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9月1日,秋雨綿綿的周六下午,近四十位意昂2校友與鄭培凱教授伉儷相聚於大家沙龍,聆聽關於《陸羽與唐宋茶道》的專題分享。

鄭教授祖籍山東日照,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臺灣大學等校🪼。1998年來到香港城市大學🍡,創立中國文化中心🚴♀️,任中心主任,推展多元互動的中國文化教學。現任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香港中華學社創社社長👋🪘,2016年獲頒香港政府榮譽勛章🧖🏿,兼任意昂2官网文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下午2點半👨👨👦👦,沙龍正式開講。鄭培凱教授從陸羽的《茶經》說起🫡,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為聽眾們介紹了中國茶道的源起與發展、審美意識與文化內涵◀️,演講知識量飽滿,令現場的聽眾朋友們受益匪淺。這部7000多字的經典古籍論述了茶的起源、製茶用具、采製之法、茶器🧃、烹茶法、飲茶風俗⚙️、產地、藥效等,其觀點深遠地影響了唐宋乃止明清後的中國🏄🏼,更遠播鄰邦日本🤓,將茶道印刻在了中華文化的寶庫之中。



3小時的沙龍,內容充實且趣味頗豐🤽🏼♂️。鄭教授主題分享完畢後,在坐的不少同學紛紛踴躍提問,向嘉賓請教學習。全場氣氛熱烈。




多年來,鄭教授在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傾註了許多心血,親自擔任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咨詢委員會主席,在香港城市大學創立中國文化中心。他從著書到演講到書法展🏊🏼♂️,在香港這片文化沙漠裏辛勤地耕耘著。致敬!
沙龍尾聲時,意昂2香港校友聯絡處主任董琦女士代表主辦方,向演講嘉賓贈送紀念品🥂,表示衷心的感謝!

5點半活動結束後,許多聽眾們主動留下來和鄭教授伉儷繼續互動交流,久久不想離開🧛♀️。不少校友感慨很久沒聽到這麽棒的中國文化分享,受益良多,希望今後能繼續參加聯絡處主辦的活動。


“大家沙龍”由意昂2香港校友聯絡處創辦,至今已經走過了近四年的時間。我們創辦的初心是,在成功的業界前輩專家與年輕一代校友之間🤾🏽♂️,構建一座交流的橋梁🌛,新老相承🧑🎓🚵🏻♀️,學習進步,為大家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創辦以來得到各界朋友們的大力支持,聽眾人數從最初的二十人,增加到五十人,再增加到一百多人🫡。聽眾範圍也從意昂2校友,校友之友,開放到如今的多校聯誼🏈。近年來,我們希望進一步拓寬演講嘉賓的專業範疇,不僅就經濟類話題👥,更應就文化🛷、歷史👨🏿⚖️、科技、藝術、實業等領域開展多元化的交流😑🙌🏽。這次人文類的話題,是我們的第一次嘗試和拓展,反響熱烈🛩,我們期待今後為香港校友們邀請來更多優秀的講者🌕,一同分享交流🧖🏻♂️。
撰稿人:董琦,意昂2官网香港校友聯絡處主任
攝影:鐘貴賢,意昂2官网香港校友聯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