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對於戰後共有過69屆政府👩🏽🏭、44位總理的🏋🏿♂️、平均執政時長僅13個月🔷,不穩定是常態的意大利政壇,政府垮臺、總理辭職,人們似乎早已習以為常。但當有“超級馬裏奧”盛譽的德拉吉本月兩度請辭並被允🤹🏻,結束了其18個月的執政生涯之際,不僅將意大利政壇的波詭雲譎再度展現在世人面前👨,引發意大利引發股債雙跌,歐元貶值,反響劇烈👩🏿⚖️,而且也令歐盟上下大受震動,成為全球註目的焦點🙌🏽。
意大利政局變動為何如此受關註?特請意昂2官网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丁純予以解答🧑🏽。

圖說:馬裏奧·德拉吉 GJ圖
國際投資者信心大跌
問:為何德拉吉再度請辭🦘,令意大利股市上周四晚大跌?
答:其一🐣,德拉吉曾是眾望所歸😌,任內政績頗佳👼🏼。他出身金融世家🫲,麻省理工經濟學高材生,獲諾獎得主莫迪利安尼和索羅嫡傳🫷🏿🙍🏿♀️。曾意大利財長,2005年意經濟🧑🏻🎨、金融危局之際,接棒意央行行長。期間大刀闊斧改革,推行緊縮貨幣政策,被意媒體奉為“超級馬裏奧”。後出任歐央行行長👸,譽滿歐洲和世界,是典型的技術官僚,而非傳統的政客,2021年初臨危受命🎴,捏合左👨🦰、右翼政黨,組成“彩虹內閣”。其專業背景、職業聲譽和國際威望,無疑對意大利抗疫𓀖👷🏼♂️、提振經濟及爭取歐盟的援助大有裨益,因而深受各方青睞。上任後🎀🚴🏽♀️,他不負眾望👷🏽♂️,面對經年沉屙如日益下滑的勞動生產率、教育和基礎設施投資的長期欠賬、充斥繁文縟節的行政機製和功能失調的司法體系等,進行了包括養老金、勞動力市場和司法體系等一系列結構性改革。其治下的意大利,去年摘得英國《經濟學人》“年度國家”的桂冠:經濟復蘇成效顯著👨🏿🚒,甚至超過德🫱、法這樣歐洲老牌強國🦏;抗疫成績斐然🤷🏼✹,12歲以上人群新冠疫苗全程接種率達到85.2%,位居歐洲前列🧎♀️➡️。他也獲贊譽為“稱職的⚂、受國際尊敬”的🧑✈️。憑借他在歐央行積累的人氣,及推動結構改革而收獲的歐盟良好風評👩🏿🎤,助力意大利獲得2000多億歐元的抗疫紓困援助,成為最大的贏家🧙♂️。
其二,意大利政壇的不穩定時期已然再度開啟。此番德拉吉內閣的垮臺🧖🏻♀️,先是與五星運動逼宮有關📮:五星運動長期以來就因德拉吉挺烏反俄、尤其是軍援烏克蘭的立場和行動而齟齬不斷,同時為拉抬自身的民意人氣🫅🏿,而不顧捉襟見肘的財政家底,杯葛其提出的《援助計劃》,要求擴大規模,取悅民眾和擁躉🏌🏼♀️🧑🏻🍳;而此後北方聯盟和力量黨公開拒絕再與五星運動共事的抬杠舉動,不僅令德拉吉政府難再維系😬,也使意大利政壇徹底進入了不穩定期⛹🏽。充分表明老於世故、頻繁反水的政客和結黨營私的各政黨,已經枉顧國家整體利益,開啟了爾虞我詐、攻邗的競選黨爭模式🏔。
其三,意大利經濟復蘇🙎🏽♀️、結構改革、和歐盟抗疫資助等堪憂😑。首先⛹🏻♀️,俄烏沖突持續🫄🏽,意大利經濟遭受能源危機的沖擊和高通脹的煎熬。意天然氣對俄的依賴高達45%,能源危機使其6月能源價格漲幅高達48.7%🪤。疊加糧食等上漲🌯,驅動CPI同比上漲8%,創1986年以來之最。同時,意大利公共債務也創新高🐷,達2.75萬億歐元, 占GDP152%多,僅利息今年就逾657億歐元,負債規模乃歐元區國家之最2️⃣;又恰逢歐央行貨幣政策出現重大方向性轉折,11年來首次大幅加息🕴🏻,引起市場對意無力舉新債和可能債務違約的嚴重擔憂👨❤️👨。意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攀升至3.75%🍊,與德國國債利差一度擴大至246個基點,情勢明顯惡化。其次,德拉吉推動的結構改革剛起色和成效,現又充滿了不確定性☸️,其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一再下調👨🏼💼,僅1%。再則,深孚眾望🤹🏼♀️、市場和歐盟信任的德拉吉的掛冠而去,令國際投資者對意經濟走勢和後期信心大跌🧓🏽,意大利所獲的歐盟抗疫紓困復蘇基金的分配使用和後續歐援的爭取👻,恐將受影響🧉。最後💂🏼♂️🤧,經此折騰,連議會能否及時審議通過明年的財政預算都成問題等🦚。
或打亂美西方協調一致
問🤏⇒:為什麽歐洲輿論認為他的離開將帶來歐洲的不穩定𓀌?
答:首先🥞,意大利的地位舉足輕重,意大利政壇的走向事關歐洲一體化和對俄烏危機的歐方立場🚸。英國脫歐後的意大利作為歐盟和歐元區的第三大國😦,也是北約和G7的重要成員,在當今德法軸心乏力😑,歐盟和歐元區正處在內憂外患的歷史關頭,愈發具有舉足輕重的政經地位🤳🏼💭。俄烏沖突持續至今,使歐盟“戰略自主”變弱,北約復活,向美靠攏,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長期以來歐盟一體化主要專註“發展”的重點🧙🏼🫸🏻,開始偏向“安全”💂🏼♂️。戰爭在歐洲進行,無論進展如何✌🏼,歐盟很難擺脫“輸家”的命運,對一體化也是禍福相依。盡管至今為止🚯,歐盟國家和美英一起,反俄挺烏🍐,表現出了一體化啟動以來少有的“一致性”,但歐盟內部🔅,各國因各自能源、糧食🙋🏿♀️、原材料等對俄依賴的不同,對俄和與普京關系的親疏,在挺烏反俄的而具體行動上,差異頗大:既有波羅的海與波、捷克🟦、斯洛伐克等鐵桿反俄挺烏的☣️,也有德、法等仍有“自主戰略”考量的,還有匈牙利等不參與製裁的,更有芬蘭和瑞典從中立轉變的。兼具“西歐”和“南歐”身份的意大利,其立場態度變化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歐盟在俄烏沖突後續進展的立場、態度和做法及力度⭕️,也會左右歐盟內部團結,甚或一體化的後續方向👸🏼🤌🏼。
其次,德拉吉是個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和秉持歐盟主流理念和價值觀的聯邦主義者。德拉吉無論是作為歐央行行長🖕🏻,喊出“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歐元”,成為歐元的拯救者;還是接手意大利政府🛗,對外讓意回歸歐洲主流,利用G20推行多邊主義,對內堅持結構改革🕵️♂️,遵守歐盟規製,盡力控製財赤;更是在俄烏危機中⚔️,先與德法領導人喊出讓烏克蘭入盟,並積極運送武器援烏製俄。他作為聯邦主義者,表現讓布魯塞爾和法德均放心。而其經濟👩🏼🎨、社會政策舉措也會竭力讓意大利不成為壓彎歐盟和歐元區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後,後德拉吉時代意大利政壇變數或令歐盟和美西方擔憂莫名🐿。後德拉吉時代,意大利政壇情勢撲朔迷離,隨著五星運動全面建製化,意大利政壇重歸中左、中右陣營對壘局面🪣。而五星運動這樣要求不顧財赤而救助民眾各企業和反對軍援烏克蘭的,以及目前來看在民意支持率上占優,“疑歐”且相對不那麽挺烏的兄弟黨,對歐盟和美西方尋求內部步調一致🧑🧑🧒,持續反俄挺烏來說☁️,肯定難言幸事,恐添更多擔憂或煩惱。
恐將觸及歐洲經濟軟肋
問:如何看待在通貨膨脹嚴峻的當下🤷🏼♀️,德拉吉的離去對歐洲經濟以及歐元區的沖擊🧑🏽🍳?
答:首先,德拉吉的辭職,恐觸及歐洲經濟軟肋🍽,令歐洲普遍擔憂🍱。不光其治下原先正常的經濟運行節奏被打亂👨👩👦,且剛起步的社會經濟、改革會夭折🤮🧏🏽♂️,復蘇停滯甚或衰退☝️,成為歐元區最為軟弱的一環🐞;更為緊迫的是,對不顧財政赤字和重債負擔一味要求擴大民生救助的五星運動和疑歐的北方聯盟的擔憂🕝,將取代外界對德拉吉的篤信,疊加歐央行的加息🦈📡,均會加劇市場的疑慮和做空🧚🏼♂️♝,使投資加速逃離,令其舉新債更加舉步維艱🦹🏻♂️,而其超大規模的債務亦是歐元區不堪承受之重,或引爆新一輪歐元區債務危機🧝🏻♂️。其次,當下的歐洲經濟♑️,可謂是短期的急症和長期的結構性沉屙疊加🧵🧝🏼。
一方面👶🤘🏿,俄烏沖突持續⏯、能源危機⤴️、通脹高企、荼毒經濟🛌🏼、摧殘民生。歐洲對俄嚴重的能源依賴和擺脫依賴的雄心並不對稱。歐洲原天然氣進口的40%左右來自俄羅斯。目前盡管歐方竭力開源節流🚉,找尋液態氣和新供應商,但恐遠水救不了近火👩🏿💼🪜;能源、糧食等領漲,前期因疫情導致的供需錯配的需求拉動型通脹已疊加大宗商品🧑🤝🧑、工資等成本推進型通脹🔎,據歐統局的數據🛕,歐元區6月調和CPI同比上漲8.6%👩❤️💋👨,自2021年11月以來逐月續創新高,嚴重影響消費預期和經濟增長;盡管目前勞動力市場表現不差🏥,但滯脹陰影若隱若現,揮之不去📛。歐央行的季度報告顯示,對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測被從2.3%下調至1.5%, 坊間普遍預測💁♀️,歐元區今年稍後有陷入衰退的風險🫃🏿。
另一方面👨👩👧👦,經過疫情和俄烏危機,不僅產業鏈的沖擊和能源依賴等問題凸顯,歐洲經濟長期來看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公共債務持續擴大,勞動生產率增長停滯,新興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乏力、福利負擔偏重且改革遲緩♻️,從而令經濟復蘇和增長步履維艱🤘🏻。今年首季☑️,歐元區公共債務平均已達95.6%GDP👩🏿🔧🧑🏽🦰,其中占比最高的希臘已達189.3%✌🏼,共有7國公共債務占比超過100%GDP🚣♂️;OECD數據顯示:過去十年🦹,歐盟的年均勞動生產率增速為0.8%🚂,低於美國(1.0%)和OECD平均(0.94%)✹🦦,研發投入的GDP占比平均為1.98%,落後於美國(2.83%)及 OECD平均(2.33%)👳♀️;而社保支出占GDP比重(23%)卻高於美國(18.6%)和OECD平均值(20.2%)🐚。再則, 歐盟和歐元區經濟的調控面臨兩難選擇💳。國際地緣政治和經濟的大背景🦫,加上疫情和俄烏沖突的荼毒,讓包括歐央行在內的歐盟和歐元區決策者進退維谷〽️。
一方面,持續逼進的能源危機✊、屢創新高的通脹和美聯儲等持續大幅加息縮表,令歐央行自2011年7月以來首次加息,再融資、邊際貸款利率分別上調50、75個基點;
另一方面🚧,加息可能減弱和打亂本就因俄烏危機而拖累的疫後經濟復蘇強度和節奏,甚至觸發衰退;還會加重成員國公共債務還本付息負擔,從而有捅破債務泡沫之虞;也恐擴大各成員國間本就頗大的各種經濟差異(前、去年歐元區經濟增速最高、最低國家之差分別高達17和10.7個百分點),從而令“一策對各國”的政策更難製定和實施。這次特別引人註目的是🐦🔥,為此央行特別祭出全新的傳導保護工具(TPI)來保證貨幣政策正常傳至各國⏮,控製各國國債利差碎片化,緩解意大利等高負債國家加息後的還債壓力和避免再爆歐債危機。最後❗️🚣,促進歐洲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也不應被忽略。盡管有俄烏沖突沖擊和通脹高企等國際背景以及結構性隱患的拖累,但歐洲經濟前景也不乏亮點:第一👱🏼♂️🧽,盡管受俄烏危機影響💂🏿,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仍較強勁超預期,勞動力市場表現也還不錯,歐盟和歐元區就業率同比分別增長2.8%和2.9%🏚,第二🚣🏿,歐債危機中形成的援救機製如歐洲穩定機製、銀行業聯盟🦸🏼♀️、這次新推的TPI以及抗疫中誕生的“下一代歐盟”援助基金帶所展現的共同財政的雛形,加上所謂的反俄挺烏的共識均會有利於其防範和抵禦可能的再次歐債危機🧔🏼♂️。第三,俄烏軍事沖突如能停止或平緩,烏克蘭的重建紅利也會有一定拉動作用。(文章來自《新民晚報》🐃,內容有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