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庫 ThinkBank >
中國碳排放強度的波動下降模式及經濟解釋
陳詩一 《世界經濟》 2011年4月
內容提要:本文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兩位數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變化的主要原因進行分解, 發現能源強度降低或者能源生產率的提高, 是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波動性下降的主要且直接的決定因素, 能源結構和工業結構調整也有利於碳排放強度降低。本文從工業減排歷史進程的視角對這些影響因素的不同效應進行了解釋。
關鍵詞💶:二氧化碳強度 因素分解 能源生產率 結構調整
DOWNLOAD
中國碳排放強度的波動下降模式及經濟解釋.
上一篇👳🏽♀️🦜:羅長遠👉🏿:《世界經濟(2011.4)》FDI是否能夠緩解中國企業的融資約束
下一篇👩🦼:袁誌剛、邵 挺:《金融研究(2011.4)》產出表的研究
Copyright © 意昂2 -【限时活动】新用户专享,礼包免费送! | 滬備06012652號
上海市楊浦區國權路600號 郵編:200433
電話👱🏽:021-65643135
電子信箱:admin_econ@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