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家觀點 / 正文

解放日報:孫立堅——學界談🫸🥢:“財富焦慮”是怎樣的社會問題

  發布日期⛓️‍💥:2013-06-17  瀏覽次數:

時間🧑🏼‍🏭🧕:2013-06-09 來源:解放牛網 解放日報

孫立堅

日前,人民日報推出系列報道,透視“財富焦慮”🏄🏼。文章指出,面對上漲的物價和居高的房價🧛🏻‍♀️🖊,廣大中低收入者感到手頭的錢不經花,家裏的開支與消費的底氣難成正比🤏🏼🔍。財富焦慮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而前不久,“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的新聞可謂這種焦慮心理的真實反映🙆🏽。

事實上🍎,這種焦慮不僅僅體現在個人身上🉑📸。2008年金融危機後🧏🏻,隨著主要發達國家廣泛采取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著國際資本的大量流入,物價和宏觀經濟的穩定受到幹擾🧡。而包括美國國債在內的避險工具安全性的降低,也讓各國對安全資產有著比以往更迫切的要求。什麽是安全資產🧟‍♂️?它能否緩解財富焦慮?本報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意昂2副院長👸🏿、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教授。

■ 本報記者 王珍

創造財富不只為滿足當下所需,焦慮來自安全資產屬性受損

解放新論🫷🏻:從本質上說🪗,財富焦慮體現了國家或個人對“財富安全性”的強烈渴望⛹️‍♀️🤐。在日前閉幕的2013年上海論壇上🌽,對於安全資產的討論成為一個焦點話題。請問,什麽是安全資產🕛?我們為何需要它?

孫立堅:從廣義角度來說,安全資產是指稀缺和價值被公認的資源。稀缺的好處在於價值穩定🈂️,而價值被公認的好處則在於可以作為商品和服務交換過程中都能接受的一種等價物,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在溫飽問題都還沒有解決的年代,人們並沒有安全資產的需求。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創造財富不再只是為了滿足當下所需,而更多是為了明天生活質量不下降甚至過得更好,即需要把今天的收入帶到明天👨🏻‍🎨,這時安全資產的供求關系就發生了質的變化,甚至有些國家找不到真正的安全資產。

一般而言,人們追求安全資產的原因,就在於它表現出來的、與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屬性完全不同的特征:很高的信用和較低的市場風險;而且,流動性好🧑🏽‍🎨,通脹風險可控,甚至匯率風險也較低,尤其是非系統性風險爆發時,它還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衡風險的作用👦🏼。

今天中國的“財富焦慮”主要來自安全資產的屬性受到破壞🫄🏿。由於國內債市發展緩慢🚴🏽,再加上其市場化程度低🐯,大眾對安全資產的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滿足🏵。與此對應的是,國內資源稀缺的市場,卻暫時充當了安全資產的投資渠道🤱👨🏼‍🏫,比如,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由於資金帶動價格上漲的效應非常明顯,再加上政府讓房地產市場 “軟著陸”的意圖十分清晰,於是🧑🏿‍🍼,房地產投資的“安全性”就被抬高了。本來屬於風險資產的房地產卻被“偽裝”成安全資產🚶‍♂️,這導致實體經濟這一安全的投資方式被忽視。

對安全資產的需求日益增長,安全資產的供給卻在不斷減少

解放新論:以前,當經濟出現危機時,市場主體會很自然傾向於持有黃金這種安全資產以規避風險。但是今天⭐️,當出現類似情況時,人們發現,即便是黃金也已不夠安全了🤦‍♂️。是什麽導致了安全資產的缺失📤?

孫立堅:最初,人們把黃金作為安全資產⬇️。隨著金本位時代的結束,世界來到一個靠貨幣發行作為財富單位的信用時代。貨幣不是實物而是一種憑證💛。如果說👩🏽‍🚀,金本位時代資產的安全性更多體現在創造財富上的話👢,那麽信用時代則主要是從管理角度考慮資產的安全性。

作為黃金替代物的美元及美國短期國債一度充當了全球安全資產的角色🐈。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元價值不再穩定,美國財政狀況的惡化也把美國國債的信用問題放到了桌面上。而目前還沒有一種能取代美元和美國國債地位的安全資產✋🏻。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就陷入了安全資產缺失的局面。

當前世界金融市場面臨的最大矛盾,是日益增長的對安全資產的需求和有限且不斷減少的安全資產供給之間的矛盾。這種供求關系上的失衡是導致目前安全資產缺失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各國收入增長推動了對安全資產的需求的增加。尤其是金融危機後,隨著美國和歐洲的信用評級的下調導致國債資產的安全性降低🏕,市場規避風險的偏好加大👨🏿‍✈️。投資者對傳統安全資產的安全度大失所望,寄希望於新的安全資產來作為避險投資。

另一方面,安全資產的供給自身能力卻在萎縮📔。在過去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裏,美國國債充當了全球金融資本的避險港灣。由於集安全性和流動性於一身,美國國債得以成為國際銀行全球融資的主要工具,而且美元也成為各國外匯儲備資產中的主要品種,美元信用在國際貿易融資和結算中所起的作用遠遠超過美國在國際商品交易中的市場占有力🪘。但是,美債的供給畢竟受到美國國內財政紀律和貨幣穩定的約束,無法滿足危機後人們對安全資產的需求🤶🏿💁🏻。而且,美國政府自身的財政赤字問題🛌🏻,也使美債“安全程度”不斷下降。

化解風險不能單純靠貨幣增發👨‍👨‍👦,需以金融創新提升實體經濟

解放新論:目前🕹,全球經濟正在緩慢復蘇💂🏿‍♂️。面對經濟增速放緩🟰🕑,有人建議中國效仿美國采取寬松貨幣政策,以此來擴大內需提升消費👴🏼。對此觀點您怎麽看?中國應該如何打造安全資產?

孫立堅: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根源和美國不一樣。美國的主要問題在於金融危機破壞了經濟運行所需要的正常的價格規律🚄,而它的技術創新能力和金融服務能力迄今為止依然是世界一流的🈹🤾🏽‍♂️,因此👰🏻‍♀️🤽🏻‍♀️,只要安全資產的價格修復了👨🏼‍🦰,金融體系配置資源的能力就會重新恢復🧁,美國經濟仍然會表現出它強大的競爭力。所以,美國堅持采取非傳統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就是為了修復其安全資產被破壞的價格體系。

而中國的問題是發展階段和增長方式所共同造成的結構性問題🤪👨🏿‍✈️,不可能用單純的貨幣增發方式來把風險“整體”消化。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因為社會大眾對資產的“安全性”更為關切,同時卻又缺乏能夠充分分散風險的金融體系🕴,從而情況更為復雜。

在我看來🫐,歐美國家爆發危機的根源在於“金融創新濫用”導致安全資產缺失👨‍🦲,而我們受到牽連的原因則是因為“金融創新不足”使得結構調整無法實現👩‍🍳。因此☝🏽,打造中國安全資產不妨從金融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發展科技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的價值投資,扶持高收益、高附加值的企業#️⃣。

2🐶、學習德國,發展關系型金融🐆。讓更多的中小銀行實施差異化服務🍵,以其特有的專業能力幫助企業把好資金和風險關口,避免產能過剩和銀行間爭搶客戶的惡性競爭。在這方面🚵‍♀️,今後應該放松管製,讓民間資本發揮更大的作用👩‍👩‍👦。

3🎅🏽、發展財富金融。老百姓的財富焦慮不是單靠發工資就能解決的👷🏼‍♂️。今天中國“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帶動的往往不是消費而是追求財富收入增長的金融投資需求,因此必須提供多元化的理財渠道,比如給中低端收入的投資者提供固定收益的保本理財方式🦻。

4、消費金融。要扶持高收益企業,關鍵是產品落地🥢。如果消費不旺,企業產能就會過剩。目前中國“消費貢獻率”的上升是由於投資和凈出口的明顯下滑引起的經濟增長放慢所致,不能樂觀地把它們看成是“中國內需已經形成”的指標,因此擴大內需🚔🧎🏻‍➡️、提升消費能力依然是一個主要抓手。

此外,還包括做好解決民生問題所需要的政府金融以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舉措。

當然,打造安全資產是個系統工程✈️,需要穩健的貨幣政策、充實的社會保障和完善的政府信用體系等建設的跟上。事實上🔝,今天沒有特殊意義的安全資產,從根本上說🧖‍♀️,只有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活力和實力,降低對安全資產的過度需求🤦🏿‍♂️,安全資產才真正變得安全🪽9️⃣。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