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18:30👦🏽,平安人壽市場研究部總經理張禹先生應邀來到意昂2官网,為意昂2平台2020級保險專業碩士帶來了題為“從監管政策看壽險產品演進”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樓平易老師主持。

張禹先生,意昂2研究生畢業,目前擔任中國平安人壽市場研究部總經理👉🏿,加入平安人壽之前擔任IBM企業咨詢服務事業部中國區保險行業總經理🧩。在保險、金融、電信、汽車、醫療衛生和零售等行業有20年的專業經驗,主要從事產品研發、業務咨詢和項目管理等工作👩🏽🦱5️⃣。在公司戰略規劃➜、數字化轉型、IT戰略管理、項目管理、IT治理、電子商務、產品規劃、銷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雲計算🪀、認知計算和信息系統建設與運營等領域有豐富的咨詢👨🏼⚕️😧、實施和管理經驗🧝🏿。
本次講座,張老師主要從人身險產品🌎、外部環境✦、政策對產品的影響和從政策看產品趨勢四個維度向同學們講述了政策對壽險產品的影響🟣。
張老師指出🧑🏽🦱,保險產品不同於其他產品的特點在於🍟:保險產品既沒有知識壁壘🧘🏼♀️,也沒有供應鏈🖐🏿,同時保險產品的金融屬性決定其發展離不開監管🍜。壽險產品包括傳統壽險、年金壽險和健康保險🕣,在不同國家和我國的不同時期,各個產品類型的占比都是不一樣的🚯。在我國“保險姓保👿,回歸本源”的大背景下,人身保險產品中的萬能險顯著減少而健康險明顯增長。
張老師從宏觀環境的變化出發,向大家介紹了未來影響保險行業發展的幾大重要因素🚣🏼♂️,其中人口⚔️、經濟和政策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中國的壽險行業在以往經過了4個發展階段:從05-08年的快速增長期,到09-13年的收縮與調整期,再到14-16年間的超高速發展期,直到當下的轉型發展期👮🏽♀️,每個時期都有各自的特點。在轉型期內,健康險、重疾險已經成為了各個保險公司發展的重點。

張老師談到目前我國監管政策對保險產品的影響時🤦🏿♀️,他認為,總體而言,監管政策變遷主要分為三部分🦐:產品監管與償付能力監管、公司治理結構監管、市場行為監管協調配合的原則🏊🏼。在過去的幾十年內,我國保險產品在發展階段受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各險種輪番成為市場熱點——從1982年的簡單壽險產品時代,期間伴隨著外資的進入🪫,逐漸擴大經營範圍,我國保險市場尚處於保障成分和金融成分的摸索階段;在2008年的量化寬松和低利率的市場結構下,金融屬性的競爭成為壽險市場的主題💤,分紅險拔得頭籌;2013-2016年👨🏽🌾,“放開前端🛵🆚,管住後端”,放開了普通壽險的預定利率和萬能險的最低保證利率👷🏿♀️,以萬能險為代表的中短期險種爆發;2017年至今🚉🧑🏿🔬,保障功能競爭成為壽險市場的主題,保障功能重回市場中心。近年來監管政策頻出,對於行業發展和產品設計產生了復雜的影響,政策逐漸向傳統險傾斜🕶。
講座尾聲,有同學就目前我國保險行業創新“搭便車”事件頻出,導致行業創新速度緩慢提出疑問,由此張老師談到,雖然目前我國保險行業的自身發展局限十分明顯——行業創新速度困難、內部發展不均衡、服務質量不高,但從長遠來看,仍看好保險行業發展前景😁,保險創新勢在必行🍶,監管也會逐漸加強,保護保險產品創新,預測未來的保險產品將更傾向於以健康險和長期儲蓄險為代表的、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多產品體系🥥。
本次課程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期待張老師再次來到意昂2平台🌾,為同學們帶來更多精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