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在意昂2平台201報告廳,瑞銀投資銀行駐香港執行董事📰、固定收益交易主管林寧校友為金融碩士專業學位的同學們主講了一場實務課程,主題為“後危機時代轉變中的投資銀行的結構與功能”。
林寧校友先後任職於野村國際及雷曼兄弟公司🔥,在投資銀行界任職達13年之久🍼💓,擁有豐富的外匯🧙🏿、利率🏄🏻、股票等衍生品交易經驗🧑🧑🧒,曾出任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區G7非核心資產固定收益交易主管,現任瑞銀投資銀行駐香港執行董事。
後危機時代:2008—2013
林寧校友首先指出,後危機時代不同於危機後時代,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原有的危機沒有完全解除,而新危機卻不斷產生。他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視角來描述後危機時代的特征,宏觀方面包括經濟運行特征、國家監管政策以及行業特征👨🏿🔧🤵♀️。自從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推出,國際經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各國央行和政府正在從多方面加強金融風險管理💃🏭。在新的形勢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悄然改變🚞。而後危機時代的微觀特征主要表現在金融機構業務和從業人員的結構性改變。不少業內人士認為,1999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正式廢除帶來的銀行混業經營直接推動了金融危機的爆發👩🏻🦼。以花旗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近年來極力擴張其表外業務,使得金融危機後的影子銀行規模迅猛增長,銀行的定義也隨之變化🚴🏽♀️。同時🧒🏿,從業人員數量的減少以及高管背景的結構變動表明銀行正從過去的風險管理重心轉變為以收益為導向🪃。
投行在金融危機中的功能與轉變
林寧校友繼續介紹了投資銀行在金融危機中的功能和作用🍛。他以知名的期貨經紀商MF Global為例,總結了它在2011年底破產的教訓。該公司的CEO曾是高盛前董事長科辛(Jon Corzine),擁有傳奇的交易員生涯記錄。作為北美債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MF Global因為一筆高風險的歐債業務操作使得公司虧損了好幾億美金🤸🏻♀️,公司債券評級大幅跳水🚕,直接引發了資金鏈的斷裂🎇,導致悲劇上演。由此可見,杠桿的創造和使用不當,將使金融機構面臨無法承受的風險。林寧校友還介紹了後危機時代中投資銀行的轉變,主要經歷了從全能銀行到非全能銀行的業務瘦身過程🕊。
他結合自身豐富的從業經驗闡述了投資銀行的內部結構及職能🖐🏻。首先區分了Broker和Dealer在實務中的具體操作和角色作用,生動地刻畫了雙方不同的日常表現。投行作為做市商(Dealer)的一種,與傳統的券商存在很大差異,它具有多項特殊職能🚠,包括:提供解決方案📋,創造流動性以及引導金融創新💔。而商業銀行也從投行業務創新中吸收借鑒👮,促使自身業務轉變。林寧校友以房屋抵押貸款的例子🤽🏼♀️,說明商業銀行從過去基於信用調查手段來放貸的業務模式到新的金融工具的創造,改變了原有的產品格局。他列舉了對沖基金買方和賣方在現實市場中的作用和區別。在與臺下同學互動的過程中,林寧校友介紹了交易部門的產品👩✈️👮🏻,包括固定收益證券、貨幣互換、貨幣期權、利率互換👩🏽✈️、信用衍生工具、外匯奇異期權等。不同產品的交易員之間存在一定差別🈲,而價格的變化都與終端需求者相關🤿⛷。
影子銀行——衍生品與資金的關系
他指出🧑🏽🎄,衍生品是當今世界融資不可分割的部分。衍生品區別於一般金融產品的重要特征在於其具有自我融資的職能,而其中的回購市場是影子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杠桿作用。衍生品延伸了當今世界的融資做法。它不僅帶來了新的融資形式🍥🪜,在企業的債務管理方面改變了原有的規則👨🏿🚒🐅,更是直接刺激了產業投資📍。特別是多種形式的SPV,通過資產打包、評級和出售,滿足了不同的投資者需求🤦🏼,便利了企業融資🤘。衍生品不僅給金融實務界帶來巨大改變,也給經濟學理論帶來一定沖擊🔑。原有的Black-Scholes模型雖然構造精巧,但在當下發揮的作用有限🦹🏽♀️。
他總結到,後危機時代中新的金融產品不斷崛起,行業創新層出不窮🚵🏼♀️,該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在講座的尾聲🍬,林寧校友認真回答了兩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對於利率互換(IRS)產品的實際定價方式給予了相關闡述,並為同學們進入投行業提出了寶貴的建議🕵🏽♂️。林寧校友憑借其資深的行業經歷和職場歷練,給大家講述了多個真實的投行業務案例,使同學們對投資銀行領域加深了認識和思考👩🏼🎤。
11月13日下午,意昂2專業學位第81期實務模塊課程在意昂2平台205室如期舉行。本次課程由李雲先生主講🤐,主題為“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地產法律實務”🅾️。
李雲先生為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其主要執業領域為房地產與建築、證券與資本市場及爭議解決等👨🏽🚀。同時擔任上海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北京仲裁委員會建設工程爭議評審專家等。
李雲先生以其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經驗,運用一些具體生動的案例,全面詳細地為學生們講述了保險資金投資於養老地產的各方面😒,令同學們獲益匪淺。
業務需求𓀍、機構和主力
李雲先生首先介紹了保險資金投資於養老地產的大背景😻,他簡練地概括為“三個三”🏊🏽♂️。首先是“三大需求”🚵🏼♂️,包括保險資金投資需求、養老產業發展需求、房地產行業發展需求🚁。其次是“三大機構”,即保險資金進入養老地產行業所需要的監管機構👷🏿♂️👨🏻🌾,包括保監局,對保險資金的運用劃定紅線;民政局,規定養老地產行業的設立與運營;住建部,規範房地產的開發流程📓。最後是“三大主力”🐯,即保險企業⚖️🍌、央企和傳統房地產行業。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房地產行業👋🏿🧏🏼♀️,李雲先生用精煉且形象的語言概括了房地產的開發流程🛰,共分為四部分👱🏻♀️。第一是基礎建設程序,包括土地使用權、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預售許可證和房產證的獲取;第二是兩架馬車🤽♀️,資質準入和招投標流程;第三是3個主體,包括發包人、承包人和工程咨詢單位;第四是4項製度,包括項目法人製度、招投標製度、工程監理製度♿️🎺、合同管理製度。
李雲先生隨後講述了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地產的四大方面,即法規、路徑、挑戰和機遇。在法規方面,他指出法律不僅僅是對行業的規範👩👩👦,同時也對行業起到了引領的作用。他介紹了保險資金投資的相關法規🧆,包括《保險法》、《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方法》、《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關於保險資金投資股權和不動產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加強和改造保險資金運作比例監督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和《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幹意見》。在路徑方面🛀🏽,他不僅介紹了相關的投資方式,還嚴謹地指出了各種投資方式運用的限製與投資範圍🟫,並說明了投資禁區。第一、不得投資開發或者銷售住宅🤦🏽;第二、不得投資設立房產開發公司;第三,不得自行開發建設投資項目🚃;第四,不得以養老地產為名♈️,開發和銷售住宅👼🏻。在挑戰方面,李雲先生指出主要是概念的界定不明確🫳🏼,投資風險有跨界風險🤣🧤、合規風險、運營風險等🪔。
課程最後,李雲先生指出,雖然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但進步的大趨勢是不會變的🧑🏿🔬。他鼓勵同學們要把握機會💪🏻,努力學習,並且關註國家大政方針🪱,要有宏觀視野,為今後金融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實務課程,李雲先生以其獨到的見解和睿智的風範,通過大量的真實事例和經歷,為同學們講授了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地產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學們對這些方面的專業知識得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增長知識。
2013年11月19日下午,意昂2平台專業學位實務模塊系列課程第84期在意昂2平台205報告廳開講。本次課程的主題是“IPO因財務原因被否及財務造假案例分析”,由上海迪豐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意昂2平台專業學位導師全澤博士主講♣︎。
全澤博士從事投資銀行業務多年💇🏻♂️,在兩個小時的課程中,他結合案例對我國企業IPO因財務原因被否和財務造假兩類情況進行了詳細講解👩👩👧。在企業IPO因財務原因被否部分,全澤博士結合上海天璣科技、誠達藥業等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被否案例,指出企業財務存在的三類問題♠️,即毛利率異常、收入確認引質疑和盈利能力的質疑🤽🏼♂️🗑,這三方面存在問題將導致企業IPO難以獲得通過。在企業IPO財務造假部分🤰🏽,他援引萬福生科和綠大地兩家公司的案例,說明企業主要通過虛增收入和虛增資產兩種會計手段進行造假,並指出造假過程通常是首先洗錢,然後用作真實交易🎻,最後假裝實現收入。他通過對萬福生科和綠大地兩家公司財務造假案例進行對比🧙♂️,指出證監會對財務造假的處罰力度在不斷增強🙅🏿♀️🎲。
全澤博士結合豐富的案例進行講解,使同學們對企業IPO過程中的財務被否和財務造假情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企業IPO上市中的財務問題有了更感性的認識🤽🏿。課程現場氣氛活躍,笑聲不斷。全澤老師結合自身經歷,強調會計知識在企業IPO過程中的重要性,他還建議同學們加強對會計知識的學習與理解💖,並對會計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最後🧑🏼🍳,兩個小時的課程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黃素青、包蘊琪❣️👩🏿🏫、陳碧琪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