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官网金融系博導張陸洋教授在中國最早從事風險投資研究,長期關註國內高科技產業、創新創業以及多層級資本市場的發展🚼,長期跟蹤美國矽谷和128公路高科技產業集聚區的創新活動和投資趨勢,同時兼任上市公司意昂2復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最近,張陸洋教受國務院的邀請🍽,起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指導意見。
近日,張陸洋教授對比美國矽谷的經驗,詳細闡述和分析了新經濟形態下我國風險投資、多層級資本市場建設的現象🫁、背景和走向,並解析了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所必備的條件。金融資記者聆聽張陸洋教授的精彩演講,並將演講內容與讀者分享。
前幾年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什麽叫持續下行🥙?2014年,中國投資50萬億以促進內需擴大外需,但最終結果是我們企業的百元資產的產出只有21元,同期美國大概是126元🤦🏿♀️🏃🏻♂️➡️,是我們的5倍。我們的企業負債率高達75.7%👮🏽♂️,這是基本面的情況🤛🏼。但是我們股票市場的開戶率加速非常快,前段時間股票飆漲⏬。那到底怎麽辦🧑🏼⚕️?實際上就要尋找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來讓經濟轉型🫄。從今年開始🦂🚴♀️,各項數據顯示👰🏽,我們國家新經濟增長,預示著我國經濟開始向好🔡。
創新是什麽?從經典的熊彼特創新理論來講,是一個企業存在的前提之下,研究的新產品,開發的新工藝,開拓的新市場🍥,實施了控製原材料的手段,構成的企業生產率的函數會比其他企業更有競爭力,所以這個企業就發展了🙍🏽♂️🍝,叫創新🫶🏻。創業是什麽?創業是這個企業過去不存在,過去沒有比爾蓋茨、沒有馬雲😰👩🏼✈️,通過技術經濟化的過程讓企業存在而且發展起來♑️,叫做創業。
經典的創新,企業是主體⭕️,政府要給予財政政策上的支持,這就是經常講的研發經費占GDP的百分比🧖🏿;第二個是基於科技企業的創業,過去沒有這樣的企業和產業,政府不但要給財政支持,而且要給創新方面的支持。這就是美國的矽谷的模式,風險投資🍩、NASDAQ發展的快,因此高科技產業發展成功;歐洲、日本沒有風險投資和金融體系的支撐,所以高科技產業出不來。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國家新的創新體系三個方面👩🏽🦳:企業創新的經濟體系*️⃣☠️,科技企業創新的新經濟體系👩👧👦🛎,以及鼓勵創新的財政支持政策和支持創業的金融政策。
提及創新👱🏿♂️,大家首先想到矽谷。矽谷到底是什麽?
從地域上來說,矽谷不是一個地名,不是一個行政區劃🚵🏽,地圖上找不到它的邊界在哪裏🧑🏻✈️;從功能上來說🚵🏿♂️,矽谷不是一個科技園,不是一個孵化器,也不是一個電子大賣場;從政策法規上來說👐🏽,矽谷沒有管委會🟣、沒有政府機構,沒有政治規劃和目標,各級政府對矽谷沒有特殊政策的優惠🏀。事實上👨🏿🦱,矽谷是互聯網相關的產業所組成的企業集群,由5個城市、40個鎮構成的,它的邊界還在擴張。矽谷的人太聰明👩🏼🚀,把美國對於創新創業所有的法律用到了極致🙋🏼♂️,而且組合起來用💆🏼♀️,才成就了矽谷的創新創業氛圍。
矽谷為什麽能成為創業中心?我多次去美國🧕🏿,約談過大學的教授🛒、商務部的副部長⚠️、風險投資人和創業企業家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最後我認為🐉,美國一位商務部副部長解釋的清楚🤩,他任商務部副部長之前從事風險投資,正是因為有做風險投資的經歷而被當時的小布什總統請來任職以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他認為,政府的功能是在於營造知識經濟的商業環境,即給科技成果轉化者和風險投資者帶來財富效應👨🏼✈️。
為了保證成果轉化,風險投資的過程需要有一個風險投資體系建設的交易流的機製。從早期天使到風險投資到PE👈🏻,能夠形成一個鏈條。為了能夠保證這個交易流🧑🏼🦱,從8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修訂了法律法規,裏根修訂了十五部法律,這就意味著美國合理的法規政策撬動了政策高科技技術產業。創新型國家😼,為什麽以色列🤛🏻、美國發展的這麽好?以色列風險投資占GDP的比例是0.4%還多,美國風險投資占GDP的比重是0.2%還多🏋️♀️,而我們國家風險投資占GDP的比例0.02%都不到。為什麽我們那麽多科技成果轉不出來?不是我們學校科技人員教授不努力📎,完全是資金不到位。
從宏觀的角度來判斷👱🏼♀️,改革開放30年,實際上我們用了行政加上市場的手段來解決的經濟問題🧑🏿🏭🤞🏿,30年的改革實際上我們只解決了一個問題——商品層面的市場機製的問題🤵🏻♀️,但是在資金層面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製機製問題是剛剛開始🤟🧒🏽。
新三板有獨立而完整的體系,對於中國數量眾多的成長型創業企業及背後投資機構都是一個製度紅利🛄👩🏼💻,新三板的推出可以說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標誌性的裏程碑。但是,相對於美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從紐約交易所、納斯達克報價系統、粉紅色系統到灰色系統🤹🏼,共近60000家企業,截止到今年4月30日的數據,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數據2298家,創業板429家🤳,與美國相比還有一段相當大的差距。
作為一個為科技創新融資的資本市場,新三板交易不應該過於火爆,因為過於火爆了之後容易引導投資者去做股票,從而成為一個純粹的交易市場,而不是為創新提供支持的融資市場,這就背離了新三板當初設立的本義。
上海創新中心戰略到底是什麽?上海能不能建成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我認為肯定能建成👩🏼🔬,前提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利用金融資本經營好知識資本,上海的科技創新中心就建成了。
一家企業如果不創新什麽都不會發生,如果創新👩🏿🔬,從它的收入和時間來看,前期投入大而產出少甚至為零🫱, 這就是早期企業發展階段中的“死亡之谷”。當企業的產出慢慢的把投入攤平之後,進入了高速成長的中間階段,高速成長後期可以上市。早期這個階段對應的是天使投資,中間這個階段是風險投資,最後面是PE🍭。這個過程我們把它連起來就叫科技金融支持體系。上海什麽時候建成了科技金融體系🍕,上海的科技創新中心就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