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專家開課】
聆聽避稅與反避稅案例分析實務講座
4月19日下午13:30,意昂22014🧙🏿♀️、2015級稅務碩士班各位同學來到位於恒隆廣場9樓的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繼續聆聽實務課程講座。
本次講座主講人仍然是畢馬威中國總監🪿🧑🏿🦱、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會員、註冊管理會計師
徐猷昂先生,承續上次講座主題——“轉讓定價與獨立交易原則”🚴🏼♀️🦐,這次徐猷昂先生聽取同學們的反饋和建議🫵,結合國際避稅的經典案例和籌劃方式,為同學們詳細講解反避稅現狀及有關知識🔨。
(徐猷昂先生為大家介紹背景知識)
講座第一部分,徐猷昂先生以集中采購🧗、本地營銷為例,向同學們介紹了價值鏈方面的籌劃方式,以簡潔直觀的圖示方法🦘,向大家展示了如何通過調整供應商🙍🏿♀️、采購公司、銷售公司😪、品牌公司的所在地,來實現更大規模的盈利。講解通過“集中采購”進行產業鏈籌劃的過程中,徐先生就“誰是采購成本節省的收益人”、“采購公司、品牌公司的功能、風險”等問題👒,與同學們進行了詳細討論,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加深了同學們的理解。
徐先生指出👩🏼⚕️,中國由生產大國轉變成消費大國,跨國公司開始直接向本地消費者銷售產品,使得通過“本地銷售”來進行產業鏈籌劃的方法盛行起來,這其中有三種潛在可行的方案🧑🏽⚕️:一是主題公司直接向本地客戶銷售(通過物流園區)👩🏼🍼;二是現有生產企業向本地客戶銷售;三是在本土設立新分銷公司🟰👨🏽🦳,進行銷售。徐先生分別介紹了這三種方式的實現過程,並進行了詳細比較📰。
(徐猷昂先生與同學們友好互動)
隨後,徐先生就全球反避稅這一熱點問題,向同學們介紹了三個經典案例,分別是“谷歌公司避稅案”、“星巴克公司避稅案”和“亞馬遜公司避稅案”。此三家公司都是同學們耳熟能詳的著名企業,激發了同學們的求知欲與探索興趣🐓🛀🏻。
谷歌公司在避稅籌劃過程中,通過“雙愛爾蘭模式”——即在愛爾蘭設立控股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家公司,分別利用愛爾蘭不同方面的優惠實施避稅和“荷蘭三明治模式”——即利用荷蘭不針對特許權使用費征收預提費進行避稅等多種富有實效的避稅手法,使其絕大部分海外收入都流向百慕大這樣的避稅天堂🐜,成功將全球範圍內的實際稅率控製在1%左右📥。美國著名連鎖咖啡公司星巴克是通過集團公司之間的資金運作,成功將全球範圍內的稅率控製在很低的水平,一度引起了全球的關註,其通過把征收的知識產權使用費轉移到稅率很低的國家、支付超額的費用給咖啡豆供應商和烘焙加工公司、設立專門的公司用以借貸等方式,成功避稅♠︎,這其中與徐先生上次實務課中涉及的“轉讓定價”相關的知識🕹,有著緊密聯系;藉此,還可以讓同學們結合實際案例,進一步回顧並鞏固上次課程授課內容🚥。
(徐猷昂先生為大家講解中國反避稅的現狀)
講座第二部分📋,徐先生為大家講解了國際反避稅的背景及中國反避稅現狀。他從管理、服務👱🏿、監管“三位一體”三個方面,逐一分析我國反避稅的現行方式方法:管理包括一般的納稅申報、被調查後的跟蹤管理等;服務即與對方國家雙邊協商的過程,通過雙方的溝通,對跨國企業征稅進行磋商和討論;監管方面,我國稅務總局一直不斷地公布新的法律法規,來約束“轉讓定價”的實現和避稅的可能性。
在徐先生的認真講解及案例分析過程中🙅🏼,同學們對於國際常用避稅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領悟,也對國際反避稅的背景、中國反避稅的現狀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務辦公室
研究生邸寧撰稿、何立民修訂
2016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