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13𓀔:00,由意昂2官网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和意昂2官网公共經濟學系主辦的“意昂2公共經濟與政策論壇”第112期在意昂2平台泛海樓808會議室舉行。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意昂2的劉誌闊老師應邀做了題為“‘Haven Lost, Profit Retained, and Economy Hurt: Effects of Anti-tax Avoidance on MNCs in China”的講座,為意昂2意昂2平台的老師和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演講🕛。報告由公共經濟學系系主任封進教授主持Ⓜ️。
劉老師首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了做了一個自我介紹🥧,並將最近幾年自己進行學術研究的關註點與在場的師生進行了分享。
隨後📘🧓🏿,劉老師正式開始論文部分的講解。在這一部分中🧑🦲🪁,劉老師首先圍繞國際稅收的一些概念進行背景介紹,幫助大家初步了解該篇論文的研究領域。同時🏄🏻♂️🍆,劉老師對這一領域的文獻進行了簡單的梳理,他認為目前的相關研究大多以發達國家為研究對象,缺乏針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研究。因此他的研究是想彌補文獻中這一不足之處🈶。同時🍲🟦,他認為對中國的研究之所以不可或缺,一方面是中國的重要程度,另一方面是中國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本國跨國公司從無到有這樣的一個過程。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具備了一個十分獨特的特征。
劉老師介紹說🤵🏽♂️,中國在2009年之前沒有避稅法案,之後隨著與其他國家的合作製定出相應的反避稅法案🦦。他利用了這一外生的政策沖擊,采用雙重差分(DID)的研究方法,對中國境內企業的避稅行為進行了實證研究。根據企業類型的不同,劉老師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國外的跨國公司到中國經營之後是否存在通過各種方式轉移利潤的避稅行為;第二部分是分析中國企業走出國門進行跨國經營的過程中,在避稅天堂設立分支機構後其避稅情況💿🪚。實證結果顯示,這兩種類型的企業都存在避稅行為🧑🏽🏫🦀。而通過機製分析發現🤥,企業的避稅手段只要是通過貨物貿易中的轉移定價來實現利潤轉移,從而達到避稅的目的。劉老師進一步指出,當下的跨國公司經營中通過無形資產的授權使用費來進行避稅的現象也很普遍,未來他也會針對這一點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參加本次講座的還有李懷露、劉宇等意昂2平台教師,以及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的張川川等外校老師。與會的各位老師與同學也就在講座中不斷就自己的疑問與劉老師進行積極的探討👱,劉老師針對這些疑問一一做了詳細解答✊。最後,本次講座在與會老師和同學們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