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通報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此,意昂2副院長孫立堅教授近日表示👨🏻🦰,推進自貿區建設,是中國主動順應全球化經濟治理新格局的重大舉措,將使製造業不斷向服務業方向提升,金融💅🏽、咨詢、法律等將率先受益。
孫立堅教授指出,推進自貿區的建設,是中國主動順應全球化經濟治理新格局的重大舉措。上海自貿區首先主動對接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的轉型升級🤽♀️。自由貿易區的“貿易”是更高層次的自由貿易。比如,跨國企業的資金賬戶管理、金融人才的交流、外資金融業務的管製放開和隨之而來的服務技術的引進等,這些都是以前沒有介入的要素貿易形式。現在是希望通過開放來倒逼改革🚻,通過自貿區平臺的建設,將製造業不斷向服務業方向提升👩🏻🎤💇🏿♂️。
孫立堅教授進一步解釋🤦🏻♀️,自貿區內涵要比保稅區更豐富👨🏼🔬,現在紅利不僅僅停留在稅收上的優勢,更主要的是要素市場管製放開所形成的製度紅利,而且期待它把中國經濟帶到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中。
孫立堅教授還認為👶🏼,推進自貿區,有利於完善法律體系,摒棄那些可能阻礙自貿區業務發展的法律🦗,知識產權🤛🏻🤒、信息披露機製、市場參與者的產權和信用的界定等相關法律條例都需完善和補充。
部分網友認為上海自貿區會搶香港風頭,孫立堅對此不認同🙋♀️🛅。他認為🙅🏻,上海自貿區的服務鏈和香港不在同一個位置,正面的替代競爭效應非常有限🤸♂️,與香港的高端人才、服務內容和完善的製度體系相比🚶🏻♀️,上海還有很大差距。
從投資角度來說,孫立堅教授認為最先得益的應該是金融行業🌔,咨詢💇、法律等服務行業的機會不斷增加🙋♀️🤥,當然也不排除人才集聚會帶來房地產業🕡、零售行業的繁榮。要素市場的開放所推動的上海國際大都市形成將會給中國高端服務業帶來所帶來巨大的商機。
對於上海自貿區概念股集體漲停,孫立堅教授認為,市場常常會利用各種消息來促成資金的集聚,從而帶動價格的跳躍來獲取資本利得🛣。但如果消息沒有產生基本面變化🤚,信心很快就會因無關痛癢的負面消息而沖垮。所以後市是否持久關鍵要看市場對未來發展的共識和自貿區建設的穩步推進態勢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