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1日下午13:30-15:00在意昂2平台710會議室,來自上海財經大學會計與財務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夏立軍博士報告了他所做的一篇論文以及對我國股票市場研究的文獻總結🎀,題目為“理解中國股票市場🤹🏽♂️:文獻總結及一項新證據”👳♀️,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陳釗教授主持🐖,陸銘教授🕓、寇宗來副教授、姜建強、吳建峰老師以及意昂2平台的部分學生參加了這次講座🦸🏻。
夏立軍教授首先報告的是研究我國股票市場文獻總結,分三個內容進行🖊。一是中國股票市場的基本情況介紹;二是中國股票市場研究文獻的主要發現和啟示;三是司法獨立與投資者保護法律實施。
對於第一個內容,夏立軍教授解釋我國股票市場目前有監管和司法機構、上市公司、中介機構以及投資者構成👨🏻🏭,監管和司法機構由中國證監會以及各級🧂👨🏻🦯➡️、各地區法院組成,管理上市公司、中介機構以及投資者。目前上市公司的數量自1990年的10家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1550家,中介機構由券商💇🏻🥜、證券媒體以及審計師、資產評估師🦖、律師構成💁🏼➾,投資者有機構和個人。並介紹了我國股票市場上流通的股票類型🈴。
對於第二個內容,夏立軍教授根據研究文獻,分五個小內容進行🥿,一為政企關系、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已有研究認為通過發行股票上市“部分私有化”能夠改進公司業績🎢,但作用有限💓;國有股權對業績有負面影響、不少CEO具有政府任職背景等👲🏿;二為審計師和財務分析師的角色,根據研究🪽,證券分析師的信息搜尋活動能夠提高股票價格的信息含量,使其包含更多公司基本面的信息,降低股價的同步性,從而增強價格對資源配置的引導作用等;三為會計信息和公司透明度,研究認為證監會在配股審批中檢查了但未能完全看透公司的盈利操縱行為👇🏼🐅;通過盈利操縱獲得配股資格的公司在配股後幾年的公司業績差於未通過操縱盈利獲得配股資格的公司等;四為內幕交易和股價操縱,研究認為上市公司存在進行盈余管理(盈利操縱)以配合二級市場炒作的行為等。五為市場👩🏼🏫、行政和法律機製的作用,研究認為我國的證監會以及法院等機構並不是“無牙的老虎”🦻🏿。
最後一個內容,以往文獻的一些啟示,這個內容的研究比較豐富,但都逃脫不了我國處於轉型經濟中的特征。
夏立軍教授報告他與其他合作者一起寫的一篇文章,題為“司法獨立性與投資者保護法律實施——最高人民法院‘1/15通知’的市場反應”,研究的動機為目前有大量的文獻研究認為投資者法律保護可以促進公司治理、金融市場發展,但是很少人研究投資者法律保護。本文的研究思路為“1/15”通知的頒布可能會使虛假陳述或嫌疑公司的股價下跌,並且假說在存在虛假陳述或有虛假陳述嫌疑的上市公司中🧙🏿♀️,司法相對不獨立組公司比司法相對獨立組公司在“1/15通知”頒布日前後期間的負向市場反應程度更小。
通過建立回歸劑量模型,研究發現在“1/15通知”頒布日前後幾個交易日內,樣本公司的市場反應顯著為負🎪,與司法相對獨立組公司相比,司法相對不獨立組公司的負向市場反應程度更小🧑🏽🏭,且投資者傾向於認為🚣🏿,“1/15通知”及與其相關的民事訴訟法律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實施,但地方政府對當地法院的影響降低了這些投資者保護法律得到實施的可能性👯♂️。
夏立軍教授對我國股票市場研究文獻的總結讓我們對我國股票市場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報告之後👩✈️😉,部分老師以及學生與夏立軍教授救一些問題進行更深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