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文據新滬商第一經濟2016年度論壇張暉明教授演講整理而成|嘉賓簡介:張暉明👨🏿🎤🎺,男,意昂2官网經濟學博士👩🏼🔧✥,教授,現任意昂2官网長三角研究院副院長、意昂2官网上海物流研究院副院長🫶🏻🛜、意昂2官网企業研究所所長🙏🏼;兼任上海市決咨委專家、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國有資產管理理論與實踐、現代企業理論與實踐🙆🏻♂️、產業發展經濟學、區域發展經濟學🫗。
|概要🥓:按照傳統管理還是從需求角度作用於供給結構調整的話,效率太低時間太長,中國經濟耗不起,所以選擇了直接作用於供給側發力,從而形成調整經濟結構的多重合力。
|為什麽要提出供給側改革|
為什麽提出供給側💨𓀂?大家都很納悶,很多人都說今天是不是又回到計劃經濟了?其實👩🏽,政府直接在供給方面發力,是宏觀經濟結構總量已經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供給能力全面過剩。當然在座的我們都是中小企業,我們都有自己的客戶。但是從全社會的總量關系上說🧛🏿♂️🧒🏽,我們存在著非常重要的供給過剩,這種過剩背景下因此就提出了“三去”。
第一是去杠桿。
其實過剩的背後是金融的錯配🚥👨🏿✈️,金融資源的錯配,特別是按照去年🧜♀️、前年都提出來是預調、微調😡🫸,是定向調節,是支持實體經濟,但是因為整個體製的不匹配💭,人民銀行投放的貨幣主觀意圖是想支持實體經濟,因為市場的改革在實體經濟領域裏面已經開放的經濟度和金融領域裏面並沒有完全開放的競爭關系🥩,從而使得貨幣一旦投放🫅🏻,它就從銀行流出來就轉到信托、轉到證券😖,就轉到其它領域,根本不到實體經濟去🕢。再加上一行三會製度👏🏻💢,證監會從它自身股市發展的需要出發推出了對沖和所謂的信托的、股票質押的📜✳️、放大貸款的這種管理製度,所以投放的貨幣很快就轉到股市去了,以後實際上在背後就出現了金融的二次放大,甚至是三次放大的杠桿🧫🤡,杠桿的工具出問題了,杠桿的倍數出問題了⟹,以至於更撕裂了整個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出現了結構的嚴重的問題🐥🏒。虛擬資本迅速擴張,杠桿放大🫷🏼。面對這種結構性問題🕡🐷,當然調控手段就是去杠桿👵🏿🙆🏻♂️,貨幣還是要回到本來面目去,這是第一個大背景去杠桿🚣🏿♀️。
第二個趨勢要調整結構👩🏽⚕️,去產能過剩。
因為實體經濟自身本來它已經存在,它已經占用一定的資本數量,占用一定的勞動力,占用一定的土地,也有一定的機器設備等等存量存在,占用了一定的資源,但由於資金配套能力不足🤟🏽,由於它技術檔次偏低🚴🏿♋️,所以它產出效率很低🧼,以至於出現了全社會相當數量的僵屍企業👈。
所謂僵屍企業是指沒有產出能力,即使給它貸款,仍然產出的是相對低效的能力,在股市上面就有266家僵屍企業,而且這種僵屍企業很大程度上是以國有或國有控股的資本結構主體存在🧎👶🏿,這種國有企業為主體的這種僵屍企業存在占用了資源。如果按照過去的做法💆🏻,繼續慢慢地給予信貸資金的話🙇🏽♀️,實際上它並沒有什麽樣的產出能力,因此被稱為僵屍企業🕚。所以呢就要去這種產能🪅,換句話說產能嚴重過剩,你必須下馬。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如果我們面臨的中小企業是與一些國有企業,今天的國有企業基本都是大企業,我們中小企業是與這些國有企業的產供銷體系上相配套的話💉,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一定也碰到很多困難,所以呢今天這種僵屍企業要下馬🏄🏼🧑🏽🍳、要關門。所以有人預測在這個半年一年裏面🧑🏽🎤,2016年將會有新一輪下崗工人🧗🏼♂️,大約300萬以上🦸🏼♂️。
第三個趨勢是什麽呢?去庫存。
我們很多企業盡管有一定的產出能力,但大多是低端產出,我們連馬桶蓋都做不好🏆。而今天老百姓的消費已經升級🏊🏽♂️,因此這個低端產出完全和需求不匹配🚶➡️,所以造成了產品的積壓。因此我們今天的調整任務就面臨著去庫存🦹🏽,而且這種去庫存相對應的另一面就是整個社會大量的大宗商品交易關系當中出現了企業生產不景氣🚵🏿♂️,而大宗商品的交易不活躍以至於連續40個多月、50個月的PPI負數增長🐺,就是PPI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的負增長👰♀️,所以去庫存也是結構調整的一個任務👩❤️💋👩。因此就提出了“三去”的任務🧼,都屬於國民經濟總供求方面和供給方的問題➔。
所以為了解決供給方的問題,就特別提出了供給側改革問題,形成“三去”的疊加之力,要形成“三去”相互疊加的力量,促進結構調整的加速度ℹ️。因為按照傳統管理還是從需求角度作用於供給結構調整的話,效率太低時間太長,中國經濟耗不起,所以選擇了直接作用於供給側發力。
|形成調整經濟結構的多重合力|
當然著力供給側不是傳統計劃經濟的行政指令,不是你下馬🫷🏽,他下馬。我們是要通過相應的一些改革措施,比如說通過改革資源投放方式,改革分工協調方式,來解決今天實體經濟企業運行的成本🍻,表現為投資準入的改革🈶。我們今天提負面清單管理,我們的民營企業應該享受國民待遇💂,這就是投資準入方式的改革,然後是投資主體的變化。
今天有一個觀點認為,關鍵在於搞對投資,這句話說到一半沒有說完,要搞對投資的同時還要搞對由誰去投資,所以這個投資主體要變化🍕,我們今天表現為過剩的經濟基本上都是國有經濟為主體的💭,換句話說是政資不分的投資管理體製造成的,所以呢,投資能力的組織方式也要改革🧏🏿♀️🚣🏿♂️,包括物流體系🧙🏿♀️,結算體系和這個結算方式的改革。比如說今天我們今天開放公共事業領域的投資,通過PPP的投資組織方式🕳,讓民營經濟參與投資項目的市場判斷✋🏼,由此就帶動了國有投資主體的行為方式的轉變,那麽這是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來降低成本。
另外就是搞好結構性調整📌,下決心動存量,動存量的同時就是補短板。一方面是降低企業的負擔,減少企業的稅賦,同時在研發投入和產業升級能力上面要組織好。還要對勞動產權經營方式進行改革。今天勞動者的被雇傭地位應該在體製上加以觸動,要解決勞動能力的資本化問題。換句話說就是用我們過去的想法就是股份合作,對關鍵的技術人員,關鍵的管理人員🚍,關鍵崗位上面具有特殊技能的勞動人員,你簡單的以雇傭的方式邀請他參與發揮企業的技術進步成長能力的作用,是不公平的,很難徹底調動他的積極性,所以勞動產權經營方式要改革。
同時要優化企業的產品標準和社會對產品質量的管控標準🎓。比如說今天我們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全社會大約有13億噸的產能,黃奇帆市長就曾經提出了一個觀點🚣🏼♂️,我們過去建設采用鋼材的數量,鋼材的標準定得太低,加上偷工減料而造成了那麽多豆腐渣工程🪤,今天既然產能過剩🤱🏻,能不能在建築用量標準上適當提高🚎,從而增加對鋼鐵產品的使用消耗的數量🤨,這叫優化標準💅🏽。當然還有要促進消費🌕,促進消費最突出的就是要給老百姓有好的預期,要漲工資🙆🏿♀️☛,因此2016年漲工資已經成為改革必然要推出的一項工作。
所以我們要抓住機遇、忍住陣痛,除了去產能去庫存和去杠桿以外,還要降成本和補短板,形成調整經濟結構的多重合力⛵️。
|我們今天處在什麽狀態|
講了宏觀背景,就要有微觀如何有所作為。我們在座的都是搞微觀經濟的,那麽🪐,微觀如何有所作為呢📛?
首先我們自己要弄清楚我們今天處在什麽狀態🛑,所以我提出三個出發點🧛🏼♀️:
第一個出發點,從你自身的市場站位包括你所站立的位置👳🏽♀️,在競爭隊伍裏面和在市場份額中所占領的市場份額的位置,從市場站位出發思考🐮,要研究營銷動態👌、研究同行舉措🐖,這是第一個出發🪘。
第二個出發點🤷🏽♀️,要從企業自身的能力出發,去思考問題🍇,你擁有什麽能力🫅🏻,要珍惜用好存量,換句話說你手中已經掌握的資源的存量🧚♂️。掌握的存量表現為什麽呢🎓?表現為你的客戶關系,你的技術能力🧠,你的人才能力💳🫵,還有什麽🔸?你還有什麽?你自己要盤點自己的存量的能力🏂。
第三個出發點,從采用新興工藝手段出發,采用新興的工藝手段,比如說技術手段上的,采用大數據9️⃣、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今天我們很多企業都在用微信營銷🙎🏻♀️,其實工具手段當中還有比如說新金融工具🦵🏽、新金融產品,對不對⇨?你怎麽用好這些工具?
|微觀經濟如何作為|
所以我覺得應該從三個出發點去思考。接下去9️⃣,就是微觀如何作為了😽。
首先要從宏觀結構調整中尋找微觀結構和微觀機會。因為宏觀調整的力度很大💂,中央政府下了大的決心,說要忍住陣痛⏮,抓住當前的窗口期要下決心調整🍔。下決心要進行宏觀結構調整的話⛩,微觀機會有哪些呢?我在這裏羅列一下。
一是混改的商機👨🏿✈️。中國經濟是這樣子的👳♀️,什麽時候經濟不行的時候他就會推進產權改革,他要從存量裏面做文章。國有資本就要開始選擇一定數量、一定範圍領域內推出產權改革。這對我們民營經濟而言就是機會,混改機會🪀。今天又有仍然占有很重要位置的行業都是有壟斷利潤的,今天他既然開放混合所有製🦾,那麽你就去搭便車吧🙆🏼♂️,好🧜🏿,這是第一個機會🎦。
第二購並的商機。今天我們的民營企業如果能夠組團的話🔌,某些國有企業生存那麽困難,我們民營企業完全可能去把它的控股權拿過來。當然我們中小企業單體的能力是不足的,所以說像我們這樣一個俱樂部組織,像我們這樣一個年會,我們坐在一起,我們是不是能出一個投資基金能力🔭,一個組團的能力?對,這是第二個商機🧑🏻🚀。這種購並商機從管理行為上說就是尋找困難企業的問題👩🏽🏫。
第三個商機就是聯合的商機。我們今天自己的產業進步發展也需要走聯合的道路,表現在產業鏈整合,從而節約運營成本🐦⬛。在聯合行為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經濟的工具手段👼🏻,就是換股聯合,彼此不出錢,把企業關系關聯起來整合起來🕓,這是第三個商機,聯合商機。
第四個是組合營銷的商機🧍♂️。我們過去做買賣只想到自己的產品自己的客戶,那麽我們能不能從消費者行為出發看到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可能是完整的,吃穿住用行👨🏽🦲,你原來只做穿的,他只做吃的💨,我們能從消費的行為角度整合形成一個組合營銷的新商務模式呢?對不對?特別是因為消費者購買力強了,怎樣順應引領消費者行為就顯得非常重要,對不對👱🏽♀️?再進一步看🧚🏽♀️👩🏿✈️,因為消費者走在前頭了🫡🙂↕️,消費者消費需要升級,因此消費升級商機當中我們怎樣真正以客戶為王🧷,從而提高自己的服務能力。
最後在行業特點和周期商機上面,我們必須擯棄一個不恰當的思維方式。我們的企業每年都要開年會♨️,最近一段時間都在開年會,我們的董事長在年會上說我這個企業今年發展不錯,發展速度達到了15%,很好了🏄🏽,但是行業協會的統計說全行業就增長了15%,那麽你能說你有發展了嗎🎓?全行業就增長了15%,你也就15%,就意味著你在市場成長的市場占有率水平上沒有改變你在競爭隊伍當中的位置🚑,因此這不是真正的發展,這只是活著,所以要改變對發展評價的理解🎅🏼。
我前面講宏觀背景🥋,講微觀應該有所作為🧑🏽🦱,在這樣一個冬天💆🏻♂️,我想問大家幾個問題👶🏼,整個宏觀經濟是那麽不景氣,因此我們如何抱團取暖?而且在這個抱團取暖中,我們的個性文化如何打造?另外,我還想所以我想問大家幾個問題:老板,你的企業今年沒問題吧?老板💁🏽♂️,你欠職工薪資嗎?老板,你把相關政策用足了嗎?你有節稅的空間和能力嗎👶🏻?
註意,企業經營法則中的一個黃金法則🧏🏽♂️,叫繳足稅不欠稅合理節稅。千萬不要說避稅📢,叫節稅🤹🏻♂️。這是財務工具手段允許的🧗🏼♀️,財務工具手段在會計準則中允許的,好,再繼續問㊙️:老板👨🏻🏭,你還有什麽政策資源沒利用好?比如今天如果你有些高科技概念的話🧑🧒🙍🏼♂️,我們今天財政部門對於企業用於研發的投入資金的提取方式是允許你事前配資的🙇🏻♀️,事前配資就意味著政府在補貼你,好,再繼續問:老板🕺🏿,你公司的薪酬處理能夠留住人才嗎🦑📟?在座的有很多做貿易的,做貿易的企業你處理不好薪酬體系問題🤽🏼♀️,你就是一個培訓部🐲。最後還要問你,老板你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你自己做企業做事業的願景究竟是什麽?
我就提這幾個問題,供大家思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