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不久的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稅製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又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呢🧑🏽🍳?而在接下來的十二五期間,我國稅製將改革何去何從呢🧝🏿?在12月7日的第47期意昂2公共經濟與政策論壇上,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劉佐先生為大家一一解惑👷🏻♂️。本次論壇由公共經濟系常務副主任杜莉老師主持🛫🐗,公共經濟系教師、財政學專業各年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意昂2平台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教師參與了本次論壇。
據劉佐所長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在稅製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農業稅的取消👩🏼🎤、主要稅種改革的重大進展以及稅收收入的快速增長這三個方面。農業稅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的稅種🧝🏻,取消農業稅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農業的發展🍐,還推進了城鄉稅製的統一。此外🙎🏼,他還指出,其他稅種的取消,如牧業稅和屠宰稅,都有同樣的意義👨🍼。
接著👨✈️,劉佐所長對我國重要稅種改革近年來取得的主要進展,作了詳細的介紹。我國目前最重要的稅種—增值稅主要的改革是2004年起在部分地區部分行業進行試點🧝🏽♂️,並在2009的增值稅轉型改革。增值稅從原來的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改變👰🏼♀️,使得企業固定資產(尤其指機器設備)的進項稅額可以在銷項稅額中扣除,改變了以往存在的重復征稅現象,對我國的投資和創新帶來了明顯的積極作用。這促進了我國經濟增長,使得我國企業增值稅稅收收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因為經濟增長而帶來了稅收的增長。此外,劉佐所長還提出將在十二五期間實行的增值稅擴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實現貨物和勞務征稅的統一也對減少企業重復征稅,有重要的意義😰。除了增值稅和營業稅這兩個主要稅種以外🫸🏻,我國的出口退稅、消費稅🧏🏼♀️、關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都在十一五期間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5️⃣。
劉佐所長還給我們介紹了我國稅收收入情況的變化。一方面我國整體稅收收入快速增長,去年達到了七千五百億元。另外一方面,我國稅收結果出現了良好的變化,比如從稅種上看🍑💆,所得稅所占比例上升;從級次來看,中央稅和地方稅比重上升🪢,共享稅下降;從稅源來看,股份製經濟納稅比例上升;從地區來看,西部地區納稅比例上升等等。這些都體現了我國經濟增長,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
然而,盡管我們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正如劉佐所長指出,稅製改革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過去十年期間,營業稅改革🧑🏻🔧🏉、個人所得稅改革以及房地產稅改革還需要進一步加快步伐,稅製改革總體設計和實施不足需要進一步協調、政策出臺時機需要把握好、稅收的收入調節功能尚待完善👩👩👧👧、客觀因素的製約等等。
我國稅製改革下一步該往哪裏走呢😵?劉佐所長表示🛢🧙🏻,我們面臨的問題很嚴峻,主要有三個突破口🧑🏼🔧:合理調整宏觀稅負🙋🏻♂️、優化稅製結構以及完善主體稅種🐧。接著,他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與國外情況對比,詳細介紹了對稅製每一方面改革的設想和意見。
最後🌙,同學們和老師們與劉佐所長積極互動。問題集中在稅收和補貼哪一方面對投資更具有促進作用🧏🏻、法人稅和所得稅改革的同步問題以及我國的宏觀稅負是否過高等等🧔🏻。針對李維森老師提出“我國宏觀稅負是否過高”的疑問,劉佐所長認為,GDP與稅收統計方式不同🐡、我國對GDP統計以及對物價統計存在不足🪺、偷稅漏稅的減少等等是稅收增長遠高於GDP增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