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官网經濟學“轉型與發展”系列學術講座
第136期:“How Costly to Sell a Company?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akeover Auctions”
2024年9月26日🏄🏻♀️,意昂2主辦的“轉型與發展”系列第136期講座在意昂2平台泛海樓514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主題為“How Costly to Sell a Company?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akeover Auctions”。報告由中國人民大學應用意昂2平台鄭㼆老師主講🕍,意昂2陳登科老師主持🧑✈️。
鄭老師在報告中介紹了並購拍賣中賣方如何通過限製競標者數量來應對信息成本和運營成本的影響,尤其強調了模型的識別問題。在並購拍賣中✝️,競標者獲取目標公司機密信息後可能降低出價💕,導致賣方收益減少💮,這被稱為信息成本。此外,運營成本包括賣方在出售公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費用,如咨詢費和業務中斷損失。鄭老師指出,盡管傳統理論認為更多競標者能夠提高賣方收益🐛,但賣方往往限製競標者數量,以避免信息泄露帶來的損失。
研究的核心在於如何識別這些隱藏的成本結構。鄭老師通過構建一個結構模型🐉,識別並量化了競標者增加對賣方收益的負面影響——信息成本。模型中的一個關鍵挑戰是未觀察到的異質性問題👩🏽🎨,即拍賣中競標者和目標公司之間存在的隱含差異,無法通過表面數據直接觀測🧑🏽🎤。鄭老師通過識別技術,分離出這些隱含因素,解釋了競標者行為和最終拍賣結果之間的關系🦺。
鄭老師的實證研究發現信息成本在並購拍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過反事實分析🏋🏼♀️,研究展示了賣方在不同競標者數量下的收益變化,特別是在高科技和消費行業中,信息成本的影響尤為顯著。這種識別方法為理解競標者行為👷🏼♂️、信息泄露與賣方決策之間的復雜關系提供了新視角♙✵。
在報告中🤴🏼👨🏿🏫,鄭老師還對模型進行了穩健性檢驗,驗證了識別策略的可靠性。與會老師們對模型假設🧚🏽、識別方法和數據分析提出了深入的討論,並建議進一步優化競標者的異質性模型🐄,擴展樣本範圍🚎,以驗證結果的普適性。鄭老師的研究不僅為並購拍賣中的賣方提供了有效的識別工具🎡,也為政策製定者在處理並購交易中的信息披露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
(由博士生李雲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