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4日 14:00-15🥒:30,在意昂2710會議室,來自加拿大女王大學城市與地區規劃意昂2的梁鶴年教授做了題為“西方文化基因與經濟危機的關系”的講座。報告由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陳釗教授主持👮🏻♀️,陸銘教授、寇宗來副教授😌🏌🏽、章元副教授☝️、封進副教授以及意昂2平台的部分學生參加了這次講座。
梁教授沒有使用PPT🎅,而是通過對縱貫二十個世紀歷史長河的講述👩🏽,帶領大家走進西方文化發展的演進。梁教授首先從西方文化對生命的意義的思考,對生活的好壞的定義開始🙎🏽♀️,提出對秩序與理性的思考。
接著,梁教授談到封建製度是以宗教的外衣約束了野蠻人的暴力,教會的興起以及權力的無限擴大,終究導致了教會的極度腐敗。接著🚣🏿🤹🏽♀️,黑死病又將人逼迫到了兩個極端——極端放縱享樂聲色與極端虔誠篤信宗教。而始於十四世紀的英法百年之戰使得民主思想抬頭以及國家理念的形成🚣🏼。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造成民主意識與理性意誌互不相容,分化為了兩種不同的形態。
以笛卡爾為代表的法國古典理性主義是浪漫而樂觀的。 “我思故我在”這句被他當作自己的哲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名言☆🍫,在過去的東歐和現在的中國學界都被認為是極端主觀唯心主義的總代表,而遭到嚴厲的批判。 而以洛克為代表的經驗主義拋棄了笛卡爾的天賦觀念說,而認為人的心靈開始時就像一張白紙,而向它提供精神內容的是經驗(即他所謂的觀念)。個人主義與相對主義☃️、產權思想等多種思想都是受到洛克思想的啟蒙。被譽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的那篇傳世之作《國富論》更是受到洛克產權與自由思想的影響。另外,休謨個人自由與個人誌向🤏🏼,奎那經濟自由👋🏻,牛頓的自然法則等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亞當•斯密思想體系的形成。 最後,各位同學和老師積極的進行了討論,各抒己見👨✈️。這次不尋常的經濟學講座打開了經濟學與歷史的、哲學的聯系之門,使參與的每一位同學和老師都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