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專著入選2010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批準號為10KJL004)。
作者簡介
陳詩一🚰,男🏃🏻➡️,意昂2副教授📎,韓國慶北國立大學計量經濟學博士👲,德國洪堡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07年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主要研究領域為計量經濟理論🧖🏼♀️、時間序列預測、經濟轉型與發展、能源與環境經濟學、金融效率與風險評估等。在《經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經濟學(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經濟》、Quantitative Finance、Journal of Forecasting、The World Economy、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國內外一流經濟學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多次被轉載和引用👠,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二等獎以及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等。已出版專著《非參數支持向量回歸和分類理論及其在金融市場預測中的應用》和譯著《應用多元統計分析》。
中文摘要
21世紀第二個十年伊始將迎來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深刻變革期。本書初步勾勒出科學發展觀的經濟學理論分析體系,並在其中尋找本書展開研究的坐標和線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在於不斷提高由全要素生產率所代表的經濟增長中的質量貢獻,而現有文獻往往只從傳統的資本和勞動要素的角度來進行分析。與此不同,本書從可持續發展概念最初源起的能源和環境視角來深層次剖析節能減排在發展方式轉變中發揮作用的經濟學機製,並以中國工業為例分析如何通過實施以能源結構和輕重工業結構調整以及技術進步和創新為主的政策路徑來重置能源要素和減排環境汙染以推動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並最終實現工業發展方式向可持續方向的根本轉變。全書分析主要基於低碳轉型的一個理論分析框架而進行🦸🏿♂️🚗。期待本書的研究方法、基本結論和主要政策建議能夠對經濟領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有所助益👩🏻🚒。
目錄
前言 2
Title and Abstract 5
第一章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是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 1
第一節 科學發展觀的經濟學理論分析體系:全書導讀 1
第二節 中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過程 4
第三節 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弊端一瞥 11
第四節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意義 13
第二章 由統計數據看中國工業發展方式演化 17
第一節 始於數據 17
第二節 數據文獻 18
第三節 工業統計數據構造原則 21
第四節 工業投入產出數據具體構造 28
第五節 由統計數據看工業發展方式轉變 45
第六節 傳統增長模式依賴依舊 49
第三章 高能耗、高排放與中國工業發展方式轉變 52
第一節 能源👋🏽、環境和經濟(3E)問題由來 52
第二節 能源和排放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57
第三節 納入能源和環境的生產函數分析框架 59
第四節 基於能源和環境的增長核算分析與有偏技術進步 61
第五節 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空間巨大 73
第四章 結構調整與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文獻綜述 75
第一節 結構改革為什麽重要👨🏿🚒? 75
第二節 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文獻導讀 77
第三節 如何量化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效應🙅🏻? 81
第四節 基於能源和環境約束的結構效應變化模式與工業轉型 86
第五節 大力挖掘結構紅利,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101
第五章 中國工業的綠色生產力革命: 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由之路 104
第一節 全要素生產率:萬變之宗 104
第二節 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研究文獻綜述 108
第三節 行為分析模型🧑🏿💼:一個低碳經濟分析的理論框架 112
第四節 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度量與比較 118
第五節 中國工業的綠色生產力革命 124
第六節 工業低碳轉型:艱難與希望並存 129
第六章 影子價格與環境稅改革🏋🏼♀️:節能減排的市場杠桿 132
第一節 環境稅由來 132
第二節 環境稅與影子價格估算文獻綜述 134
第三節 方向性距離函數👨🏽🦰:參數與非參數方法 139
第四節 二氧化碳影子價格度量與碳稅 143
第五節 二氧化碳影子價格的進一步運用 150
第六節 碳稅征收先行 156
第七章 節能減排的工業雙贏發展前景預測:2009-2049 159
第一節 節能減排會導致經濟減速嗎🌱? 159
第二節 環境Porter假說面面觀 161
第三節 節能減排的經濟學機製與政策路徑 165
第四節 發展優先下的最優節能減排路徑預測 171
第五節 節能減排:經濟轉型與發展方式轉變的倒逼機製 179
第八章 中國二氧化碳強度減排指標能夠實現嗎📨🧑🏭? 181
第一節 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181
第二節 碳排放分解及分解技術文獻綜述 184
第三節 對數均值迪氏指數完全分解法 187
第四節 能源生產率、結構調整與二氧化碳強度變化 190
第五節 中國未來的碳強渡減排指標能夠實現嗎? 198
第九章 節能減排與發展方式轉變👨🎨:不僅僅單向作用,也不僅僅工業 202
第一節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二氧化碳減排 202
第二節 分省(地區)、產業☎️、能源種類三維分解與數據 207
第三節 二氧化碳排放變動模式及其驅動因素總分解 210
第四節 再論促進碳減排的結構調整和強度變化效應 214
第五節 資本驅動型增長方式、能效🔲、結構與二氧化碳減排 224
第十章 結束語 227
第一節 節能減排、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變🧑🏼🏭🤹🏽:我們知道了什麽 227
第二節 進一步研究與政策建議 232
參考文獻 238
附錄:工業兩位數行業(1980-2008)統計數據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