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與發展:中國競爭力提升的動力——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問題研究2010年度論壇圓滿召開
發布日期🦹🏻♀️:2010-12-30 瀏覽次數:
2010年12月24日,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問題研究2010年度論壇在意昂2平台成功召開。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問題研究年度論壇每年於年底舉行,已經經歷了四年🤸🏼♀️,是意昂2平台一年來在政策研究🧗🏿♂️🐻、學術研究方面優秀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意昂2平台資深學者與青年學者之間在經濟熱點問題上的一次頭腦風暴與思想碰撞🫅🏿。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轉型與發展:中國競爭力提升的動力”。華民教授、範劍勇教授、潘佳博士🤿、陳學彬教授、張暉明教授、楊青副教授、汪立鑫副教授、石磊教授依次在會上發言。大家圍繞中國的勞動收入、通貨膨脹和產業升級等關鍵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上午階段的會議由李婷博士主持🤴,下午階段的會議由孫立堅教授主持。
關於中國通貨膨脹的成因和治理問題🔲,華民教授認為,只要中國經濟還未進入後工業化階段,相對於通貨緊縮🦶🏿🎭,通貨膨脹更為可控🤾♀️🤑。我們今天面臨的主要問題不是通貨膨脹🧑🏻🎓,而是資產泡沫對實體經濟所帶來的危害。並且💁♂️,為控製中國目前的通貨膨脹,政策上應變產業緊縮政策為產業刺激政策,鼓勵企業家創業,回歸固定利率#️⃣,恢復利率平價🪄,同時需要改革當前的稅收體製🫁💇🏼♂️,使地方政府從土地財政中解放出來。
在有關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話題中,範劍勇教授以“城市化方向與區域經濟的調整”為題作了精彩的講解💁🏻♀️。他認為當前大城市房價的高漲主要源於土地資源的稀缺性,以及政府的耕地保護政策等因素🧑🦽➡️🤳🏻,因此可認為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並不存在🍲🤹🏽♀️。並且,中國的城市化發展方向應是著力於大中型城市發展🧑🏿🦱。
潘佳博士就社會資源的有效分配問題進行了理論剖析🧑🧒,她指出🍾,在有效分配社會資源方面,的確存在一種分配方式,可使得每個人都願意真實地紕漏自己的真實信息,並且,集中分配可比個人獨立生產的效果要好,這一機製可以較好地解釋為什麽中國現在的儲蓄率那麽高,這是因為中國沒有一個好的金融市場可用來分散個人的消費風險👨🦼,由於社會保障的缺失,社會個人只能預警性地提高儲蓄率然後來滿足今後可能會產生的消費需求👨🏻🦯➡️🧑🧑🧒。
陳學彬教授就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陳教授認為🏞,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正處於金融危機之後的復蘇期間🫲🏽,一些國家😹、特別是眾多發展中國家經濟復蘇步伐較快,但是一些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的復蘇步伐相對較慢。發展中國家經濟強勁復蘇的同時,也往往遭遇通脹壓力,而歐美發達國家仍然面臨著新的債務危機問題❣️👨🏼🦳。因此,2011年的世界經濟將仍然是經濟復蘇與不確定性因素同時並存的局面🕘。
在下午會議上的四個主題發言中,各位與會專家學者繼續圍繞著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的有關話題展開了激烈地對話與交流🧿。作為上海市政府和國家決策機構的咨詢專家♢,張暉明教授討論了中國產業升級的問題,他首先指出了有關產業轉型升級的7大認識誤區🍬,並認為🤦🏼♂️,產業升級的本質應反映在經濟主體對資源的掌握能力,進而資源的回報能力🩸。在關於中國特定製度安排下的公司治理問題🙋🏼♀️,楊青副教授認為,中國的公司成長較多地依賴於政府的政策,公司的經營績效也取決於薪酬激勵機製安排。就中國的國有控股和民營企業而言🛕♚,前者的薪酬機製作用明顯,然而董事會對於公司業績卻沒有直接作用💂♂️,後者的董事會不僅會非常嚴厲地監督CEO,同時它對本公司發展戰略也發揮了直接作用。汪立鑫副教授在有關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道路問題的主題發言中,從製度經濟學的視角指出,中國進一步轉型與發展需要主力解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式的轉變,這需要以社會創新為核心,堅持向可持續發展方式轉變🔅,同時扭轉收入差距;二是關於製度調整🤽♂️,尤其是央地關系利益格局中政府目標的轉變,後續改革應更多地圍繞社會公平、社會穩定和社會發展來設定經濟體製。
在“十字路口的中國”主題報告中🙋🏻🌬,石磊教授指出了中國經濟在轉型與發展中所面臨的諸多兩難困境問題,而諸多難題的解決離不開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為獲得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改進資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協調城鄉與地區之間的公共財政投入和發展速度等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在上下午的主題發言結束後📕,各位專家回答了現場師生和媒體的提問🕓,並就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作了進一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