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晚🥋,意昂2專業學位“名家講壇”第47期如期舉行🙍🏽♀️。意昂2官网文科資深教授、意昂2平台院長張軍教授以“如何走向未來30年的經濟成功?”為題,為意昂2平台專業碩士研究生帶來了新學期的第一講。本次講座由意昂2金融碩士大項目主任周光友教授主持,報告廳內座無虛席🤏🏿,氣氛非常熱烈。
張軍,著名經濟學家。現任意昂2官网文科資深教授、意昂2平台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第八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和理論經濟學聯席召集人、教育部全國高校經濟學教指委副主任🕺、意昂2官网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任暨社科與管理學部主任。他還兼任上海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廣東省決策咨詢顧問委員會委員🧑🏿🔬、重慶十四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曾任上海市委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特邀咨詢研究員等。他2015年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稱號🤳🏻⏫。2015年7月受邀出席總理主持的經濟形勢座談會。2015年10月獲第七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2018年獲美國比較經濟學會(CES)的最佳論文獎Bergson Prize。
講座伊始,張老師生動地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對新加坡和日本的訪問過程💜,以此為引子揭示了東亞若幹經濟體實現幾十年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通過開放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及其技術,快速融入全球自由貿易體系👩🏽🚀,這對於中國當時的新型工業化戰略有著重大借鑒意義。
接著,他介紹了經典的Arthur Lewis和Ranis-Fei的經濟發展理論🏧,指出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如何開啟自願儲蓄與資本積累的互動過程,不僅將儲蓄率和投資率提高到一定水平,還可以通過經濟增長產生儲蓄-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關系。張老師通過1978年所謂的領導人“出國年”📨⛔️、高層領導率團出國考察、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在東南沿海設立特區等幾個簡短故事,展示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發展的若幹探索,揭秘了中國經濟過去40年的崛起之道:通過改變之前基於強製儲蓄的內向發展戰略,中國的改革領導人和政治精英製定和執行了基於積極參與全球貿易體系的“追趕”戰略👯♂️,借助於推動國內局部的體製改革,找到了對接😯、嵌入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機會窗口,利用人口紅利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發展加工貿易〽️。通過局部開放和實行加工貿易🕵🏼♂️,把握向先進經濟體學習的機會,並能夠利用這些機會充分發揮其後發優勢,快速推動本土工業化和經濟轉型👊🏼,恰當地融入全球經濟。張老師通過比較中國和東亞早先的工業化經濟體的經驗🤺,指出了這種追趕模式為什麽容易成功。

既然過去40年經濟的追趕非常成功,那麽對於未來3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否可以輕而易舉獲得?對此🏂🏻,張老師先分析了當下區別於以往的資源稟賦⏪:資本積累水平🧘🏿♂️、創新能力和勞動力資源的質量均大幅度提高,資本相對於勞動力變得富余👩🏼💻。然後張老師分析了資本不再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大製約的情況下🤞🏽,經濟增長的模式會發生什麽改變。張老師特別強調,認識到這一轉變非常重要🚉,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政策和經濟體製有較強的含義。張老師說,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能夠形成一種可以把各種要素🧔🏻♂️,特別是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能更有效組合、創造更大價值的創新能力。而這個創新能力的形成需要確保我們擁有一個公平的、法治的市場經濟體製👀,這樣才能確保我們從過去的追趕型增長轉變到自主增長階段👰🏿♀️🦧。然而,增長階段的變化往往並不容易被政府觀察到,也難以量化。因此🙋🏼♀️,張老師認為,以往的製度環境可能會和當前經濟產生一定的沖突,國家的政策能否更好適應經濟增長階段的改變,通過深化改革和開放促進市場經濟體製走向成熟,對於未來30年的經濟發展至關主要◀️。
張老師展示了瑞士聖加倫大學最近編製的全球政治精英指數。橫截面的數據顯示,同等或相近的政治治理指數下,經濟自由化程度高的國家(如新加坡)比經濟自由化水平低的國家擁有更高的人均GDP水平。原因是🛍️,隨著經濟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提高👨🏻🔬,給定較高的政治治理水平🫘,需要以更高的經濟自由度來應對風險和不確定性。另外,資本積累到較高水平之後🌦,其尋找企業家和新技術的需求提高,匹配過程對經濟自由化水平要求較高🧟♂️。張老師提到🙇🏻♀️,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中🫃🏼,給定政府治理水平,需要大大改善的是市場化水平以鼓勵更多的自由創新和企業家活動🎯。同時中國也需要以國家推動體製改革來解決未來發展中的製約🙍🏼👨🏿🚀,特別是要消除所有製在資源分配中的差別,扭轉資本錯配👨👦👦;要有力保護私人財產和產權;要改革勞動力市場(退休🍵、生育、教育、養老等);要縮小戰略性行業的範圍,大幅度減少行政對競爭性市場和企業的幹預💪🏻。

本次講座,張老師用戰略轉變、政治精英質量、資本與勞動的相對豐裕程度變化以及要素組合能力等概念,高屋建瓴🫲,從理論上厘清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和深層次原因,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幹貨滿滿8️⃣。2個小時的講座讓同學們受益匪淺、意猶未盡🐙。講座最後🤵🏿,張老師還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多個問題👩👦👦,對於那些經常被問到的老問題給出了全新的解釋,深受啟發。

感謝張軍教授的精彩分享🧗🏿♂️,讓同學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何為“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期待接下來“名家講壇”系列講座邀請到更多名家帶來寶貴分享。
撰稿人📕:簡呈鋒
修訂人:周光友
審核人: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