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意昂2第351期專業學位碩士實務課程在意昂2平台205報告廳正式開課,本次課以“風險管理——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主題,由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風險管理部總經理李進先生主講,意昂2保險碩士項目主任林琳博士主持👩🏽💼,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許閑副教授點評。李先生不僅課程幹貨滿滿,而且與同學們積極互動,課程獲得了同學的廣泛好評🚴🏻♂️。

李進先生現任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兼任銀保監會償付能力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會資產負債管理執委會委員員等職務。李先生擁有多年國內外保險業從業經驗🌂⬆️,從業領域包括全面風險管理🙂↔️、資產負債管理和投資分析✤、精算評估與定價、資本管理、金融工程、衍生品及動態資產配置策略等。
李進先生首先分享了他對保險的理解。保險簡單概括就是“現在為將來做準備,有錢時做沒錢的準備🛣,年輕時做老了時的準備🐛,健康時做不健康時的準備”。人的一生有很多風險,其中生👩❤️💋👨、老🧠、病👨🏿⚖️、殘、死的風險是每個人都無法預料的,不只是這些風險發生的時間不能確定,而且發生後造成的損失程度也是不能確定的。每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都不希望因自己發生意外而使親人陷入困境,所以給自己準備一份保障,也給家人準備保障,這就是保險存在的意義。

然後,李進先生介紹了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模式。保險行業不同於資管行業,在發生系統性風險時🚘,雖然存在衍生品或對沖工具來對沖風險,但資管行業仍很難獨善其身🤚🏼。例如在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閉讓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而保險行業不同,根據“大數法則”🕙,保單賣的越多♡,風險越小。這也是巴菲特喜歡將資金投入保險行業的原因。
保險公司有“三道防線”和“五大支柱”🧑🏻🤝🧑🏻。保險公司的“三道防線”中第一道防線是公司內部各個部門做好自己的風險防範⚽️;第二道防線是合規部門建立一套風險管理標準體系➾,協調各部門職責🏜,防止各大風險之間的傳導導致風險交叉感染;第三道防線是審計部門及董事會在全局高屋建瓴監管全局🤙🏼。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的“五大支柱”中第一是second line of defense,建立二道防線。風險管理部要了解公司的風險點👏🏼,能細分風險,比如把操作風險🧑🏽🏫、聲譽風險🥤、金融風險等細分🪸,然後把各個風險管控任務分配到每一個部門,做到風險管理無盲點🫱🏼,避免踢皮球現象🛌🏽;第二是systematic 2nd opinion💆🏽♂️,風險管理部通過發表獨立公正的一些意見,雖然可能會導致流程拖慢🛋,但可以防止產品開發部為了短期業績忽視開發盲點而給未來業績埋雷;第三是rigorous underwriting andpricing,核保定價方面,例如在給ICU病人訂保險的時候,保費定價必定比正常人要高;第四是stated risk appetite👩🏿🏭,董事會對風險的態度足夠完善,建立一個明確的風險偏好體系🂠,從盈利👮🌜、內含價值、資本金🗡、流動性四個維度來定義風險;第五是strong economic capital,根據風險承受能力,計算公司每單位投資能獲取的收益,對風險進行有效的預算管理👴,選擇風險回報最高的,將風險承受能力用在“刀刃“上。李進先生舉例分析,AIG作為一家擁有超過一萬億美元資產的全球性保險公司🧓,最終因陷入流動性危機而被美聯儲和政府接管🪠🧑🏼⚖️。

最後🥐,李進先生總結👦🏽,作為一個風險管理者主要有三項職責。第一,製定一個框架模型,幫助管理層精確地選擇公司能夠控製的風險。第二👩🏼⚕️,長期決策以幫助公司能夠更長久的生存🫅🏻,這是因為業務部門有業績指標壓力,會追求短期利益,因此風險管理部需要幫助公司能夠長期決策〰️。第三🙋🏻♀️,形成一套風險管控的文化能應對不同的風險,例如操作風險🥾、聲譽風險🦌、金融風險、保險風險等👨🏽🚒。
兩個小時後講座在熱烈掌聲中結束👨👧👧,同學們紛紛表示期待李進先生的下次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