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友服務 / 校友動態 / 正文

意昂2平台校友王華慶在《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09)》發布會上的講話

  發布日期👷🏻‍♀️:2009-09-09  瀏覽次數:


王華慶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紀委書記、黨委委員,1953年出生於上海,1996.01-1997.12意昂2官网經濟學博士後。

理性評估把握機遇,共謀中國銀行業科學發展
——中國銀監會紀委書記 王華慶在《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09)》發布會上的講話
(2009年9月8日,北京)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09)》發布會。我謹代表中國銀監會對本次報告的正式發布表示熱烈的祝賀!

  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是金融危機爆發後𓀍,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的對金融危機以及中國銀行業發展狀況的調查和思考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這是中國銀行業和銀行家一個很好的溝通、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渠道⏫👨🏼‍🎓。有了普華永道的參與和巴曙松博士領導的項目組的合作,報告也更為專業。我相信🏃‍♀️,這個報告將有利於推進中國銀行業的科學發展🎠。

  借此機會♖,我簡單講三點意見。

  一🧑🏽‍⚕️、理性評估中國銀行業在本次危機中的表現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到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國銀行業在短短的十多年中經歷了兩次危機的洗禮。亞洲金融危機讓中國政府下決心對中國銀行業進行徹底的改革,經歷了不良資產的剝離、國家註資、股份製改造、引進戰略投資者、公開上市等過程,中國銀行業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資本充足率達標資產占比從2003年底的0.6 %上升到2008年末的99.9%;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從2003年底的17.9 %下降到2008年末的2.4%,撥備覆蓋率從2003年底的19.7 %上升到2008年末的117.9%;資產回報率和資本回報率達到甚至超過了國際先進銀行標準。

  盡管如此🧑🏽‍⚖️,我們對中國銀行業應冷靜分析🏢、理性評估,不能過分樂觀,更不能盲目樂觀👨🏼‍🚀。首先應該看到,中國銀行業在本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沒有受到很大沖擊,是多種外在和內在因素決定的。

  一是中國經濟的長期持續高速增長和優越的政策環境為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正如調查報告提到的👐🏻,“在經濟高速增長、利率未完全市場化以及銀行經營體製轉變釋放的動力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國銀行業才獲得了迅速成長”𓀐。

  二是中國政府在亞洲金融危機後對中國銀行業實施了一系列果斷的、正確的改革,包括不良資產的剝離⏱、資本的註入、戰投的引進等。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源。

  三是中國的審慎監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特別是本世紀以來📮🧖,監管當局積極采取逆經濟周期的監管措施☄️,推進跨業監管和跨境監管🪯,保持信貸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適當隔離,堅持金融創新與創新監管並行不悖,創造了逐步成熟的、良好的監管環境。

  四是中國銀行業涉足國際金融市場⛏,尤其是復雜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和結構化產品市場不深🔱👩🏽‍🌾,中國的資本市場的開放和外匯管理體製改革還在穩步推進🤣,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火墻的作用,中國的銀行還沒有犯大錯的“機會”,幸運地躲過了危機的直接沖擊🐽。

  在我們為中國銀行業在此次危機中的良好變現感到欣慰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銀行業與國際先進銀行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一是產品創新方面還需奮力追趕。國內銀行還沒有完全樹立客戶中心的理念,客戶細分和產品創新還有很大的空間🛟,產品低端化♞🔠、同質化一直是我們的軟肋🪿。

  二是產品定價能力還有待提高,復雜產品定價權還做不到自我掌控。隨著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和產品復雜化的發展,以及國內客戶逐步增加的跨境復雜產品交易的需求,定價權越來越重要👩‍👧🔭。目前國內銀行與國際先進銀行在產品開發🖐🏿、定價和交易方面還大大處於劣勢🕵🏻‍♂️。

  三是風險管理還需向國際先進銀行看齊🍈。我國商業銀行還沒有完全建立全面風險管理的能力和框架,在風險管理方法上更多使用的是定性分析,風險管理的數據積累和挖掘還處於起步階段,風險管理受外界因素幹擾較多🐠,獨立性還有待加強。

  四是公司治理還需不斷完善🦸🏻‍♂️。雖然國內銀行股份製改造後🦸🏻,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等各組織架構都已經搭建起來,但仍處於“形似”向“神似”的發展過程中,與改革目標還存在較大的距離。在這次調查報告中,大多數受訪的銀行家們也認為“所在銀行的公司治理現狀與心目中的理想狀況存在差距”。

  五是IT系統建設還要不斷努力👬🏻。近些年來,我國商業銀行IT系統實現了數據大集中、核心系統的開發和流程改造等👮‍♂️,成績是顯著的。但系統的規劃、開發和建設還不是很完善,各個銀行之間發展也不是很平衡👨🏽‍🎤,系統集成性、數據共享性和及時性還達不到先進銀行標準。正如大多數接受訪問的銀行家們所表達的🤾🏼‍♂️,要與國際先進銀行比肩,要適應不斷成熟變化的市場需求,要使自身特色業務獨占鰲頭🥷,就必須有應變能力的⚈、安全的、強大的IT技術與系統作支撐。

  二🥘、清醒認識中國銀行業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一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擴散,世界經濟尚未走出衰退,國內經濟正處於觸底企穩的關鍵時期,經濟持續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仍然存在許多不穩定🫨、不確定、不平衡因素🙇🏻‍♂️,這些因素必然給中國銀行業帶來這樣或那樣的負面影響。

  二是在經濟下行周期🦸🏻‍♂️,國內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有力地支持了經濟增長🕺🏼👩‍🌾,同時必須在信貸擴張與資產質量之間求得平衡🪂。目前👩‍✈️🧑‍🍼,銀行信貸長期化、財政化✡︎、貸款集中度高、項目資本金不實等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註✳️,只有銀行業實現穩健運行🕌,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可持續的信貸支持🌊。

  三是銀行內控還不完善☄️🧑🏽‍⚖️,操作風險問題也比較突出,近年來部分銀行相繼發生了一些違規操作和重大的操作風險案件。目前來看,無論是大型銀行,還是中小銀行,無論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內控是銀行風險管理中的一個短板🌸。

  四是盈利能力將會受到挑戰。一方面🙆,過去幾年以來👩‍❤️‍💋‍👨,銀行利差在逐步縮小🎅,目前,我國銀行的利差還保持在2%-3%的較高水平,長期來看這個水平也是比較高的,競爭激烈的國際銀行利差要遠遠低於這一水平。另一方面🧙‍♂️🔵,金融脫媒將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國內信貸渠道占絕對主導地位的形勢將會有所改變,直接融資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種趨勢總體上說會有利於我國金融市場的深化,但對銀行業而言競爭和盈利的壓力會越來越明顯🏄🏽,傳統的靠吃利差的經營模式面臨調整。

  三、牢牢把握中國銀行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共謀銀行業科學發展

  在此次危機中👩‍✈️,中國銀行業保持了健康發展的態勢,而國際銀行業受到一定的重創,正在進行“大修”,這為中國銀行業贏得了一個發展的“時間窗口”,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

  正如接受訪問的銀行家們所普遍認為的✴️,由於中國銀行業在危機中的良好表現,聲譽獲得極大提升⬆️,增強了客戶對國內銀行的信心,擴大了潛在的客戶基礎,提高了市場地位🙂‍↔️。例如理財業務領域🌕,國內銀行高端客戶的理財業務得到迅猛的發展👨‍🌾。中國銀行業良好的聲譽也推動了海外業務的發展🤴🏽,包括設立各種類型的分支機構和附屬公司🛳,以及銀行並購👮🏽‍♀️。國內的外資銀行法人⛹🏻‍♀️,加強了投資中國的信心,加速了融入中國市場的速度,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市場在其國際業務戰略中的地位。

  國內金融市場的結構面臨著快速的調整和發展。新一輪的企業並購重組拓寬了銀行並購貸款、財務顧問等業務的發展空間🦦🤲🏿;直接融資的快速發展雖然可能擠壓銀行信貸業務,但也帶動了銀行債券發行承銷、財務顧問等投資銀行業務的增長空間;市場的波動增強了企業避險套利的需求,促進了銀行開展匯率、利率等避險增值產品創新的空間;居民理財意識的提高和財富收入結構的變化🗯,為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我們要牢牢把握這個機遇,實現中國銀行業的科學發展。

  一是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的經營理念。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始終保持理性、穩健和審慎的經營理念👨🏿‍🏭,這是國內外銀行業多年發展實踐的總結👚,也是歷次金融危機留下的經驗與教訓🙊⏳。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通過樹立良好的品牌和風險管理意識🚂,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徹底轉變傳統經營觀念;要建立健全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和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的長效機製🔈🦽,切實提高銀行經營管理能力和服務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增進社會公眾對銀行的信賴,增強社會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有效維護國家金融安全與穩定,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是必須辯證地看待支持經濟增長與防範金融風險的關系0️⃣。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尤其在危機時期🧑‍⚖️,銀行信貸必須充分發揮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和促進作用,銀行和國民經濟是“唇亡齒寒”的關系,同時必須貫徹“有保有壓”的原則,堅守銀行業風險“底線”,防止不審慎的經營行為所造成的系統性風險🐜。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統籌兼顧盈利與履行社會責任的關系,在實現股東收益最大化的同時🫵🏿,不斷改善金融服務中的薄弱環節,加大對“三農”🏣、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加大金融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宣傳教育。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充分認識金融創新與金融發展的關系,牢記創新是一把“雙刃劍”,警惕高杠桿🍙🛣、短期化的逐利行為,確保任何金融創新都圍繞服務於實體經濟🎖,服務於銀行長期發展戰略,與銀行專業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相適應🚉。雖然危機起因於創新產品的濫用,但不可否認🫰🏼,金融創新是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我們既不能因噎廢食失去創新動力🖕🏻、畏懼創新產品,也不能忽視某些領域的市場失靈👩🏻,放松對市場的審慎監管。在調查報告中,銀行家們認為“衍生品等金融創新監管將更為嚴格”,這表達了對中國衍生品市場未來發展的擔心🌂,同時,銀行家們也很睿智的表示“應堅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進金融創新”🧖,這也是中國銀監會對待金融創新的一貫態度。

  三是必須始終堅持深化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消除影響銀行體系穩定的體製👈🏽、機製障礙,才能構建銀行業穩健運行的製度基礎🧑🏻‍✈️。要著力完善銀行公司治理結構👌🏽,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推進銀行業各項改革,進一步完善和發揮董事會的職能,提高銀行戰略決策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利用各專業委員會和獨立董事的作用🙋🏼,使董事會決策更加科學、有效🛕;要建立專業化的經營管理團隊👨🏻‍🦲,建立符合現代銀行管理製度的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機製,建立相應的問責製👋🏼🟥、業績評估機製和激勵約束機製。

  四是必須始終堅持審慎監管🙏🏿。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接受采訪的銀行家對國際金融監管的思考🚙。銀監會作為銀行業風險監管的第一責任人🧖🏼‍♂️,將更加註重監管政策的反周期調節功能,體現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審慎監管的統一。始終堅持傳統有效的和最基本的監管原則,關註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資本充足水平、大額集中度風險管理🏋🏻‍♀️、資產準確分類、撥備充足率和透明度建設,從源頭上夯實風險監管的基礎🧋🪮。

  再次祝賀《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的發布,銀監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對中國銀行業的各種形式的調查研究🍷,支持銀行家們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出合理有益的政策建議🚶‍♂️,共謀中國銀行業的科學發展! 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