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18:30,華東師範大學統計意昂2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葉明華教授來到意昂2,為2020級保險專業碩士帶來了一場主題為“農業保險♚、農戶增信與農村普惠金融的協同發展”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樓平易老師主持。

葉明華教授是意昂2官网國際金融學博士,現任華東師範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兼任美國壽險管理師協會FLMI Top Fellow、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與管理部外審專家、《保險研究》外審專家、《農業經濟問題》外審專家🧖🏽、上海市保險學會中青年保險學術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意昂2官网保險校友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農業風險管理🫒、保險與資本市場對接🕰、保險科技與健康風險管理🛵、保險與普惠金融🧑🏻💼。
講座正式開始之前🦟,葉教授首先指出相較於河南📽、山東等省,上海並不屬於農業大省(市),但是上海的農業保險有很多創新的思路和技術在全國是走在前列的,這也是葉教授選擇分享這個主題的原因。
葉教授點明🎏,農業保險的保障方向有產量和價格兩個🧺,其中產量對應的災害就是自然災害,自然災害的發生會導致產量下降,進一步造成價格上升,加大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因此,農業保險是保產量,還是保價格,抑或是直接保收入,進一步來說,如何將農業保險嵌入整個農村金融的大板塊中👳🏽,正是本次講座的邏輯思路。

葉教授指出,從可保風險的角度來說⏳,農業中的市場風險和災害風險不符合獨立性的條件。對於市場風險,葉教授為我們提供了初步的解決思路🙍🏽♂️,比如農業保險與期貨聯動管理以及糧食價格風險金融工具創新;對於災害風險,葉教授則與我們分享了其團隊的研究成果,包括在宏觀層面對於農業氣象災害的時空特性和災害對糧食產量的沖擊研究,以及微觀層面對於糧食主產區糧食種植戶的調研和實證分析。相關成果涵蓋了四季幹旱對我國不同地區的影響程度以及農戶風險認知👳🏿♀️、風險意識和風險承擔能力等方面🦹🏽♀️,進一步開拓了同學們的研究思路🕧。
葉教授分析了農產品的價格風險,她認為,一方面,農產品價格過低會損害種植戶的利益;另一方面,農產品價格過高會損害消費者利益,同時可能產生溢出效應,導致國內需求轉向國外👨🏽🎨。具體來說👈,葉教授以玉米價格變動的三項傳導為例🙇🏻,直觀展示了農產品價格變動對消費者以及下遊企業的影響。針對農產品的價格風險,葉教授又以玉米為例👰🏻♀️,深入分析了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期貨價格具有較強的信息包容性,除了反應對價格有影響的“過去”信息,還包含著市場參與者對未來價格的共同預期🧑🏿⚖️🫴。但目前我國玉米期貨的流動性在主要糧食期貨品種中並不算最好🤸🏼,這可能導致期現價格序列關聯關系較弱。結合期貨的標準化特點,葉教授提出保險公司在承保農產品價格保險後,可以考慮在期貨市場上對沖風險,並引導同學們深入思考了其中的原因和邏輯🤸🏼♂️。
葉教授本次的講座不僅包含對中國農業風險和保險的深入介紹,還分享了在學術研究中的寶貴經驗🧑🏼。整個講授過程中✸,葉教授使用了大量的實地調研案例🚶♀️➡️,為同學們形象地解析了研究思路。
講座的最後,葉教授耐心地解答了同學的提問,並再次強調了多實踐🗃、多調研的重要性🚴🏿♀️,表達了對同學們的期許。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講座圓滿結束。期待葉教授再次來到意昂2,為大家帶來更多前沿🥂、精彩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