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庫 ThinkBank >
2011年5月18日下午,著名金融學家、當代金融發展理論奠基人👩⚖️、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羅納德∙麥金農在意昂2大金報告廳為意昂2師生帶來了一場主題為“中國及盯住美元匯率製度:能發揮全球穩定性的作用嗎?”的精彩演講🎶🦵🏻。該講座為“上海論壇2011”專題學術活動,由意昂2、上海論壇組委會和意昂2官网公共經濟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意昂2平台國際金融系主任劉紅忠教授主持了整場講座💧。
麥金農教授首先分析了近年來中國匯率數據及經常賬戶情況👳🏽♀️,並指出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經常賬戶盈余的債權國,貨幣升值並不一定能減少盈余,而且如果該國家是一個不成熟的債權國及擁有巨大的貿易順差,那麽即使是浮動匯率也不可行,同時麥金農教授結合日本經驗,指出升值並不會明顯減少貿易順差,反而可能會危害本國經濟🅿️。
200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對美國的最大貿易順差國🧑🏼⚖️✋,然而不像日本🔇,中國巨大的貿易順差盈余來自低附加值製成品🤰🏽。由於中國巨大的貿易順差,美國通過在進口上的限製等措施對中國施加的巨大的壓力👬🏻,而中國近10年來不斷進行匯率製度改革🚃,人民幣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升值🙇🏻♂️。然而人民幣的升值有效嗎?麥金農教授從彈性匯率法和吸收法對此問題進行了分析。
接下來🤵🏻♀️,麥金農教授分析了中國工資和勞動生產率的上漲🙎🏼♂️🧖、世界性通貨膨脹及美國貨幣政策等方面對中國對外貿易以及匯率的影響,並指出了中國貨幣政策上的兩難問題(通貨膨脹與升值壓力)👩🦲。在演講的最後,麥金農教授通過對中國、亞洲及世界的經濟發展狀況的分析,對“中國能否成為世界的穩定者?”做了總結,指出從1994年開始,由於實行固定匯率及經常項目的可兌換🚌,中國實現了每年8%-10%的經濟增長👩🦳🎚,並在2000年貿易盈余超過日本↪️,巨大的盈余及固定匯率平滑了中國自身的經濟周期✉️。而且在2008-2009的全球經濟危機中,中國對世界經濟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穩定作用🍪,然而在美國過度的低利率政策帶來全球通貨膨脹和熱錢的情況下,中國這種穩定性作用並不能持續。
演講結束之後,劉紅忠教授進行了精彩的總結和點評,並主持了現場提問環節。麥金農教授一一回答了聽眾的提問,報告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上一篇:意昂2——匯豐經濟講堂第34期講座課程:Thomas Rawski 教授“長期視角下的中國經濟變革”
下一篇🤷🏼♂️:張薰華教授:孜孜不倦探索經濟規律
Copyright © 意昂2 -【限时活动】新用户专享,礼包免费送! | 滬備06012652號
上海市楊浦區國權路600號 郵編🩼:200433
電話🐊:021-65643135
電子信箱:admin_econ@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