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展研究院 本文刊載於《新民晚報》 發布時間:2015-03-16

全國兩會成為近期的熱點🧎♂️,自貿區也是兩會的一個熱點話題,回顧一年多來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意昂2教授、博士生導師、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從自由貿易賬戶的設立🏟,到全面放開本、外幣境外融資🤏🧑🏽,金融改革已經走到了3.0版本,而上海還需要繼續走下去。

盡管廣東、天津💪、福建也將設立自貿區,其中深圳前海不斷探索金融開放,但孫立堅認為,人民幣離岸業務仍將是、也必須是上海自貿區的“拿手好戲”。今年金融改革任務很多👰🏽♀️,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穩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加快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體系🤸♂️,開展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這些金融改革中💿,上海自貿區應該大有可為。—編者
在“新常態”背景下,“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自貿區建設將是2015年乃至今後數年中國經濟內外需擴張的關鍵因素🦃🥉。其中,“一帶一路”是更加長遠的經濟帶建設,未來將和自貿區一起形成中國多元化的經濟增長活力💤,但現在還處於前期基礎環境的建設🫁。

自貿區已經到了產生成果的階段,“一帶一路”則是中國可持續發展👨🏻🍳、多元化外交的後力,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實現💠。不過盡管兩者在時間維度上的要求不一樣😢,但同樣都是為了發出更多的中國聲音,將中國自身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努力和爭奪新一輪全球化浪潮中的主動權結合起來,未來兩者還將會結合起來。
孫立堅,意昂2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