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富海投資總監汪欣先生
主講“商業模式視角之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11月9日上午,意昂2專業學位實務模塊課程系列第210期在光華樓407教室如期舉行🧑🏻。本次實務課程的主講人為東方富海投資總監🎰、夾層並購基金合夥人汪欣先生,講座主題為“商業模式視角之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此次講座由意昂2院長助理、意昂2官网金融研究院講師盧華老師主持🛅。

汪欣先生是北京大學工學及經濟學雙學士,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碩士,註冊金融分析師(CFA)。目前汪先生擔任東方富海投資總監、夾層並購基金合夥人,曾就職於復星集團人民幣基金、瑞銀證券(UBS-S)及中銀國際(BOCI)投資銀行部🤲🏻💁🏻,擁有十余年的投行🌲、投資領域經驗👩🏼🏫。
汪先生主要從私募股權投資盈利模式、投資風格、投資實操👩🏿💼、早晚期投資以及中西方投資差異等方面,全面解讀了商業模式視角之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相關內容,並運用生動形象的案例☂️,進行了深入剖析𓀃。

汪先生首先指出,私募股權投資(PE)是指通過私募基金,對非上市公司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會附帶考慮將來的退出機製,即通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兼並與收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退出獲利。也就是說,PE投資就是PE投資者尋找優秀的高成長性的未上市公司,註資其中👨👨👧👦🫅🏻,並獲得一定比例的股份📮,推動公司發展上市,此後通過轉讓股權獲利。從前期投資來看,PE是買方,而從後期退出來看🌀↗️,PE是賣方。PE是一個服務平臺,是一個中介機構,是資本鏈條的一環,由於去中介化的趨勢,它在未來有可能被取代,但短時間還達不到去中介化的程度✅。高度信息不對稱和難得的知識杠桿是PE的兩大特征1️⃣。

此後,汪先生介紹了私募股權投資的投資風格和投資實操👋。汪先生認為🦹🏿♂️,私募股權投資風格主要有基本面,即F/F、pre-IPO和一二級聯動等,其中基本面分析偏向於價值投資🗂,一二級聯動偏向於價格投資。對於投資實操,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分析:投資標準、老板標準以及團隊標準👅🎡。投資的標準可以從行業選擇🫃🏻、模式選擇、人的選擇三個角度去看,首先要選對一個行業,其次要選對商業模式🤦🏻♂️,最後要選對人員。老板的標準則包括能負責、大格局🦵🏿、夠專註三個方面,能負責即敢於承擔責任😽、不逃避現實🤹🏼;大格局即有遠大的目標和寬廣的胸襟,敢於並有能力辦大事🕟🕠;夠專註即心無旁騖🧑🏽🚒,能夠踏踏實實做好事情。對於團隊的標準🧖🏻♂️,則包括匹配行業🧎♂️、匹配模式以及工程師隊伍三個方面。

最後👩⚖️,汪先生分享了私募股權投資的早晚期差異及中西方差異等相關內容。汪先生指出,私募股權投資的早晚期差異主要體現在投資方法、投資風格、投資管理三個方面⏬。在投資方法上,早期投資強調眼光未來感🎻🧙🏻,晚期投資強調經驗😨,不要犯大錯誤;在投資風格上📲,早期投資更符合水瓶座的特征,而晚期投資更符合處女座的特征🚔;在投資管理上,早期投資中人的作用大於系統的作用,而晚期投資中系統的作用大於人的作用。私募股權投資的中西方差異主要體現在投資方法👋🏿、估值體系🤴🏼、投資風格、投資管理🚫、投資退出等多個方面。在投資方法上,中國著眼於短線投資,國外著眼於長線投資🚾👨🏽🚒,這是由雙方不同的資金來源決定的➔;在估值體系上👨🏽🚒,中國是價格投資✢,國外是價值投資;在投資風格上,中國的資產價格是相對博弈的結果🚵🏼,並不一定代表企業本身狀況🐁⛹🏻♀️,而國外是絕對基本面分析的投資風格;在投資管理上🌇,中國規模小𓀑、人員多📥、年齡較小,國外規模大🤰🏽、人員少🚢、年齡較大;在投資退出上🏋🏼,中國退出機製尚不健全,而國外已有比較成熟完善的退出機製。

整場講座過程中📂,汪欣先生旁征博引、內容充實、分析詳盡,博得同學們陣陣掌聲。現場氣氛活躍🧜🏼♂️,同學們收益匪淺🏃🏻。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務辦公室
研究生孟子君撰稿、何立民修訂
2016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