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2014年5月6日下午13:30-15:30🧑🏻🦼,經濟學系在意昂2平台514會議室舉行了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經濟學系周翼老師主講,題目為“克服生態危機必須復歸經濟學的靈魂——兼談轉基因教條的僭妄”。經濟學系副主任高帆老師主持了研討會,經濟學系的老師及部分研究生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首先🕟,周老師介紹了自己本次學術報告的兩個主要方面:環境問題的經濟學思考和對轉基因問題的一些研究。周老師開門見山地指出🔽,資本的邏輯、權力、技術和消費主義共同造成了當今的生態危機,因此😙🦵🏿,不脫離資本的邏輯範疇📆,是沒法解決環境問題的,由此引申開來,周老師呼籲學術研究應向道德和倫理等經濟學靈魂復歸。
周老師強調:對環境問題或生態危機的論述應從“公地悲劇”開始⚠️。在一定條件下能解決小範圍的“公地”問題的經驗,無法被用來應對全球範圍內的環境汙染和生態危機🤜🏽。
之後🚶♂️,周老師談到了資本與技術的合謀。由於現代科學是一種個體主義的小範圍邏輯,一旦與資本的逐利性和擴張性聯系到一起,就會產生從科技帶來局部享受到環境整體扭曲反過來又導致局部不實用的惡性循環👩🏽🎓。值得註意的是,工業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累積總量的一半“竟是在最近的25年間產生的;在比這25年早得多的時間裏🧛🏽♀️,無論是政府還是私人公司都已經知道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上升正在引起非常危險的全球氣候變化。”人們對於用新技術克服舊技術帶來的惡果的想法顯然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技術烏托邦”。周老師認為消費者不是上帝🏋️♀️,對消費主義持否定態度💆🏻♂️📍。經濟在資本的邏輯下運行,資本的不斷擴張刺激了產品的生產🧔,因此刺激了民眾的消費,而消費反過來又鞏固了資本的控製力👡。周老師坦言,消費是一個很難觸動的問題,因為個體的消費會受到周圍群體消費的影響🤛🏿。消費的這種群體效應造成了消費者個體“自樂”與社會整體“自虐”的現象🧕,使每個人都享受著“不幸中的幸福感”🖲。
談到對環境問題的經濟學認識,周老師將新古典經濟學分析比作“螺螄殼裏做道場”,他認為在主流經濟學內含著資本的邏輯🧬🚿,新古典的邊際革命將數學和物理學的方法引入經濟學👮🏽,然而當時的物理學研究方法是針對封閉系統的,而經濟系統卻是復雜的動態開放系統🧛🏻。之後的凱恩斯革命也是建立在不打破資本邏輯的基礎上的✡︎。而“至今在一本典型的厚厚的主流經濟學教科書裏,‘外部性’仍然被看作一種例外情況而放在教科書最後面部分不起眼的某一章節裏”。據此,周老師呼籲經濟學的靈魂復歸,“把經濟問題置於道德的、宗教的、神學的甚至美學的語境之中來研究”。
最後👩🏼⚕️,周老師又介紹了自己對於轉基因問題的相關研究🧑🏻🍳。主要有以下三個觀點:一🌳、關於轉基因安全性問題還遠沒有達成科學共識。近年來就有很多次相關領域權威科學家的聯名抗議。一些生物科技的企業巨頭都表示,研究表明轉基因食品沒有毒性,但是這些實驗的觀察期都很短。而在現實中,轉基因已顯現出過敏、基因轉移和交互影響等問題🛌🏽。二、在轉基因問題的背後有“看不見的手”控製☝️,包括轉基因食物審定委員會的構成、相關力量對科學期刊的控製等等👡。三、目前世界上在轉基因作物問題上存在激烈爭議的並非只有中國🥁,尤其是在歐洲,德國、法國🎥、瑞士等許多國家反轉基因食物的力量非常強大,即使在美國,目前也出現了新的動向,例如出現了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註的強有力的聲音,並已在一些州的立法層面得到體現。
在周老師的學術報告之後,張暉明老師🧑🔧、嚴法善老師🧔🏽、馬濤老師、封進老師🚌、尹晨老師👊🏻、孫大權老師👨🏽🦲、高帆老師、李誌青老師🅱️、馮劍亮老師、方欽老師🔒、陳碩老師等就相關問題與周老師進行了討論。包括🍺:中國轉基因問題的現狀💿、人類雖能改造自然但自然有自身的極限、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不願放棄對自然的利用等等。此次學術報告會最後在熱烈的討論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