單🤤,落實容易🪒🧇;釋放的潛力巨大🙆🏼🍋,金錢難以衡量🏋🏻‍♂️;見效快;可持續性強;解決痛點🧚🏿。

本條措施可長期執行。

以上各條短期政策適用和推進層面:各級地方政府為主💁🏻‍♂️,國家層面可倡導促進。

❏中期政策(6-12個月):指在6-12個月內可以落實並取得成效的政策,包括:

1. 大規模擴大擔保基金規模,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擔保並取得優惠利率貸款👮🏻‍♀️。理由如下👨🏽‍🌾😮‍💨:

(1)一直以來,政府都希望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但實際上一直未能解決。原因在於中小企業一般缺乏抵押或擔保👨🏿‍🍳、風險較大,而銀行是一個賺取利差的企業,對風險高度敏感,自然不願意貸款👨🏽‍⚕️,因此純粹通過市場無法解決問題✋🏻。這時政府就要創設一種機製,最好的機製就是公益性的擔保基金🧒🏽;現在很多省市都設立了擔保基金💆‍♀️,但存在規模不大、程序繁瑣、操作保守👨🏻、周期較長等問題🏫;

(2)實踐已經證明,通過擔保基金擔保,銀行就願意以優惠利率或者基準利率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這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就有望解決😓。

擔保基金的具體操作建議是👨🏽‍🌾:

(1)省市區各級財政每年拿出2%-3%的財政收入用於設立擔保基金、逐步使基金總規模達到能夠擔保當地總信貸量的30%左右🧑🏼‍💻。以上海為例🧖🏽‍♂️👩‍⚖️,2019年上海市提出的擔保資金目標是100億元,可以擔保的貸款為1000-2000億元(取決對壞賬的容忍度)🧖🏿‍♂️,顯然遠遠不夠(2019年上海信貸余額為7.98萬億);建議上海市區兩級擔保基金的總規模要逐步達到1200-2400億元;

(2)由銀行作為審批主體,讓銀行承擔20%-30%的風險(即擔保基金的擔保率為70%-80%)。銀行有成熟的審批團隊🤦🏽‍♀️,這樣擔保基金就只要做簡單的資金和機構管理即可,不做業務審批,精兵簡政,提高效率;

(3)容忍一定的壞賬率👨🏻‍🎤,壞賬率控製在5%-10%👨🏻‍✈️;

(4)可以追求無風險收益,不得進行風險投資。

政策優點:普惠;操作簡單;杠桿作用,以小博大;獲得感強;向中小企業傾斜;抓痛點。

2.加速推動各類股權投資基金的設立,提高直接融資比例🦎,降低企業負債融資比重🫷🏽。理由是🤒:除了中小微企業融資機製有待強化外🐖,中國企業負債率偏高也是目前的重大問題🧑🏿‍✈️,要降低杠桿率👩🏽‍💼,就要提高融資比重🧑🏻‍💼、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多次層資本市場不僅僅是多層次證券市場,還包括與證券市場相輔相成股權投資市場等。

具體措施包括:

(1)各地政府應積極發展政府引導母基金,通過母基金推動更多社會資金成為股權投資基金💌;

(2)母基金不必追求高收益率,收益只要能維持其管理成本即可;

(3)控製母基金在子資金中份額的比例,一般不要超過20%-30%,避免道德風險⇒🪃;

(4)政府資金一般不做直接投資😿,避免道德風險;

(5)國家層面應簡化基金備案的文件和程序,並下放備案的權限。

政策優點:市場化導向和運作;效率高💆🏻🟠;普惠;側重中小微企業;補短板。

3.清理各類專項補貼資金,大幅度減少專項資金規模👨‍👧‍👧,保留少數支持國計民生的專項資金。理由如下:

(1)各類補貼資金操作復雜、難以透明、政策知曉度有限;

(2)各類補貼資金占用了大量資金;

(3)各類補貼資金催生了一批專門騙拿補貼的企業,以及以此為生的中介機構💎,消耗了大量資源;

(4)管理各類補貼資金消耗政府機構大量的人力財力🕛;

(5)各類補貼資金難以真正起到促進創新和促進產業發展的作用;

(6)沒有普惠性,且造成新的市場不公🙍🏿‍♀️;

(7)為更有效率的政策讓出資金,如政府擔保資金、政府母基金👾、減稅等;

(8)中美貿易協議中美方對中方已經提出了取消政府補貼的要求。

4. 快速推進一網通辦,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理由是:一網通辦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減少人為因素,實現政府管理事務標準化💻、流程化↕️,便於公開透明和群眾監督。

具體做法建議🚣🏻‍♀️🕵🏼‍♀️:

(1)在推進一網通辦的過程中進行政策清理🤸🏼‍♂️,廢除過時的政策,合並雷同的政策,協調跨部門的政策,製定新發展需要的政策;

(2)在推進一網通辦的過程中要進行流程再造👰‍♂️,實現流程材料簡化、流程優化,而不是簡單地將窗口搬到線上;

(3)在推進一網通辦的過程中落實放管服😴,能放則放🏋🏼‍♀️,強化服務,普及負面清單管理;

(4)在放管服的過程中推進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的人員精減♤,減少財政支出;

(5)引入第三方機構(建議由咨詢機構、智庫📏、政府部門、企業等組成聯合工作團隊)實施上述做法🤏🏻,做到公正🐑、獨立,避免“自我革命”不徹底。

政策優點🛩:大幅度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費用↖️、時間)🖕🏿;最大的普惠性🦹🏻‍♀️,所有個人和企業均獲益🚮;獲得感顯著;有效避免尋租和不公平;抓痛點。

以上所有中期政策🥞,應長期堅持、不斷優化。

以上各條中期政策適用和推行層面為各級地方政府為主🛑,國家層面倡導促進。

❏長期政策:指需要12月以上可以落實並取得成效的政策,具體包括🌎:

1. 切實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多層次資本市場包括多層次證券市場和多層次股權投資市場。理由:

(1)有利於企業利用股權價值🌅,增加融資能力🧔‍♂️;

(2)有利於降低企業負債率,避免部分企業的償債不能導致的債務鏈崩潰和銀行系統風險👆🏽;

(3)有利於創新企業和高效企業脫穎而出;

(4)有利於培育大企業和國際上有競爭力的企業🖖🏿。

具體措施🏩:

(1)盡快全面推行註冊製;

(2)鼓勵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京股轉中心(新三板)的合理競爭🥼;

(3)鼓勵和便利企業境外上市;

(4)鼓勵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5)鼓勵和便利私募股權投資資金的發展。

政策優點:市場化,賽馬機製🌶;普惠性;有成熟的國際經驗可借鑒⭕️;補短板。

2. 完善產權和人身自由保護,讓企業家(廣義定義為企業經營者)有信心,也能夠持續投資、持續創業♨️🦌。

具體措施建議:

徹底廢除法定代表人“限高”做法,保證企業家基本的行動自由和工作生活便利🙎🏻‍♂️🎽。修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製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幹規定》(2015年修訂)裏關於公司(單位)列為被執行人🧖🏿、其他法定代表人“限高”的“連坐”做法。理由是🕍:

(1)公司的債務不是法人個人的債務👩🏻‍🚒,公司失信不能等同為法人代表失信;

(2)嚴重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基石——有限責任🤦,使責任無限化、準刑事化🔴;

(3)禁錮了稀缺的企業家資源,使其難以連續創業,並成為社會的負擔;

(4)強烈警示潛在創業者創業風險極高👒、不要創業;長此以往,社會鮮有“老板”🧘🏽🦧,又何來“打工”?

(5)助長弄虛作假,妨害正常的公司治理;

(6)對於解決執行問題效用微小,社會成本巨大。

清理各類法規特別是刑法中涉及企業經營的罪名,減少經營行為刑事化。理由是讓企業家安心,減少“構陷”風險💁🏻‍♂️。

嚴格執行最高法、最高院關於保護企業家合法財產和人身自由的各項規定🧑🏻‍🤝‍🧑🏻🏋🏿‍♂️。

政策優點✋🏻:普惠性🚁;針對性強;操作性強🆚;抓痛點。

3. 優化官員激勵機製。我國官員(泛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的激勵總體上還是沿襲了計劃經濟時代的機製(主要依靠職務升遷、紀律約束和道德號召),不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務人員的需求。公務員雖然在工作職責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從根本上,也是社會職業的一種🧚🏻‍♂️,不宜特殊化♡,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也才能使政府、企業、學校等實現人才的流動(旋轉門)。為此,建議措施如下👩🏿‍🦳:

(1)官員的薪酬和福利顯性化、貨幣化。總體上🍺🪩,我國用於官員待遇方面的總支出不算低,但官員個體的獲得感不太強🤏🏻☔️。原因在於官員待遇不顯性,同時也造成了很多浪費。建議對照企業的做法,將各項福利貨幣化,包括衣食住行醫等。比如廳局級以上幹部的免費醫療,既占用了很多的醫療資源🧐,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因免費而產生過度醫療)🧚🏽‍♂️,官員的獲得感也不強👨🏼‍🌾👦🏼,與其如此,不如為他們購買比較好的醫療保險,既起到了同樣的保障作用🈂️,又減少了大量醫療資源的浪費🧛🏽,節約的資金可用於增加官員工資和獎金;

(2)比照市場類似崗位薪酬的平均水平,提高官員薪酬水平。提高部分以績效獎勵形式發放,避免旱澇保收,提高積極性;

(3)建立明確的官員績效(KPI)考核機製。比照企業的做法🌳,建立每個崗位的明確的業務指標、每年考核,獎優罰劣;

(4)設立官員廉政基金💂🏽‍♂️。根據職級🈹,每年提取一定金額的資金作為廉政資金(比如平均每年2-5萬元🈺,根據當地財政能力和消費水平確定)🧑🏽‍🦰,在官員離職或退休後可支取,如果在任期間或離職後發現廉政問題,則不得支取(已支取的依法追回)👨🏿‍🚒⚾️;

(5)官員勞動合同製。每次合同期限可簽5-10年,崗位聘任合同可根據需要一年一聘,達到一定年限後可簽署無固定期限合同👇🏿;

(6)待遇(激勵)即期化。官員退休後待遇與企業一致(現在是企業同等情形的2倍左右),節約的資金用於當期的激勵,效果更好🤜🏻。

以上改革,可以用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

4. 大幅度減少政府(和一般事業單位)官員職數,減少財政供養比🧛🏼。大部分研究認為♚,我國的財政供養比在1:30(即每30人需供養1名公職人員),而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法國等,同口徑)在1:150-200(即每150-200人供養1名公職人員)♋️。如此高的財政供養比🧈,顯然會帶來巨大的財政支出壓力,實際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稅收負擔☠️,最終影響全社會的福利水平🧑‍🧑‍🧒👭🏼。為此,建議措施如下:

(1)通過“放管服”😏,減少政府職能🏗🙋🏽,減少政府交叉重復職能;

(2)通過提高官員待遇水平,提高單個官員的工作總量和工作效率(即經濟學中所說的產出水平),減少人力資源浪費⚖️。根據本人和部分官員的交流,如果能提高待遇🧃,他們認為減少30-50%的本部門人員是沒有問題的🍃。具體的做法是縮減30-50%的人(具體根據部門職責確定)🧝‍♀️,節約的人員的工資福利資金大部分用於剩余人員的獎勵,同時還可節約辦公租金、辦公費用🦶🏼、隱性福利等巨大的一筆費用、減少財政支出,也減少機關人浮於事的問題;

(3)大力發展社會公益和誌願者組織,彌補政府職能的不足🏰。

政策優點:針對性強;普惠性強;獲得感強🕷;抓痛點。

5. 繼續實施有效的大幅度減稅降費,直接降低企業成本。建議措施如下:

(1)改變目前以“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銷項抵扣機製的增值稅征收機製。理由是🙋🏻‍♂️👨‍🔧,目前很多企業成本支出沒有發票,比如人力資源費用🚣🏽🤽🏻‍♀️、勞務費用,故無法抵扣;也有部分支出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或定額發票),也無法抵扣🗜。這樣,表面上國家降低了增值稅率🔣,但企業的獲得感不強,也不利於發展以人力資源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具體做法是,增值稅征收不完全以進項發票為依據🤚🏻,將企業一切成本支出按一定比率(如6%)計算進項稅、實施抵扣,這樣既符合增值稅的本義,也能實質減少企業增值稅的支出;

(2)將個人房貸、車貸和一般消費貸款的利息支出作為個人所得稅的稅前抵扣項。理由是企業的利息支出是稅前抵扣的,稅理相同;實質性降低低個人稅收負擔;有效促進消費。

政策優點:針對性強👨🏻‍⚖️;普惠性強🔸;操作簡單;獲得感強👢。

以上各長期期政策適用和推進層面𓀍:國家為主👰🏽,各級地方政府也可主動作為🩴。

❏政策建議結語

以上各項政策,有的會在短期降低財政收入(如減稅),有的是調整財政支出方式(如減少補貼資金🧔🏼‍♀️、增加擔保基金),有的是減少財政支出(如精兵簡政),有的是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如一網通辦),有的是具有多種效應😒,可以綜合推出,最終都有益於企業和個人🧑🏻‍🦯,也有益於政府,實現企業-個人-政府之間的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的蓬勃發展🦝,塑造繼我國“人口紅利”“城市化紅利”之後最大的紅利——“製度改革紅利”。

其他建議

為了更好地做好政府工作,還建議🕺🏼:

1. 政策設計第三方化,避免“本位主義”和“自我革命”。在政策製定過程中,廣泛引入企業家(特別中小企業經營者)🏧、政府官員、智庫、咨詢公司多方參與,政策設計外包,以達到廣泛性、獨立性‼️、公正性之目標;

2. 逐步加大互聯網監督。利用互聯網高效、及時、扁平化的特點,有序推進對於一般政府事務的互聯網監督,實現終端監督,有效監督,降低監督成本;

3. 推行官員到民營中小微企業掛職的製度。通過官員到中小微企業掛職3-6個月🏐,能使官員比較真實地了解企業的實際和困難,比一般的調研有效得多,對於換位思考🧑🏻‍💻、製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大有好處。

文章轉載自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