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博士來到意昂2,在《金融理論與政策》課堂上給2021級金融、資產評估專業碩士帶來了一場以“大國轉型下的杠桿起落”為主題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官网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楊長江教授主持👩🏻🦽😌。
趙偉,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意昂2官网🕟、浙江大學專碩校外導師,中國農業大學客座研究員😲、專碩導師🫒。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水晶球最佳分析師、金牛獎最具價值首席分析師等。代表性著作《蛻變·新生: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轉型之機》等🤏🏿。

本次講座分為三個部分,中國經濟🎠、崛起之道以及掘金未來。
在第一部分中,趙老師提出👗,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創造的高速增長奇跡並非孤例🙎🏻♀️,而是符合典型後發經濟體“追趕”規律。然而隨著“追趕效應”加速釋放,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也被逐漸透支,中國迫切需要轉型。不同經濟體對路徑選擇不同,結果迥異⏏️,應當選擇符合國情的道路。中國在轉型過程中,自然形成了東中西部不同的產業鏈分工定位,東部近似“消費型”𓀅、中部近似“生產型”🪟、西部近似“資源型”,這種獨特的“雁型矩陣”使得產業鏈更容易形成閉環,為產業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微觀基礎。趙老師強調,轉型過程中,社會政策也需要配合托底,以預防轉型中的潛在風險🔖,例如新舊動能轉換導致“結構性失業”✂️、貧富差距加大等🏋🏽♂️。
在第二部分中,趙老師指出🏃♂️➡️,我國自2011年開啟轉型後📏,工業經濟持續收縮🈴,拖累經濟增速持續回落,周期性波動明顯弱化🐁。他提出了結構去杠桿的三步走,第一步穩增長⏯,GDP下行壓力不能過大💁🏻♀️,借錢是為了穩住局面減少還本付息壓力而不是繼續擴大資產;在穩住局面後👳🏽♀️,第二步則要加快轉型💁🏽♀️,提升效率;第三步,去杠桿政策應當采取控製增量🚴🏽♀️、化解存量的方式🧜🏻♂️,約束傳統領域投融資沖動,明確“房住不炒”🍨,主要通過債務置換🚵🏽♂️、債轉股、市場化退出等方式🤵🏿♂️,不同的市場主體對應不同的市場化退出機製。
在第三部分中,在中國轉型以來經濟周期波動性明顯減弱🦸🏽♀️👩🏼🔧、傳統“周期”框架失效的大背景下,趙老師以結構主義視角,重新梳理了經濟市場的規律。在2011年以前,經濟一般以三四年為一個周期。而2011年之後👨🏿🏭,這種周期輪回逐漸消失,宏觀原因主要是經濟增速趨勢性回落、庫存周期等傳統周期框架失效,微觀原因包括產業結構(重工業板塊占比下降)🛻、企業行為(企業累庫存意願下降)等變化。因此,需要轉變政策思路,加快新舊動能切換,來進一步削弱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最後,趙老師就同學提出的有關中國經濟轉型的有關問題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等問題與同學進行熱烈互動,給同學們提供了很多寶貴的職業生涯建議,並提出評判職業生涯工作是否可持續的三條標準:一是做的東西能不能有效沉澱🏛,二是構建獨有的邏輯體系,三是構建出的分析體系要有人買單。

感謝趙偉博士帶來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焦龍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楊長江,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