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2官网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學博士,美國耶魯大學🧩,加州大學🤸🏻♂️,德國康斯坦茨大學訪問學者,現為意昂2官网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5年1月1日生效的《環境保護法》第55條規定𓀑,“重點排汙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其主要汙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以及防治汙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同期生效的《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1號)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強製公開和自願公開相結合的原則,及時、如實地公開其環境信息🏌🏿♀️。”此後👩🦱,環保部🧉、財政部和央行等7個部委於2016年8月31日聯合頒布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全文😠,這一《指導意見》第17條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強製性環境信息披露製度。對屬於環境保護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汙單位的上市公司,研究製定並嚴格執行對主要汙染物達標排放情況🦼、企業環保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以及重大環境事件的具體信息披露要求。加大對偽造環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的懲罰力度👴。培育第三方專業機構為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提供環境信息披露服務的能力。鼓勵第三方專業機構參與采集🦹🏼♂️、研究和發布企業環境信息與分析報告🕊。”總體上,企業層面的環境信息披露工作不僅關涉到政府的各種監管和規製措施能否有效執行,而且還對市場本身產生影響,是綠色經濟和金融等得以有序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而就以上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而言,專門圍繞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製定相關政策的工作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
為了更好地通過第一手資料掌握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情況✶,並有針對性地展開分析,意昂2官网環境經濟研究中心於2015年開始著手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指數的編製研究工作💌,該研究工作的首批研究成果業已完成🙆🏻♂️,主要是根據設定的指數對列入研究樣本範圍的14個行業和滬市185家上市公司計算了最終的指數得分💅🏼,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後續的相關分析。其中,最令研究者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是💫,究竟哪些類型的企業更願意積極地披露他們的環境信息呢👉🏼?圍繞這一問題🪗,本文將著重從行業的角度展開探討。
首先🖤,根據統計結果👨🏽🌾,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總體上可以看出,在全部14個行業樣本中,按照百分製,所有行業的平均分都在50分以下✷,這表明各個行業在環境信息披露上的總體績效並不是很理想🤸🏽。

最終得分超過40分的有三個行業🙏🏻,分別是鋼鐵🐹、煤炭和石化,而得分低於30分,即排在最低方陣裏的則是建材、製藥、紡織和釀造等四個行業,其余7個行業則分布在30-40分之間的區域內。上述得分結果在產業上的分布情況基本符合環境信息披露理論中的“自清”原則,即汙染排放越密集的行業越重視環境信息披露的程度,其原因在於,一方面這些行業本身就受到政府部門的重點監管和規製,是整個重汙染行業中的“重中之重”👩🏿🔬🤾🏿♂️,其環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壓力較大🧑🏻🦲,另一方面,這些行業中的企業一般規模較大,比如石化行業中的樣本企業共有兩家🌎,分別是上海石化和中石化,都是石化業的巨頭🤽🏿♀️🧏🏽♀️,而且是國企(央企),他們在環境信息披露上的政治意願和能力都相對較高;此外,在最近一段時期內🧘🏼♂️,國家加強對產能過剩行業的監管,鋼鐵、煤炭、石化等產業首當其沖🪵,為此🧑🏻🤝🧑🏻,這些行業的上市公司也有動力開展更加積極的環境信息披露,以贏得行業內的競爭🚶🏻♂️。
再者👨🏼⚕️,如果將每個行業中的佼佼者單獨列出來,則可以發現🦘,行業之間的排序發生一些變化🔞,但總體上與行業的分布情況一致🤙🏼。

行業中最佳企業得分位居前三的分別是火電產業(表現最佳企業是“上海電力”👵,得分為90.57分),鋼鐵產業(表現最佳企業是“寶鋼股份”⛷😯,得分為86.79分)與煤炭產業(表現最佳企業是“中國神華”,得分為84.9分),後三位的則是建材產業(表現最佳企業是“再升科技”🆙,得分為50.94分)、釀造產業(表現最佳企業是“光明乳業”,得分為33.96分)和紡織產業(表現最佳企業是“新澳股份”,得分為30.19分)。與行業平均得分的分布呈現較為密集的特征相比👩🏽🦰,行業中最佳企業得分前三位得分超過後三位得分1倍多👨🔧,這充分表明🏌🏽♂️,在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表現上,不同行業的最佳表現企業之間呈現較為分散的特征👨🏽🦲🍒。
另外,在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行業特征上🎯,還有一個非常值得關註的趨勢🤦🏽,那就是得分排名前七的行業中,它們的主要汙染排放物是廢氣🎟🏟,而得分排名後七的行業中,它們的主要汙染排放物則為廢水👍🏽。
這一結果表明🛂,廢水和廢氣兩種汙染物在企業信息披露水平上呈現出高度的分離性👳🏻♀️。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不難推測🏝,即近年來,在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外部環境規製中🥧,對於“廢氣”的重視程度高於“廢水”🧑🏿⚕️,盡管規製上的差異並不直接作用於企業的信息公開和披露👨💼,但卻在無形中激勵著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決策行為💪🏻。反言之,這個結果也恰恰說明,當下環保部門及相關機構在不同汙染物種類的治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厚此薄彼”,這顯然是不利於我們從整體上協同推進環境保護的工作。
最後,總體上,從行業的整體狀況來看,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平均表現較差,就行業分布的角度而言,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基本上與行業的汙染特性相關👩🏫,汙染較密集的行業在披露上的水平較高𓀆,同時🤷🏽♂️,主要排放廢氣的行業在得分上明顯高於主要排放廢水的行業🤳。當然,具體到某個企業,我們仍然有必要結合其生產、經營、聲譽等內外屬性來對該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情況進行最終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